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流曝气与推流喷嘴协同增效的氧化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59037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2 2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流曝气与推流喷嘴协同增效的氧化沟系统,包括设置在氧化沟两端且与所述氧化沟连通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氧化沟内设有将所述氧化沟内水流分为两路的隔墙,所述隔墙两端的氧化沟内设有弧形岛;所述隔墙两侧的氧化沟底沿水流方向均依次设置有推流喷嘴和旋流剪切气泡曝气器,所述推流喷嘴和旋流剪切气泡曝气器各通过一根供风支管与供风主管连通,所述供风主管与鼓风机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供氧均匀;推流效果好;活性污泥不沉底积泥;有机物、微生物及氧气三者充分搅拌、混合和接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流曝气与推流喷嘴协同增效的氧化沟系统,包括设置在氧化沟两端且与所述氧化沟连通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氧化沟内设有将所述氧化沟内水流分为两路的隔墙,所述隔墙两端的氧化沟内设有弧形岛;所述隔墙两侧的氧化沟底沿水流方向均依次设置有推流喷嘴和旋流剪切气泡曝气器,所述推流喷嘴和旋流剪切气泡曝气器各通过一根供风支管与供风主管连通,所述供风主管与鼓风机连通。本专利技术具有供氧均匀;推流效果好;活性污泥不沉底积泥;有机物、微生物及氧气三者充分搅拌、混合和接触的优点。【专利说明】一种旋流曝气与推流喷嘴协同增效的氧化沟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旋流曝气与推流喷嘴协同增效的氧化沟系统,用于城镇污水处理的新建、扩建、改建及污水厂提标改造,以及各种有机工业废水处理。
技术介绍
氧化沟由于具有完全混合和推流的双重特点,一般处理效果较好。近年来,氧化沟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日益广泛,不仅氧化沟的数量在增长,其处理规模和处理对象也在不断扩大,而且已经扩大到几乎覆盖所有行业的有机废水处理。但是,由于对氧化沟技术的掌握尚不够全面,在工程上还缺乏系统和科学的设计方法。从研究和应用情况来看,我国氧化沟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较大。究其原因,是我国从未系统地研究过氧化沟技术与设备,对国内氧化沟技术跟踪不够,对氧化沟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了解不足。以国内应用比较多的carrousel (卡鲁塞尔)氧化沟为例,一般在池内一端安装立式表曝机(倒伞型曝气机或转刷)和沟内的弧型岛的转弯处安装潜水推流器,两者配合使用。其主要目的就是:①供氧推动水流做不停的循环流动;③防止活性污泥沉淀;④使有机物、微生物及氧气三者充分搅拌、混合和接触。专利技术人在跟踪国内多个carrousel(卡鲁塞尔)氧化沟时发现,其立式表曝机(倒伞型曝气机或转刷)供氧效果差,并且分布不均匀,潜水推流器服务半径和水平向前推进作用力度不够,致使上述4个目标都难以达到。原因是:(一)立式曝气机(倒伞型曝气机或转刷)的曝气方式为表面曝气,这种方式在工作时使氧化沟不断更新液面和产生水跃而获得相对动态的气液接触界面,气液接触界面的多少,只仅仅与氧化沟水体表面相关,增大气液界面的手段只能是加快水体表面的液面更新与产生更强的水跃。由于表面曝气气液接触界面的形成,无能如何也摆脱不了水体表面这个很窄小的范围,因此从理论上分析,曝气氧传质作用的气液接触界面的保有量,只与叶轮或转刷所能够搅动的水跃表面积相当。况且目前在实际运行中无法直接实测这种曝气机氧传质作用效率。(二)潜水推流器由于受电机功率、叶轮大小、轴承的连接方式及安装位置的影响,很难满足沿水平向前推进的力度使沟内的水平流速保持0.3米/秒以上流速的要求。有很多氧化沟底积泥达I米多深。另外,这两种设备配合使用,机电设备多,叶轮工况程度难判断、能耗高、维修工作量大。因此,现有氧化沟内的主要设备需要改进和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旋流曝气与推流喷嘴协同增效的氧化沟系统,改善充氧效果,避免活性污泥沉底,使氧化沟内有机物、微生物及氧气三者充分搅拌、混合和接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流曝气与推流喷嘴协同增效的氧化沟系统,包括设置在氧化沟两端且与所述氧化沟连通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氧化沟内沿水流方向设有隔墙,所述隔墙两端的氧化沟内设有弧形岛;所述隔墙两侧的氧化沟底沿水流方向均依次设置有推流喷嘴和旋流剪切气泡曝气器,所述推流喷嘴和旋流剪切气泡曝气器各通过一根供风支管与供风主管连通,所述供风主管与鼓风机连通。