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口容器的双轴拉伸吹塑成形方法以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5806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广口容器的双轴拉伸吹塑成形装置(10)中,使倒立状态的预塑形坯(6),借助沿着环状的搬送器循环路径(30)循环的预塑形坯搬送器(40)在同一平面上进行搬送;经由加热工位(60)加热之后,通过过渡工位(80)过渡到沿着圆形循环路径(71)循环的拉伸吹塑成形模总成(72)。成形后的广口容器(1)同样沿着同一平面上的搬送路径从拉伸吹塑成形模总成(72)取出并在回收工位(90)回收。可以连续并高速地成形广口容器,与由薄膜成形广口容器的场合相比,材料损失少因而经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以高速连续地将作为冰激淋和乳饮料等的容器使用的广口容器成形的、广口容器的双轴拉伸吹塑成形方法以及成形装置。
技术介绍
冰激淋和乳饮料用的塑料制容器,一般是口为广口圆锥台或方锥台形状,在开口缘形成薄壁的口部凸缘的形状。在现有技术中,这样的广口容器,是通过压空成形法和真空成形法,由聚乙烯和聚苯乙烯、HIPS等的聚烯(烃)类的塑料薄片成形的。即,在现有的方法中,从塑料薄片轧辊抽出的塑料薄片通过加热工位搬送,加热到适合成形的温度。接着,将加热后的塑料薄片搬送到成形工位,在此,塑料薄片被移动模对着配置在下侧的成形模、从上侧以规定的推压力向下方压下,同时,施加规定的空气压力。由于在成形模上形成了阴模状(マトリツクス状)的成形用模腔,所以塑料薄片借助空气压延伸并被压向各个成形用模腔,从而成形为容器状;进而在下面的工序中,通过从上侧推压的移动模进行修边,切成各个容器。在阴模状中抽出容器成形部分之后的塑料薄片的残余框部分被回收,有的材料在该状态被废弃掉。这样,在将规定长度的塑料薄片送入成形工位之后,塑料薄片的搬送直至成形终了为止被停止,在规定个数的容器的成形终了之后,再次以规定的量搬送塑料薄片。即,容器以间歇式成形。在这样的现有的广口容器的制造方法中存在下面的问题。第一,由于从塑料薄片成形为立体形状的广口容器,所以,容器的深度越深、其壳体部的壁厚就越薄,因而容器的刚性也就越低;而且,制造落下强度足够的广口容器是困难的。特别是,在采用PET材料的深度大于规定尺寸的广口容器的场合,无法确保其壳体部的强度,所以,更加难以制造。第二,在成形之后会残余大约50%的塑料薄片,所以,在如PET那样的难以再生的材料的场合,存在材料损失多的问题。第三,由于将塑料薄片搬送到成形工位、广口容器每次成形规定个数,所以,存在无法连续并高效地进行一连串的成形操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鉴于上述的问题,提供可以取代塑料薄片的使用,通过将预先成形了的预塑形坯进行再加热并双轴拉伸吹塑成形,连续高效地制造广口容器的双轴拉伸成形方法以及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以即使深也能够获得足够强度的方式提供可以制造广口容器的双轴拉伸成形方法以及装置。进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可以不损失材料地制造广口容器的广口容器双轴拉伸成形方法以及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广口容器的双轴拉伸吹塑成形方法,通过双轴拉伸吹塑成形法,将有底的筒状容器本体的开口部形成了朝外侧扩大的口部凸缘的形状的广口容器成形;其特征在于准备预塑形坯,所述预塑形坯具有通过双轴拉伸吹塑成形形成所述容器本体的拉伸成形部分,和沿所述拉伸成形部分的开口部形成的、不被拉伸成形而是作为所述口部凸缘原样保留的口部凸缘;以倒立状态搬送所述预塑形坯,并同时将其加热到适合拉伸成形的温度;使加热后的预塑形坯以该倒立状态进入拉伸吹塑成形模总成,进行双轴拉伸吹塑成形;从所述拉伸吹塑成形模总成取出并回收成形后的广口容器。优选地,沿着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搬送路径搬送所述预塑形坯。接着,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广口容器的双轴拉伸吹塑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供给预塑形坯的预塑形坯供给工位;使从所述预塑形坯供给工位供给的预塑形坯、沿着位于同一平面上的环状的搬送器循环路径循环的预塑形坯搬送器;沿所述搬送器循环路径的位置配置、将由所述搬送器搬送的预塑形坯加热到适合双轴拉伸吹塑成形的温度的加热工位;从所述预塑形坯搬送器接受加热后的预塑形坯、进行双轴拉伸吹塑成形的吹塑成形工位;和从所述吹塑成形工位回收成形了的广口容器的广口容器回收工位;由各个预塑形坯搬送器将所述预塑形坯以倒立状态在同一平面上进行搬送,在倒立状态以及处于同一平面上的状态下过渡到所述吹塑成形工位。