一种窗帘连接结构以及使用该连接结构的窗帘,窗帘连接结构包括与窗帘导轨相连且可同步转动的多个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连接组件下端穿过一套件与一横杆相勾连,所述横杆贯穿或横设于所述套件侧壁所设槽口,所述套件的侧边还设有固定孔,对应固定孔有一固定扣设于窗帘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单一导轨上实现挂置两种窗帘,结构巧妙,使用寿命长,稳定性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使用该连接结构的窗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窗帘连接结构以及使用该连接结构的窗帘。
技术介绍
窗帘一般包括窗帘布、窗帘导轨以及连接窗帘导轨与窗帘布的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通常为一端安放在窗帘导轨内、另一端为一勾状或圈状,然后由一挂勾夹住窗帘布并勾挂在连接组件上。这种结构非常简单,因此功能单一。而窗帘具有遮阳隔热和调节室内光线的功能,两种功能一般由制作窗帘的材质所决定,如遮阳隔热通常材质为金属或具有挡光涂层的面料制作而成,而调节室内光线通常为棉纱等常规的面料制作而成。在日常使用时,两种功能所对应的两种要求均是需要的。因此安装窗帘时通常就需要两个导轨,这是比较占空间的,一个靠窗的导轨设置遮阳隔热的窗帘,靠近室内的导轨则挂置调节室内光线的窗帘。而对于事先只设置一个窗帘导轨的用户而言,通常的解决方法是在原有调节室内光线的窗帘上通过挂勾将遮阳隔热的帘子铺置在上面,这种情况下使用多有不便,因为不像将两个窗帘导轨分别分开的那样在使用时可以单独的选择,只能是跟调节室内光线的窗帘同步使用,这种实质上因为遮阳隔热的将光都遮挡就等同于是只是发挥遮阳隔热窗帘的作用,这种单导轨使用的形式比较被动,且结构上来讲使用时很不稳定,拉扯时遮阳隔热窗帘容易脱落。因此,如何在一个窗帘导轨上稳定地设置两种功能的窗帘布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窗帘连接结构以及使用该连接结构实现窗帘即可以遮阳隔热又可以调节室内光线。本技术所要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窗帘连接结构,包括与窗帘导轨相连且可同步转动的多个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连接组件下端穿过一套件与一横杆相勾连,所述横杆贯穿或横设于所述套件侧壁所设槽口,所述套件的侧边还设有固定孔,对应固定孔有一固定扣设于窗帘上。所述槽口向下,横杆自槽口口沿插入。所述固定孔与槽口在套件上设置为互相垂直。使用连接组件的窗帘,包括窗帘导轨,其特征在于:横杆上挂设有遮阳隔热窗布条;遮阳隔热窗布条的外侧,一调节室内光线的窗布其部分布体以连接组件为间隔对折包住遮阳隔热窗布条,并以其布体上所设的固定扣扣固于套件侧边的固定孔上。调节室内光线的窗布包住遮阳隔热窗布条的端部对折处设有按钮扣扣固。调节室内光线的窗布包住遮阳隔热窗布条的端部对折处由魔术贴贴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述的连接组件,通过一横杆贯穿或横设于套件侧壁所设槽口,再由连接组件下端穿过套件与横杆相勾连,使得连接组件可以固定住套件,而套件又通过固定孔固定窗帘,而横杆又可以挂置遮阳隔热窗布,可在单一导轨上实现挂置两种窗帘,结构巧妙,使用寿命长,稳定性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述的窗帘,通过在横杆上设置遮阳隔热窗布条,在套件侧边扣固调节室内光线的窗布,在多个连接组件周步转动时切换遮阳隔热窗布条与调节室内光线的窗布两者对应窗的面积,可以很好的达到一根导轨,两种窗布的互相兼容使用的现实目标,做到不占多余空间,安装以及维护方便,切换时美观,实用性强,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结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使用连接组件的窗帘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部分剖视图;图5a、5b为本技术所述窗帘使用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阐述。参阅图1、图2,一种窗帘连接结构,包括与窗帘导轨(I)相连且可同步转动的多个连接组件(2),该同步转动即连接组件(2)在窗帘一则拉线上拉或下拉的情况下,导轨内置的转向装置使得连接组件(2)上端的两侧以连接组件(2)中心为中心转折点进行转向,连接组件(2)下端穿过一套件(3)与一横杆(4)相勾连,所述横杆(4)贯穿或横设于所述套件(3)侧壁所设槽口(3a),所述套件(3)的侧边还设有固定孔(3b),对应固定孔(3b)有一固定扣(3c)设于窗帘上。