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供风支管上设置有控制调节阀。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水通道包括与所述氧化沟垂直的进水渠和设置在所述进水渠底部的进水管;所述出水通道包括与所述氧化沟垂直的出水渠和设置在所述出水渠底部的出水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在氧化沟内设置了推流喷嘴,使沟内环形水流速确保在0.3米/秒以上;设置了旋流剪切气泡曝气器,使沟内各点溶解氧分布均匀;两者配套使用,能够协同增效,改善供氧效果;推动水流做不停的循环流动;防止沟底活性污泥沉淀;使有机物、微生物及氧气三者充分搅拌、混合、接触;大大减少了机电设备,处理效果好,从而保证了污水处理系统稳定运行;和一般氧化沟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氧化沟综合能耗可降低30%,运行费用可节约20%。【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面剖视图; 图3为推流喷嘴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包括设置在氧化沟3两端且与所述氧化沟3连通的进水渠2和出水渠14 ;进水渠2和出水渠14底部分别设有进水管I和出水管15,所述氧化沟3内沿水流方向设有隔墙5,所述隔墙5两端的氧化沟内设有弧形岛4 ;所述隔墙5两侧的氧化沟3底沿水流方向均依次设置有推流喷嘴10和旋流剪切气泡曝气器13,所述推流喷嘴10和旋流剪切气泡曝气器13各通过一根供风支管9、12与供风主管7连通,所述供风主管7与鼓风机6连通,所述供风支管9、12上设置有控制调节阀8、11。旋流曝气与推流喷嘴协同增效氧化沟系统的工作过程是:污水由进水管I和进水渠2进入氧化沟3内,由设置在沟底的推流喷嘴单元10推动水流,使水流以0.3米/秒以上的流速做循环流动;由设置在沟底的旋流剪切气泡曝气器单元对微生物均匀提供所需的溶解氧。两者配套使用,不会有污泥沉底,使气、水、泥三相接触反应充分。通过上述过程使污水净化达标后,由设置在氧化沟3末端的出水渠14和出水管15排放或者回收利用。隔墙5设置在氧化沟3中部,隔墙两端设置的弧型岛4能保证水流形成循环流。推流喷嘴结构示意图见图3。利用本专利技术处理城镇污水及高浓度石油化工废水: (一)处理城镇污水 当进水COD (化学耗氧量)(500mg/L,B0D (生化需氧量)(300mg/L,TN (水中各种形态无机和有机氮的总量)60mg/L, TP (总磷)^ 5mg/L, SS (水质中的悬浮物)250mg/L时,控制DO (溶解氧)在2.0-4.0mg/L,水力停留时间11.4h左右,MLSS (混合液污泥浓度)在 300(T4000mg/L 左右。出水COD ≤50mg/L, BOD ≤20mg/L, TN ≤15mg/L, TP ≤ lmg/L, SS ≤8mg/L。(二)处理高浊度石油化工废水 (1)进水水质 进水=CODcr (采用重铬酸钾作为氧化剂测定出的化学耗氧量)(1200mg/L,BOD5 ≤ 50mg/L, SS ≤ 200mg/L,油≤ 20mg/L, PH=6~9 (2)工艺参数 设计总容积负荷=Nv=0.23~0.28kg/m--.d ; 混合液污泥浓度:250(T5000mg/L ; 总回流比:200-300% ; 溶解氧:0.5~5mg/L ; 水力停留时间:60h。(3)处理后出水水质CODcr ≤ 80mg/L, BOD5 ≤ 25mg/L, SS ≤ 50mg/L,油≤ I Omg/L, PH=6 ~9。【权利要求】1. 一种旋流曝气与推流喷嘴协同增效的氧化沟系统,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流曝气与推流喷嘴协同增效的氧化沟系统,包括设置在氧化沟两端且与所述氧化沟连通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氧化沟内沿水流方向设有隔墙,所述隔墙两端的氧化沟内设有弧形岛;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墙两侧的氧化沟底沿水流方向均依次设置有推流喷嘴和旋流剪切气泡曝气器,所述推流喷嘴和旋流剪切气泡曝气器各通过一根供风支管与供风主管连通,所述供风主管与鼓风机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传祥禹芝文游建军陈湘斌刘德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永兴国水水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