在此,所述预塑形坯搬送器,可以是具有用来载置倒立状态的所述预塑形坯的口部凸缘或开口端面的框状担持面的结构。此时优选地,所述预塑形坯搬送器,具有用来防止载置在所述框状担持面上的所述预塑形坯的口部凸缘,以及/和螺纹部以及口部凸缘被加热收缩、变形的加热防止机构。这样的加热防止机构可以是,具有可以从所述框状担持面上载置的预塑形坯的上方下降、覆盖所述口部凸缘的盖板,和使所述盖板升降的升降机构的结构。优选地,所述预塑形坯搬送器,具有对所述框状担持面上载置的预塑形坯的位置进行修正的位置修正机构。所述位置修正机构可以是,具有可以从所述框状担持面的下侧通过该担持面的中心开口进入预塑形坯的口部凸缘内的芯,和使所述芯升降的升降机构的结构。进而可以是,所述吹塑成形工位具有圆形的循环路径,和沿所述圆形的循环路径以规定间隔循环的多个拉伸吹塑成形模总成;各个拉伸吹塑成形模总成,具有在上下方向相对地打开关闭的第一模以及第二模;在这些第一模以及第二模关闭的状态下,所述预塑形坯的所述口部凸缘以薄片状态把持在这些模之间。可以是,所述第一模为固定侧的底板,所述第二模为在上下方向移动的成形模具。此时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即,所述底板设置具有上面的升降环,所述升降环的上面可以载置用来成形所述预塑形坯的开口端面;和弹簧部件,所述弹簧部件推升所述升降环、将该升降环的所述上面保持在与所述底板的上面相同高度的位置;降下所述成形模具形成合模状态时,该成形模具将所述升降环推下,成为将所述预塑形坯的所述口部凸缘以薄片状态夹在该成形模具与所述底板之间的状态。也可以是,采用所述结构的拉伸吹塑成形模具总成的话,沿与所述底板的上面相同高度的搬送路径搬送带有螺纹部的预塑形坯,可以在相同高度位置的状态过渡到拉伸吹塑成形模具总成。另外,在拉伸吹塑成形模具总成处双轴拉伸成形时,将口部凸缘以薄片状态夹在底板和成形模具之间。优选地,具有将规定压力、例如将与吹塑气体相同的空气压施加在合模时的所述成形模具背面的合模力增加机构。优选地,具有保持所述成形模具的合模状态的推压机构。优选地,所述推压机构,具有以接触状态对合模状态的所述成形模具进行推压的推压辊。可以是,当所述搬送器循环路径具有通过所述加热工位延伸的直线搬送路径部分,和连结在所述直线搬送路径部分的半圆形搬送路径部分,所述吹塑成形工位具有圆形的循环路径和沿所述循环路径以一定的间隔循环的多个拉伸吹塑成形模总成时,通过对搬送所述半圆形搬送路径部分的所述预塑形坯的移动轨迹的半径进行调整,使得在该半圆形搬送路径部分搬送的预塑形坯的输送间隔、与在所述圆形的拉伸成形模循环路径搬送的吹塑成形模总成的输送间隔一致。此时,可以如下所述地构成过渡机构,所述过渡机构用来将担持在到达所述半圆形搬送路径部分的预塑形坯过渡位置的所述预塑形坯搬送器上的所述预塑形坯,向到达所述圆形循环路径的预塑形坯接受位置的拉伸吹塑成形模总成过渡。即,可以是,所述过渡机构设置了预塑形坯的所述口部凸缘或开口端面进行滑动的滑动面、形成在所述滑动面上的圆弧形导轨、用于将所述预塑形坯过渡位置的预塑形坯沿所述圆弧形导轨输送到所述预塑形坯接受位置的旋转圆盘、和在所述旋转圆盘的外周面以一定的角度间隔形成的半圆形槽;预塑形坯以把持在所述半圆形槽和所述圆弧形导轨之间的状态,沿所述滑动面滑动。一方面,可以是,所述预塑形坯供给工位设置了将多个预塑形坯保持在以倒立姿态上下重叠的状态的筒状的预塑形坯供给筒;使预塑形坯通过多个丝杠从所述预塑形坯供给筒的下端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广口容器的双轴拉伸吹塑成形方法,通过双轴拉伸吹塑成形法,将有底的筒状容器本体的开口部形成了朝外侧扩大的口部凸缘的形状的广口容器成形;其特征在于:准备预塑形坯,所述预塑形坯具有:通过双轴拉伸吹塑成形形成所述容器本体的拉伸成形部分,和沿 所述拉伸成形部分的开口部形成的、不被拉伸成形而是作为所述口部凸缘原样保留的口部凸缘;以倒立状态搬送所述预塑形坯,并同时将其加热到适合拉伸成形的温度;使加热后的预塑形坯以该倒立状态进入拉伸吹塑成形模总成,进行双轴拉伸吹塑成形;从所 述拉伸吹塑成形模总成取出并回收成形后的广口容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三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开拓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