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抗生素废水治理的好氧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563382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5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应用于抗生素废水治理的好氧处理方法,应用于废水处理A/O生化系统,该A/O生化系统包括A池、O池、回流装置及生物沉淀池,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生化系统好氧内部建立高效微生物前置A/O脱氮系统,在生化池建立兼氧水解池(A池)和曝气氧化池(O段),在其中投加高效微生物制剂,并创造最佳环境不断扩大培养和驯化。通过强化A池搅拌、O池曝气,控制硝化液回流及污泥回流比等手段,以连续流处理方式运行,主要进行氨氮和总氮的去除,同时大量地降解COD,达到降解各类污染物的目的,通过该工艺,各类污染物去除效率高达95%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应用于废水处理A/O生化系统,该A/O生化系统包括A池、O池、回流装置及生物沉淀池,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生化系统好氧内部建立高效微生物前置A/O脱氮系统,在生化池建立兼氧水解池(A池)和曝气氧化池(O段),在其中投加高效微生物制剂,并创造最佳环境不断扩大培养和驯化。通过强化A池搅拌、O池曝气,控制硝化液回流及污泥回流比等手段,以连续流处理方式运行,主要进行氨氮和总氮的去除,同时大量地降解COD,达到降解各类污染物的目的,通过该工艺,各类污染物去除效率高达95%以上。【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废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抗生素类高氨氮、高有机废水的好氧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抗生素废水是工业废水中较难处理的一种。该废水成分复杂,有机物浓度高,溶解性和胶体性固体浓度高,pH值经常变化,温度较高,带有颜色和气味,悬浮物含量高,易产生泡沫,含有难降解物质和有抑制作用的抗生素等毒性物质,属抗生素类难降解废水。考虑到该类废水的可生化性3 0.3,即B/C比高,可生化性强,最节能有效的处理方法就是采用微生物处理技术,即厌氧+好氧的生物处理方法。高浓度抗生素类有机废水经过混凝沉淀+水解酸化+EGSB厌氧生物处理后,其污染指标 BOD、COD、SS、NH3-N 浓度依然很高,B0D=1000-1500mg/l, C0D=3000_4000mg/l,氨氮=600-800mg/l, SS=400-500mg/l,远远不能满足排放要求,还必须进行好氧生物处理即A/0活性污泥法处理,通过高效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分解,确保污水中污染物能够进一步被降解消除。传统的好氧生物处理一般有传统A/0法、SBR法、氧化沟工艺法等泥法及MBR法、接触氧化法等膜法,但因氨氮过高,硝化反应及反硝化过程不彻底,造成氨氮难以降解,同时自养型细菌及异养型微生物 的相互竞争、优胜劣汰作用,使得有效果的微生物优势菌群难以控制,出水指标忽高忽低,严重影响了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进行氨氮和总氮的去除,同时大量地降解C0D,达到降解各类污染物的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案实现:,应用于废水处理A/0生化系统,该A/0生化系统包括A池、O池、回流装置及生物沉淀池,其特征在于,该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兼氧水解池:在A池中投加以反硝化细菌为主的高效微生物制剂,并在A池中投加球形载体,让反硝化细菌附着在其上,悬浮于池中,同时加大搅拌强度,在缺氧环境中进行培养和驯化; (2)建立曝气氧化池:在O池中投加以自养型微生物和异养型微生物为主的高效微生物制剂,并在O池投加粉末活性炭作为载体; (3)将厌氧出水和未经厌氧处理的原水首先收集到调配池,根据厌氧处理能力和效果的好坏,通过系统回流水调配至合理C0D、氨氮范围内,调配好的废水进入A/0生化系统的A池进行反硝化脱氮; (4)在A池中以废水中有机物作为碳源,进行高强度搅拌,进行反硝化反应,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反硝化菌作用下转化为氮气;(5)A池出水进入O池,在O池通过微孔爆气提供足够的氧,DO为3.0-5.0mg/1,同时通过投加碱液维持PH在7.0-7.5范围,异养微生物以有机污染物为营养源对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自养型微生物进行硝化反应,O池末端出水的80%通过回流装置回流到A池进行反硝化脱氮; (6)回流至A池的硝化液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反硝化,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反硝化菌作用下转化成氮气; (7)A/0系统出水到生物沉淀池进行沉淀,沉淀下来的高效微生物通过污泥回流管补充到A/0系统,同时将将老化及死去的微生物作为剩余污泥进入污泥处置系统,上清液溢流进入深度治理系统; 在上述方法中,为保证O池里高效微生物的动态稳定平衡,回流污泥和O池原水进水量比例为1: 1,并5~6天进行排泥,SV30为30%~50%。其中,O池废水温度保持在2(T30°C,SVI为100 ;A池硝化液回流比为4:1,生物沉淀池泥龄为5飞天。