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纤维废料的回收工艺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64028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5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合成纤维废料的回收工艺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废料检测:将合成纤维废料通过金属探测器,去除废料中的金属杂质,破碎除湿:将检测后的废料送入破碎机中进行破碎,并加热除湿;挤压熔融:经破碎除湿后的废料,在挤出机内经过挤压熔融,熔融的熔体经真空抽吸,并经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进行过滤后铸带切粒;本发明专利技术省去前段清洗干燥步骤。通过真空抽吸去除废丝中低沸物,杂质,油剂和水分。减少了前段的预处理工序,实现了废丝的直接回收及重新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合成纤维废料的回收工艺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废料检测:将合成纤维废料通过金属探测器,去除废料中的金属杂质,破碎除湿:将检测后的废料送入破碎机中进行破碎,并加热除湿;挤压熔融:经破碎除湿后的废料,在挤出机内经过挤压熔融,熔融的熔体经真空抽吸,并经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进行过滤后铸带切粒;本专利技术省去前段清洗干燥步骤。通过真空抽吸去除废丝中低沸物,杂质,油剂和水分。减少了前段的预处理工序,实现了废丝的直接回收及重新利用。【专利说明】一种合成纤维废料的回收工艺及装置
: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合成纤维废料的回收工艺及装置,属于合成纤维资源回收工艺

技术介绍
: 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当今全球需要共同解决的难题。特别是对石油资源依赖程度高,量大面广的合成纤维行业显得尤为突出。而废丝的回收再利用,不仅保护环境而且重新利用资源,是今后发展的必然方向。现有的合成纤维废丝回收工艺,其主要步骤如下:废丝先要经过清洗或洗涤,然后烘干,以除去废丝中的油剂等杂物后,再熔融切粒或做成泡泡料。这种工艺主要的缺点在于:在废丝前期的清洗步骤中,需要大量的水,而清洗过后的水分含有油剂,后处理和回收都很困难。直接造成清洗步骤中使用大量的水不仅浪费,而清洗后的水分排放后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合成纤维废料的回收工艺,省去前段的清洗和干燥步骤,减少生产过程水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合成纤维废料的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废料检测: 将合成纤维废料通过金属探测器,去除废料中的金属杂质,将不含有金属杂质的废料输送到破碎机中进行破碎; (2)、破碎除湿: 将检测后的废料送入破碎机中进行破碎,并加热除湿,加热温度为80-120°C,废料经破碎处理后,被打碎成长度为l_50mm的粉末;废料经加热除湿后,废料的的含水量控制在0.4%以下; (3)、挤压熔融: 经破碎除湿后的废料,经过废料喂入螺杆均匀地向挤出机送料;废料在挤出机内经过挤压熔融,成为PET熔体;熔融的PET熔体经真空抽吸,将熔体中低沸物、油剂、水分抽出; (4)、过滤:经过真空抽吸除去低沸物等杂质的熔体,分别经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进行过滤;其中:第一级过滤的精度为30-60微米,第二级过滤的精度为10-30微米,过滤温度控制在270-290°C ; 过滤采用带反冲功能的过滤器,将熔体中不熔的杂质过滤出来,并通过反冲功能排除过滤器内的杂质,提高机器过滤器的正常运行时间,过滤器分为两级,第一级过滤器的精度为30-60微米,第二级过滤器的精度为10-30微米。(5)、铸带切粒: 熔体经过滤后由齿轮泵送至铸带头,经过铸带头拉条后,在水下切粒机中切粒。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合成纤维为涤纶、锦纶以及丙纶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废料为废丝、废熔体、废料块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加热优方式是:破碎机采用中空式滚刀,通过向中空式滚刀内充入热水,使滚刀温度始终保持在80_120°C左右,在对废料进行破碎的同时进行加热,这样,废料中的水分被蒸发成水蒸气,经过抽气装置抽出破碎机,经过滚刀加热处理后,废料的的含水量降低到0.4%以下。所述的真空抽吸,是指熔体经过挤出机的真空抽吸部,由真空泵将熔体中低沸物、油剂、水分抽出;挤出机的挤出熔融部到真空抽吸部之间温度范围在260-280°C,真空抽吸部到过滤器之间温度范围在260-270°C。这样设置的原因是:挤出机的前段温度高于材料的熔点,使材料在挤出机的挤出熔融部顺利熔融,在挤出机的后段采用接近材料的熔点的温度,从而减少物料的降解,通过挤出机增设的真空抽吸装置,可将废丝中的水分和油剂抽吸出来。