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为熔炼设备输送和预热金属炉料的装置和相关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47660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9 02:41
用于在熔炼设备(11)的容器(12)中连续地输送和预热金属炉料(13)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具有用来输送金属炉料(13)的壁(38,39)的输送通道(21),以及至少一个界定输送隧道和/或膨胀室(18)的罩(17)。所述罩(17)被设于所述输送通道(21)上方并用于从所述容器(12)排出的烟雾的至少一部分的运输,并且所述输送通道(21)与孔(30)配合来排放所述烟雾。所述孔(30)与至少一个烟雾分流通道(44)配合,所述烟雾分流通道(44)界定至少一个第一膨胀舱(27)并且基本上垂直或几乎垂直地设置,且被连接至所述孔(30)和至少一个通道(25,26)以吸入烟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容器中、有利地是在熔化炉(例如电弧炉)中连续地预热和输送金属炉料(例如铁屑、热的或冷的海绵铁(DRI)、生铁或其他)的装置和相关的方法。
技术介绍
振动或振荡类型的装置已知被用来输送金属炉料(metal charge)至熔炼设备(melting plant)的容器(有利地是熔化炉)。当金属炉料被输送时,通过从炉中排出的烟雾,这些已知的装置提供足够长的区段来充分地预热金属炉料。每个已知的装置包括轴承结构,其中每一个上都安装着输送通道,输送通道具有基本上为U形的或相似的横截面。输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在上部被一个或多个界定隧道的罩(hood)覆盖,从熔化炉排出的烟雾以与金属炉料前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流进隧道,同时进行预热。所述输送通道沿着侧壁设有孔 (apertures),这些孔与直接地连接至烟雾吸入装置(means)的吸入通道相连。烟雾吸入装置制造吸入通道内的低压,并且,通过设在输送通道的侧壁的孔,吸收烟雾。热的烟雾穿过金属炉料并对其加热。随着烟雾穿过金属炉料,亦由于吸入装置的高吸入能力,相当数量的小金属碎片(例如金属片)通过吸入装置被吸收。作为其结果,并非所有金属炉料被带进熔化炉,而碎片的大多数停止在吸入通道内,阻塞烟雾的路径并改变吸入条件。再者,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增加频繁的维护操作的需求,使设备频繁地停机,从而从吸入通道去除沉积在它们中的碎片。因此 申请人:已经对自身设定了目的:消除通道内的薄炉料(例如金属片),从而同时限制吸入通道和吸入装置内的维护干预措施。另一个目的是获得一种装置,与本领域的状态相比,其具有有限的管理和维护成本和时间。 申请人:已经设计、测试并实施了本专利技术,以克服本领域状态的缺点,并获得这些和其他目的和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在独立权利要求中阐述和表征了本专利技术,而从属权利要求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或主要专利技术构思的变形。本专利技术被应用至装置,其在输送通道上方具有至少一个能够界定烟雾输送隧道和/或烟雾膨胀室的罩。根据这些目的,一种用于在熔炼设备的容器中输送已预热的金属炉料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输送通道,金属炉料能够在所述输送通道中连续地前进,所述装置还包括设于输送通道上方的罩,从而与输送通道界定隧道和/膨胀室,从容器排放的烟雾的至少一部分被以逆流的形式流进其中。所述烟雾穿过金属炉料,将其加热,并从与输送金属炉料的输送通道的壁配合的孔排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征,所述孔与至少一个基本上垂直地或几乎垂直地设置的烟雾分流通道配合。所述烟雾分流通道同时与孔和至少一个吸入通道相连,所述吸入通道被设于烟雾分流通道的下游。根据一个变形,烟雾分流通道和吸入通道都界定至少一个烟雾膨胀舱。根据本专利技术,烟雾被强制按照迷宫式路径,首先穿过与输送壁配合的孔,然后穿过烟雾分流通道(其中发生第一次且可观的膨胀),然后烟雾被吸入装置排出。这一强制性路径使得悬浮物中携带的颗粒的相当一部分跌落在烟雾分流通道的底部上。根据第一种方案,所述烟雾分流通道由输送壁界定,该输送壁与输送通道的设于输送壁之外的侧壁配合。根据一个变形,侧壁和输送壁基本上相互平行。根据另一个变形,侧壁向罩的上部发散地延伸。根据另一个变形,侧壁的发散是相对于输送壁。这样一来,侧壁和 输送壁界定发散的烟雾分流通道,该通道确定了烟雾的膨胀并且促进颗粒的沉淀。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相关的方法,用来在熔炼设备的容器中输送和预热金属炉料。所述方法至少包括:在容器中连续地输送金属炉料的步骤,在设于输送通道上方的隧道和/或膨胀室内输送从容器排放的烟雾的步骤,由于位于下游的吸入装置产生的吸入动作的效果而使烟雾穿过金属炉料的步骤,以及通过设于输送壁内的孔排放烟雾的步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征,烟雾排放步骤中,烟雾穿过至少一个烟雾分流通道,该烟雾分流通道在一侧与设于输送通道的孔配合,并在另一侧与至少一个吸入通道配合。根据另一个特征,分流通道内的烟雾经受膨胀。