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球形载体为C 8cm,载体内部为腈纶或海绵。其中,在步骤(5)中所述投入O池的碱液为浓度为30%的NaOH。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生化系统好氧内部建立高效微生物前置A/0脱氮系统,在生化池建立兼氧水解池(A池)和曝气氧化池(O池),在其中投加高效微生物制剂,并创造最佳环境不断扩大培养和驯化。通过强化A池搅拌、O池曝气,控制硝化液回流及污泥回流比等手段,以连续流处理方式运行,主要进行氨氮和总氮的去除,同时大量地降解C0D,达到降解各类污染物的目的,通过该工艺,各类污染物去除效率高达95%以上。`【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于A/0生化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考图1,为本专利技术抗生素废水好氧处理方法应用的A/0生化系统,该系统包括A池、O池、回流装置、生物沉淀池。抗生素废水好氧处理方法,应用于废水处理A/0生化系统,该A/0生化系统包括A池、O池、回流装置及生物沉淀池,该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建立兼氧水解池:在A池中投加以反硝化细菌为主的高效微生物制剂,并在A池中投加球形载体,让反硝化细菌附着在其上,悬浮于池中,同时加大搅拌强度,在缺氧环境中进行培养和驯化;在该步骤中,该载体为直径8cm空心球体,四周穿孔,材质为聚乙烯,里面为腈纶或海绵充满,高效微生物附着在其内,形成生物膜,密度达到0.95-0.98kg/L,悬浮于A池中,通过机械搅拌,高效微生物同时发生短程反硝化,与O池活性炭不同,O池活性炭载体是一种粉末状木质碳,粒度为0.1mm,实心微小颗粒,密度为1.01-1.lkg/L,主要提高微生物絮状体密实度,加快泥水分离,加大高效微生物沉降速度,减少高效微生物流失,截留高效微生物,同时抑制丝状菌大面积爆发的可能; (2)建立曝气氧化池:在O池中投加以自养型微生物和异养型微生物为主的高效微生物制剂,并在O池投加粉末活性炭作为载体; (3)将厌氧出水和未经厌氧处理的原水首先收集到调配池,根据厌氧处理能力和效果的好坏,通过系统回流水(即好氧系统出水(A/Ο处理后生物沉淀出水))调配至合理COD、氨氮范围内(COD ( 4000mg/l,氨氮≤500mg/l),目的是以满足好氧微生物代谢要求,不至于浓度太高成为毒性物质,即COD ( 4000mg/l,氨氮≤500mg/l),调配好的废水进入A/0生化系统的A池进行反硝化脱氮;这里,因好氧高效微生物的局限性,C0D、氨氮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即COD ( 4000mg/l,氨氮≤500mg/l,如果太高,必须进行稀释,如果过低,必须满足 C (B0D)、N、P 的比例为:100:5:1 ; (4)在A池中以废水中有机物作为碳源,进行高强度搅拌,进行反硝化反应,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反硝化菌作用下转化为氮气; (5)A池出水进入O池,在O池通过微孔爆气提供足够的氧,DO为3.0-5.0mg/1,同时通过投加碱液维持PH在7.0-7.5范围,异养微生物以有机污染物为营养源对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自养型微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抗生素废水治理的好氧处理方法,应用于废水处理A/O生化系统,该A/O生化系统包括A池、O池、回流装置及生物沉淀池,其特征在于,该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兼氧水解池:在A池中投加以反硝化细菌为主的高效微生物制剂,并在A池中投加球形载体,让反硝化细菌附着在其上,悬浮于池中,同时加大搅拌强度,在缺氧环境中进行培养和驯化;(2)建立曝气氧化池:在O池中投加以自养型微生物和异养型微生物为主的高效微生物制剂,并在O池投加粉末活性炭作为载体;(3)将厌氧出水和未经厌氧处理的原水首先收集到调配池,根据厌氧处理能力和效果的好坏,通过系统回流水调配至合理COD、氨氮范围内,调配好的废水进入A/O生化系统的A池进行反硝化脱氮;(4)在A池中以废水中有机物作为碳源,进行高强度搅拌,进行反硝化反应,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反硝化菌作用下转化为氮气;(5)A池出水进入O池,在O池通过微孔爆气提供足够的氧,DO为3.0?5.0mg/l,同时通过投加碱液维持PH在7.0?7.5范围,异养微生物以有机污染物为营养源对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自养型微生物进行硝化反应,O池末端出水的80%通过回流装置回流到A池进行反硝化脱氮;(6)回流至A池的硝化液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反硝化,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反硝化菌作用下转化成氮气;(7)A/O系统出水到生物沉淀池进行沉淀,沉淀下来的高效微生物通过污泥回流管补充到A/O系统的O池,同时将将老化及死去的微生物作为剩余污泥进入污泥处置系统,上清液溢流进入深度治理系统;在上述方法中,为保证O池里高效微生物的动态稳定平衡,回流污泥和进入O池原水的进水量比例为1:1,并5~6天进行排泥,SV30为30%~5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武松
申请(专利权)人:浦城正大生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