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目的是提供一种合成纤维废料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检测单元、破碎单元、挤出机、过滤单元、铸带切粒单元,其中:所述的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合成纤维废料中含有的金属杂质,所述的破碎单元为带中空滚刀的破碎机,所述的挤出机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料部、挤压熔融部、真空抽吸部,在挤出机的进料部处安装有废料喂入螺杆和柔性添加装置,在真空抽吸部处安装有真空抽吸装置,所述的过滤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过滤器、增压泵、第二过滤器。进一步的设置在于: 检测单元、破碎单元之间通过输送带相连。检测单元采用金属探测器。所述破碎机的中空滚刀,包括圆筒形刀筒,在刀筒的两端连接有滚刀轴,在刀筒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刀片,刀片呈波浪形均匀排布,所述的圆筒形刀筒和滚刀轴均为中空结构,刀筒和滚刀轴相互连通,滚刀轴一端为热水进口,另一端为热水出口。工作时,在刀筒的空腔内充入有80_120°C的热水。所述的废料喂入螺杆用于将破碎后的废料均匀地向挤出机送料,所述的柔性添加装置用于生产功能型再生切片时,添加功能型母粒和助剂,柔性添加装置包括漏斗,与漏斗相连的进料螺杆。所述真空抽吸装置采用真空泵。所述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均采用反清洗过滤器,其中,第一过滤器的精度为30-60微米,第二过滤的精度为10-30微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省去了废丝前处理步骤,节约清洗、干燥等步骤,节约了用水及用电,较为节能环保,而且简化了工艺流程,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了劳动力; 2、可以处理多种合成 纤维废料,如涤纶、锦纶以及丙纶等合成纤维的废丝、废熔体、废料块,实现了多功能化。3、采用具有破碎除湿功能的中空滚刀,可以有效减少废丝中夹带的水分,降低在后处理过程中的熔体降解而导致的粘度降低、色值偏高;真空抽吸装置除去了熔体中的低沸物,保证了产品的质量。4、采用带反冲功能的过滤器保证过滤器滤网的使用寿命达到较长时间。并使过滤器可在不中断生产的情况下,实现对过滤器滤网的更换。保持机器的连续运转。5、本专利技术增设了柔性添加装置,通过柔性添加装置可以完成母粒、助剂的添加,生产出功能型的再生切片,如阻燃,抗菌型,有色型再生切片等。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组成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破碎机的中空滚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合成纤维废料的回收装置,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检测单元1、破碎单元2、挤出机3、过滤单元4、铸带切粒单元5,检测单元1、破碎单元2之间通过输送带6相连。所述的检测单元I用于检测合成纤维废料中含有的金属杂质,本实施例中,检测单元I优选采用金属探测器。所述的破碎单元2用于将合成纤维废料破碎成长度为1_的粉末。破碎单元2可采用普通的滚刀破碎机。本实施例中,采用了具有中空滚刀的破碎机,如图3所示,其特征是:破碎机的中空滚刀20,包括圆筒形刀筒21,在刀筒21的两端连接有滚刀轴22,在刀筒21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刀片23,刀片23呈波浪形均匀排布,所述的圆筒形刀筒21和滚刀轴22均为中空结构,刀筒21和滚刀轴22相互连通,滚刀轴22 —端为热水进口,另一端为热水出口。本专利技术破碎机的滚刀具有中空结构,工作时,通过向中空式滚刀内充入热水,使滚刀温度始终保持在80-120°C左右,这样,合成纤维废料中的水分被蒸发成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合成纤维废料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检测单元、破碎单元、挤出机、过滤单元、铸带切粒单元,其中:所述的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合成纤维废料中含有的金属杂质,所述的破碎单元为带中空滚刀的破碎机,所述的挤出机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料部、挤压熔融部、真空抽吸部,在挤出机的进料部处安装有废料喂入螺杆和柔性添加装置,在真空抽吸部处安装有真空抽吸装置,所述的过滤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过滤器、增压泵、第二过滤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兴张祥张德慧石教学张志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绿宇再生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