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导料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52677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9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导料槽,包括槽架、电动推杆支座、导料槽,所述的槽架上端两侧均固定有第一上支座、第二上支座,导料槽两侧均固定有第一下支座、第二下支座,第一连杆一端与第一上支座连接,另一端通过铰轴与第一下支座连接,第二连杆一端与第二上支座连接,另一端通过铰轴与第二下支座连接,所述的导料槽一端对称轴线上设有铰耳,电动推杆一端与铰耳连接,另一端通过电动推杆支座固定在槽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难度低,能够实现导料槽与运输带整体分离,导料槽起升高度大,不会与物料发生干涉,结构组成简单,运行可靠,导料槽重量小,电动推杆推力较小,制作成本较低。(*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导料槽,包括槽架、电动推杆支座、导料槽,所述的槽架上端两侧均固定有第一上支座、第二上支座,导料槽两侧均固定有第一下支座、第二下支座,第一连杆一端与第一上支座连接,另一端通过铰轴与第一下支座连接,第二连杆一端与第二上支座连接,另一端通过铰轴与第二下支座连接,所述的导料槽一端对称轴线上设有铰耳,电动推杆一端与铰耳连接,另一端通过电动推杆支座固定在槽架上。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难度低,能够实现导料槽与运输带整体分离,导料槽起升高度大,不会与物料发生干涉,结构组成简单,运行可靠,导料槽重量小,电动推杆推力较小,制作成本较低。【专利说明】一种新型导料槽
本技术涉及一种胶带输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平行移动导料槽。
技术介绍
双向运行的胶带在落料点、抛料点一般需设置导料槽,导料槽在落料时引导物料沿导料槽前行,防止物料在落料点撒料,抛料时减小导料槽对胶带的磨损。目前,现有的导料槽一般为旋转式导料槽,通过在导料槽一端设置铰耳,导料槽可绕铰耳旋转,导料槽另一端设置电动推杆。这样电动推杆带动导料槽旋转时导料槽一端抬起较高,距离旋转铰点近端抬起高度较小,运输块状物料时会造成物料与导料槽相刮,造成局部堵料,影响卸料速度。当加大导料槽旋转角度时,电动推杆拉力增加,造成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运行可靠,能够实现导料槽与运输带整体分离的新型导料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槽架、电动推杆支座、导料槽,所述的槽架上端两侧均固定有第一上支座、第二上支座,导料槽两侧均固定有第一下支座、第二下支座,第一连杆一端与第一上支座连接,另一端通过铰轴与第一下支座连接,第二连杆一端与第二上支座连接,另一端通过铰轴与第二下支座连接,所述的导料槽一端对称轴线上设有铰耳,电动推杆一端与铰耳连接,另一端通过电动推杆支座固定在槽架上。本技术的优点是: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难度低;2、能够实现导料槽与运输带整体分离,导料槽起升高度大,不会与物料发生干涉;3、结构组成简单,运行可靠,导料槽重量小,电动推杆推力较小,制作成本较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由图1-图2可知,本技术包括槽架11、电动推杆支座1、导料槽4,所述的槽架11上端两侧均固定有第一上支座7、第二上支座10,导料槽4两侧均固定有第一下支座5、第二下支座8,第一连杆6 —端与第一上支座7连接,另一端通过铰轴与第一下支座5连接,第二连杆9 一端与第二上支座10连接,另一端通过铰轴与第二下支座8连接,所述的导料槽4 一端对称轴线上设有铰耳3,电动推杆2 —端与铰耳3连接,另一端通过电动推杆支座I固定在槽架11上。所述第一连杆6与第二连杆9平行,长度相等。本技术胶带机在抛料工作状态时,电动推杆2伸长,通过铰耳3推动导料槽4一起运动,导料槽4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下支座5与第一连杆6铰接、第二下支座8与第二连杆9铰接,第一连杆6绕第一上支座7转动,第二连杆9绕第二上支座10转动,带动导料槽4整体平形起升,脱离胶带一定高度,使物料通过。本技术胶带机在落料工作状态时,电动推杆2收缩,拉动第一连杆6绕第一上支座7转动、第二连杆9绕第二上支座10转动,导料槽4整体平形运动,与皮带接触,物料由落料点落下后经过导料槽4的引导,顺利前行。本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导料槽运动方式,利用平行四连杆机构原理将旋转导料槽改为平行移动导料槽,实现了导料槽平行运动方式。导料槽平形起升高度大,不会与料流发生干涉,而且机构组成较简单,运行可靠。【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导料槽,包括槽架(11)、电动推杆支座(1)、导料槽(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架(11)上端两侧均固定有第一上支座(7)、第二上支座(10),导料槽(4)两侧均固定有第一下支座(5)、第二下支座(8),第一连杆(6) —端与第一上支座(7)连接,另一端通过铰轴与第一下支座(5)连接,第二连杆(9) 一端与第二上支座(10)连接,另一端通过铰轴与第二下支座(8)连接,所述的导料槽(4) 一端对称轴线上设有铰耳(3),电动推杆(2) —端与铰耳(3)连接,另一端通过电动推杆支座(1)固定在槽架(1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导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6)与第二连杆(9)平行,长度相 等。【文档编号】B65G47/18GK203382172SQ201320472121【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9日 【专利技术者】张慧影, 李亚慧, 王金发, 徐永南, 赵冬娟 申请人:哈尔滨重型机器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导料槽,包括槽架(11)、电动推杆支座(1)、导料槽(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架(11)上端两侧均固定有第一上支座(7)、第二上支座(10),导料槽(4)两侧均固定有第一下支座(5)、第二下支座(8),第一连杆(6)一端与第一上支座(7)连接,另一端通过铰轴与第一下支座(5)连接,第二连杆(9)一端与第二上支座(10)连接,另一端通过铰轴与第二下支座(8)连接,所述的导料槽(4)一端对称轴线上设有铰耳(3),电动推杆(2)一端与铰耳(3)连接,另一端通过电动推杆支座(1)固定在槽架(1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慧影李亚慧王金发徐永南赵冬娟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重型机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