所述槽口(3a)向下,横杆⑷自槽口(3a) 口沿插入。所述固定孔(3b)与槽口(3a)在套件(3)上设置为互相垂直。所述连接结构的原理如下:横杆(4)固定住套件(3),连接组件(2)连接横杆(4),而横杆(4)可以放置一个窗帘布,而套件(3)侧边的固定孔(3b)则又可以固定另一个窗帘布,这样就实现了一个导轨一个连接组件设置两个窗帘布的效果,且结构上来讲更加稳定。参阅图3、图4,使用连接组件的窗帘,包括窗帘导轨(1),横杆(4)上挂设有遮阳隔热窗布条(5);遮阳隔热窗布条(5)的外侧,一调节室内光线的窗布(6)其部分布体(6a)以连接组件(2)为间隔对折包住遮阳隔热窗布条(5),并以其布体^a)上所设的固定扣(6b)扣固于套件(3)侧边的固定孔(3b)上。调节室内光线的窗布(6)包住遮阳隔热窗布条(5)的端部对折处设有按钮扣(7)扣固。调节室内光线的窗布(6)包住遮阳隔热窗布条(5)的端部对折处由魔术贴贴合。参阅图3,图4、图5a以及图5b,所述窗帘的原理为:在连接组件⑵进行转动时,设于横杆(4)上的遮阳隔热窗布条(5)与窗帘导轨(I)呈90度,此时为调节室内光线的窗布(6)占窗口主要面积,而当连接组件(2)转向使得横杆(4)与窗帘导轨(I)同向时,如图5a所示,遮阳隔热窗布占窗口主要面积。【主权项】1.一种窗帘连接结构,包括与窗帘导轨相连且可同步转动的多个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连接组件下端穿过一套件与一横杆相勾连,所述横杆贯穿或横设于所述套件侧壁所设槽口,所述套件的侧边还设有固定孔,对应固定孔有一固定扣设于窗帘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帘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向下,横杆自槽口口沿插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帘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与槽口在套件上设置为互相垂直。4.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连接组件的窗帘,包括窗帘导轨,其特征在于:横杆上挂设有遮阳隔热窗布条;遮阳隔热窗布条的外侧,一调节室内光线的窗布其部分布体以连接组件为间隔对折包住遮阳隔热窗布条,并以其布体上所设的固定扣扣固于套件侧边的固定孔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帘,其特征在于:调节室内光线的窗布包住遮阳隔热窗布条的端部对折处设有按钮扣扣固。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帘,其特征在于:调节室内光线的窗布包住遮阳隔热窗布条的端部对折处由魔术贴贴合。【专利摘要】一种窗帘连接结构以及使用该连接结构的窗帘,窗帘连接结构包括与窗帘导轨相连且可同步转动的多个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连接组件下端穿过一套件与一横杆相勾连,所述横杆贯穿或横设于所述套件侧壁所设槽口,所述套件的侧边还设有固定孔,对应固定孔有一固定扣设于窗帘上。本技术可在单一导轨上实现挂置两种窗帘,结构巧妙,使用寿命长,稳定性好。本技术还公开了使用该连接结构的窗帘。【IPC分类】A47H13/14, A47H23/04, A47H13/06【公开号】CN204617850【申请号】CN201520105340【专利技术人】胡小萍, 章国荣 【申请人】浙江欧博特家纺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9月9日【申请日】2015年2月1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窗帘连接结构,包括与窗帘导轨相连且可同步转动的多个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连接组件下端穿过一套件与一横杆相勾连,所述横杆贯穿或横设于所述套件侧壁所设槽口,所述套件的侧边还设有固定孔,对应固定孔有一固定扣设于窗帘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小萍,章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欧博特家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