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增强塑料管材的制备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8458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增强塑料管材挤出成型方法和根据该方法设计的装置,其技术特点是在普通的挤出成型装置的基础上,设计了特殊结构的机头使之在挤出成型过程中,通过芯棒与口模的相对旋转产生剪切作用,使塑料熔体的大分子链沿管周向取向,同时,对取向的熔体逐渐进行冷却定型,生成特殊的凝聚态结构,获得管周向强度大大提高的纯塑料自增强管材。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简单易行,装置结构简单,工艺条件缓和,控制简便,可方便地进入工业化生产,且适用范围广。(*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加工
,具体为自增强塑料管材的制备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及装置特别适用于热塑性塑料。目前世界上塑料自增强的方法主要有固相挤出、超级拉伸、高压注塑和挤出自增强等,这些方法用于挤出管材是不恰当的,因为它只能在形变方向(即轴向)产生增强效果,而在垂直于形变方向,其性能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种强度分配对于输送压力流体的管材非常不合理。根据输送压力流体管材的单元体受力分析可知,其σ周=2σ轴,即周向应力为轴向应力的两倍。而轴向增强管在受内压时应力最大的周向正好是其强度最弱的方向,再加上挤出中由于芯棒支架的存在,管壁上产生的沿轴向的熔接缝,进一步降低了管材的承压力,因而用来输送压力流体,尤其是压力高的流体时材料的优良性能不能充分地利用。针对这一问题,国外学者就如何增加管材周向强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均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如英国UMIST的Dr.EI sobky利用一对伞齿轮驱动芯棒旋转(见附图1),在挤出过程中通过其剪切作用,提高了含20%玻纤聚丙烯管的周向强度,但文献中未见其对纯聚丙烯料有周向自增强效果的报导(Eureka Transfer Tec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增强塑料管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在挤出成型过程中,通过芯棒(9)相对于口模(2)旋转产生的剪切作用,使大分子链沿管周向取向,其特征在于同时对大分子链形成的沿管周向取向进行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开智蒋龙吉继亮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联合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