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放油塞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52001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9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放油塞结构,包括外塞和内塞,所述外塞上设有内四角结构,所述内塞上设有螺纹和放油槽,所述放油槽为“V”型结构,所述外塞和内塞连接处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匹配安装有环形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有效控制放油时的油量,放油方便,可有效防止油液喷出,飞溅到操作者身上或者洒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放油塞结构,包括外塞和内塞,所述外塞上设有内四角结构,所述内塞上设有螺纹和放油槽,所述放油槽为“V”型结构,所述外塞和内塞连接处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匹配安装有环形密封圈。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可有效控制放油时的油量,放油方便,可有效防止油液喷出,飞溅到操作者身上或者洒落。【专利说明】一种新型放油塞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车辆的放油塞,特别是一种新型放油塞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机械产品设计中放油塞大都为带锥度的满螺纹塞子,该种结构可用在直径小的油口处,但是油口直径过大时,放油时就很难控制油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放油塞结构,可以有效控制放油量。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放油塞结构,包括外塞和内塞,所述外塞上设有内四角结构,所述内塞上设有螺纹和放油槽,所述放油槽为“V”型结构,所述外塞和内塞连接处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匹配安装有环形密封圈。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可有效控制放油时的油量,放油方便,可有效防止油液喷出,飞溅到操作者身上或者洒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是本技术结构图; 图中,1、外塞2、内塞3、内四角结构4、环形凹槽5、螺纹6、放油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新型放油塞结构,包括外塞I和内塞2,所述外塞I上设有内四角结构3,所述内塞2上设有螺纹5和放油槽6,所述放油槽6为“V”型结构,所述外塞I和内塞2连接处设有环形凹槽4,所述环形凹槽4内匹配安装有环形密封圈。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技术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技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放油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塞和内塞,所述外塞上设有内四角结构,所述内塞上设有螺纹和放油槽,所述外塞和内塞连接处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匹配安装有环形密封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放油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油槽为“V”型结构。【文档编号】B60K15/035GK203381494SQ201320430916【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9日 【专利技术者】李乃柱, 黄亚军, 李卫荣, 刘营, 薛叶叶, 盛东升 申请人: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放油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塞和内塞,所述外塞上设有内四角结构,所述内塞上设有螺纹和放油槽,所述外塞和内塞连接处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匹配安装有环形密封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乃柱黄亚军李卫荣刘营薛叶叶盛东升
申请(专利权)人: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