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齿轮耐冲击性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55938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9 2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星齿轮耐冲击性测试装置,包括底板及固定在底板上的支撑板一、支撑板二和测试机构,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之间通过限位柱相连,测试机构位于支撑板二的侧边;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之间从上至下设置有五组间距为5cm的弹性限位机构,弹性限位机构包括活动销、固定在活动销直身部上的限位块,活动销的端部穿过支撑板一,其直身部穿过支撑板二;测试机构包括重力块、冲击块和导向块,重力块上捆绑有升降绳索,冲击块位于导向块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还实现了简化测试流程、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的目的。(*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行星齿轮耐冲击性测试装置,包括底板及固定在底板上的支撑板一、支撑板二和测试机构,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之间通过限位柱相连,测试机构位于支撑板二的侧边;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之间从上至下设置有五组间距为5cm的弹性限位机构,弹性限位机构包括活动销、固定在活动销直身部上的限位块,活动销的端部穿过支撑板一,其直身部穿过支撑板二;测试机构包括重力块、冲击块和导向块,重力块上捆绑有升降绳索,冲击块位于导向块中。本技术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还实现了简化测试流程、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的目的。【专利说明】一种行星齿轮耐冲击性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测试工装,特别涉及一种行星齿轮耐冲击性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行星齿轮是汽车减速起动机中的重要零件,是减速系统的组成部分。行星齿轮在系统中起传动作用,收到中间太阳轮和内齿圈的啮合力,并在突然起动时,齿形部分受法向的瞬时载荷冲击。因此行星齿轮的齿部的抗冲击能力是其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齿轮冲击测试的标准为:在IKg重力下做自由落体试验,从5cm处开始测试,每增加5cm再测试,直至在20cm处时无裂纹和破损。市面上有冲击试验机,但没有针对齿轮类的专用设备,往往需要定制,不但造价不菲,而且测试步骤复杂,测试效率也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低成本的行星齿轮耐冲击性测试装置,以实现简化测试流程、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行星齿轮耐冲击性测试装置,包括底板及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支撑板一、支撑板二和测试机构,所述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之间通过限位柱相连,所述测试机构位于所述支撑板二的侧边;所述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之间从上至下设置有五组间距为5cm的弹性限位机构,所述弹性限位机构包括活动销、固定在活动销直身部上的限位块,所述活动销的端部穿过所述支撑板一,其直身部穿过所述支撑板二 ;所述测试机构包括重力块、冲击块和导向块,所述重力块上捆绑有升降绳索,所述冲击块位于所述导向块中;最下面一组所述弹性限位机构到冲击块上平面的距离为5cm。优选的,所述活动销的直身部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二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优选的,所述冲击块包括上冲击块和下冲击块,所述上冲击块对应所述下冲块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凸块,所述下冲击块对应所述上冲块的一端也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凸块。优选的,所述测试机构的外面套设有钢管,所述钢管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其侧壁与所述支撑板二焊接,所述钢管对应每个所述活动销处设置有通孔,所述钢管的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导向块插在所述卡槽中。优选的,所述重力块的下端设置有圆形凸台,所述圆形凸台的高度为1mm。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行星齿轮耐冲击性测试装置,利用上、下冲击块夹住行星齿轮,将装配好的冲击块放入导向块中,然后将导向块插入钢管底部的卡槽中,按下最下面的活动销,使其端部深入钢管内部,该活动销的直身部从对应的通孔伸入钢管中,放下升降绳索,让重力块下降,遇销而止,最后松开活动销,重力块失去阻挡,自由落体,向齿轮作出冲击,一次测试完成,从下而上,依次用不同位置的活动销做冲击试验,直至测试全部完成,每一个弹性限位机构的距离相等,将活动销15作为参照刻度,精准无误,提高了检测精度,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还实现了简化测试流程、提高检测效率的目的。【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行星齿轮耐冲击性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的首I]面不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冲击块的装夹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钢管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重力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弹性限位机构的工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行星齿轮耐冲击性测试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底板11及固定在底板11上的支撑板一 12、支撑板二 13和测试机构,支撑板一 12和支撑板二 13之间通过限位柱14相连,测试机构位于支撑板二 13的侧边;支撑板一 12和支撑板二 13之间从上至下设置有五组间距为5cm的弹性限位机构,弹性限位机构包括活动销15、固定在活动销15直身部上的限位块16,活动销15的端部穿过支撑板一 12,其直身部穿过支撑板二 13 ;测试机构包括重力块17、冲击块18和导向块19 (参见图2),重力块17上捆绑有升降绳索,冲击块18位于导向块19中;最下面一组弹性限位机构到冲击块18上平面的距离为5cm。活动销15的直身部上套设有弹簧151,弹簧151的一端与限位块1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二 13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如图3所示,冲击块18包括上冲击块31和下冲击块32,上冲击块31对应下冲块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凸块33,下冲击块32对应上冲块的一端也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凸块34。凸块33和34压在行星齿轮A的轮齿上,完成对行星齿轮A的装夹。如图4所示,测试机构的外面套设有钢管21,钢管21固定在底板11上,其侧壁与支撑板二 13焊接,钢管21对应每个活动销15处设置有通孔41,钢管21的底部开设有卡槽42,导向块19插在卡槽42中。钢管21对重力块17起导向作用,导向块19的作用是方便将分体的上下冲击块32及行星齿轮放入钢管21中,并约束中间的行星齿轮在冲击过程中不会从侧面脱出。如图5所示,重力块17的下端设置有圆形凸台51,圆形凸台51的高度为Imm,能够保证重力块17的中心为冲击区域,防止了因重力块17倾斜,作了不对称冲击,影响到检测结果。利用上、下冲击块32夹住行星齿轮,将装配好的冲击块18放入导向块19中,然后将导向块19插入钢管21底部的卡槽42中,按下最下面的活动销15,使其端部深入钢管21内部,该活动销15的直身部从对应的通孔41伸入钢管21中,放下升降绳索,让重力块17下降,遇销而止(参见图6),最后松开活动销15,重力块17失去阻挡,自由落体,向齿轮作出冲击,一次测试完成,从下而上,依次用不同位置的活动销15做冲击试验,直至测试全部完成。每一个弹性限位机构的距离相等,将活动销15作为参照刻度,精准无误,提高了检测精度,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还实现了简化测试流程、提高检测效率的目的。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行星齿轮耐冲击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及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支撑板一、支撑板二和测试机构,所述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之间通过限位柱相连,所述测试机构位于所述支撑板二的侧边; 所述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之间从上至下设置有五组间距为5cm的弹性限位机构,所述弹性限位机构包括活动销、固定在活动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星齿轮耐冲击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及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支撑板一、支撑板二和测试机构,所述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之间通过限位柱相连,所述测试机构位于所述支撑板二的侧边;所述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之间从上至下设置有五组间距为5cm的弹性限位机构,所述弹性限位机构包括活动销、固定在活动销直身部上的限位块,所述活动销的端部穿过所述支撑板一,其直身部穿过所述支撑板二;所述测试机构包括重力块、冲击块和导向块,所述重力块上捆绑有升降绳索,所述冲击块位于所述导向块中;最下面一组所述弹性限位机构到冲击块上平面的距离为5c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贤文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华德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