【附图说明】从优选形式的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他特征将变得明显,这些实施例参照附图被作为非限制性的例子给出,其中:图1是熔炼设备的示意性侧视图,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输送和预热装置被应用至该设备。图2是图1的从II至II的剖视图。图3示出了图2的一个变形。图4是根据一个变形的图2的放大图。图5是图4中一个细节的平面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4的一个变形。图7示出了图4的第一变形。图8示出了图4的第二变形。为了便于理解,在可能之处,相同的参考数字已经被用来辨别附图中基本相同的共同要素。要被理解的是,一个形式的实施例的要素和特征能够被便利地结合至其他形式的实施例,而无需进一步澄清。【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参考数字10作为其整体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输送和预热装置。装置10 (图1)被安装在熔炼设备11内,该设备是基本上已知的类型,其包括熔化炉12 (例如电弧型),通过加载孔14侧向地加入通过装置10运输的金属炉料13。在本例中,设备10包括加载模块15,以将金属炉料13加载进装置10的输送通道21。在输送通道21中金属炉料13被预热并被引入熔化炉12。已知类型的振动装置41与输送通道21相连,并且通过长度方向的振动或振荡运动,使金属炉料13向前进入熔化炉12。装置10还包括一个或多个设于输送通道21上方的罩17。罩17 (图2)界定了膨胀室18,该膨胀室在金属炉料13的上方延伸并且适用于减缓烟雾,并在它们撞击金属炉料13之前将它们保持在其中至希望的时间。最短时间是必要的,以完成烟雾中的非燃烧气体的燃烧并促进颗粒和粉末的沉积。本专利技术还可适用于:当罩17 (图3)被紧邻地设置在金属炉料13的上方时,以界定用于烟雾通过的隧道18,使得金属炉料13或至少其表面层被来自熔化炉12的热烟雾直接撞击。`连接管28与装置10相连(图1 ),该连接管连接熔化炉12的第四个孔和膨胀室18,并且当加载孔14被关闭时,允许将熔化炉12内产生的几乎所有烟雾直接输送进膨胀室18。输送通道21包括底壁22 (基本上水平)和两个侧壁23、24,其在本例中界定基本上为U形的横截面(图2和图3)。沿着输送通道21的整个长度,在输送通道21的侧壁23、24的侧面,设有连接至烟雾排放管40的吸入管25、26。排放管40被连接至已知类型的烟雾吸入和过滤设备,并且具有阀门元件41,以调节烟雾吸入水平。在图2、3和4所示形式的实施例中,吸入管25、26与输送通道21制成单一的一块,并设有振动元件32、33 (图3),从而防止(或至少限制)它们内粉末或其他杂质的沉积。在其他形式的实施例(图7和图8)中,相对于吸入通道25、26,输送通道21被制成为单独的元件,而液压式和基本上已知类型的密封元件42被插入输送通道21和吸入通道25、26之间,从而保证烟雾被密封。吸入通道25、26还设有允许保养的检查门。输送通道21,有利地沿着其整个长度,具有能够迫使烟雾跟随迷宫式路径的手段,从而促进金属炉料的粉末、颗粒和较小碎片(例如源于金属加工的芯片)随着其前进而沉积至金属炉料13,并防止它们被传输入吸入通道25、26并进入排放管40。上述手段包括输送金属炉料13的输送壁38、39,以及向吸入通道25、26输送烟雾的侧壁23、24,它们都与输送通道21的底壁22相连。侧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用于在熔炼设备(11)的容器(12)中连续地输送和预热金属炉料(13)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具有金属炉料(13)的输送壁(38,39)的输送通道(21),以及至少一个界定输送隧道和/或膨胀室(18)的罩(17),所述罩(17)被设于所述输送通道(21)上方并用于运输从所述容器(12)排出的烟雾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所述输送通道(21)与孔(30)配合来排放所述烟雾,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30)与至少一个烟雾分流通道(44)配合,所述烟雾分流通道(44)界定至少一个第一膨胀舱(27)并且基本上垂直或几乎垂直地设置,且被连接至所述孔(30)和至少一个吸入通道(25,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吸入通道(25,26)界定至少一个适用于进一步膨胀所述烟雾的第二膨胀舱(2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分流通道(44)和所述吸入通道(25,26)沿输送通道(21)的整个长度纵向地延伸。4.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通道(44)包括所述输送壁(38,39)和侧壁(23,24),侧壁与所述输送通道(21)相连并且设于所述输送壁(38,39)外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23,24)是与所述输送壁(38,39)基本上平行的。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23,24)向所述罩(17)基本上发散地延伸。7.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托马斯·纳赫兹伯纳德·维尔曼
申请(专利权)人:达涅利机械设备股份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