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加工设备及其真空隧道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46032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8 2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制造装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真空隧道腔;包括真空过渡腔、真空工作腔和输送机构,需要在真空环境进行加工的一个或多个加工装置设置在真空工作腔中,真空过渡腔与真空工作腔相连接;通过设置真空隧道腔,不管是从大气环境中输送物料到真空工作腔内,还是从真空工作腔内输送物料到大气环境中,都能保证真空工作腔内一直处于真空状态,因此设置在真空工作腔内并且需要在真空环境进行加工的加工装置能持续进行加工,有效地提高了加工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真空隧道腔的锂电池加工设备,设置有上述真空隧道腔的锂电池加工设备能有效地提高锂电池的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电池加工设备及其真空隧道腔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制造装备
,特别是ー种真空隧道腔。本专利技术还涉及ー种包括上述真空隧道腔的锂电池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软包锂电池也是在原有铜壳、铝壳、塑壳电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三代动カ锂电池,由于软包锂电池更轻、更薄、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好、能量密度高、放电平台稳定、功率性能出色、环保无污染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終端、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电动エ具、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风カ发电系统、便携移动电源等领域。目前,由于锂电池的组成材料及加工エ艺的要求,真空在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成为了ー种重要的加工エ艺条件。而现有的锂电池生产过程中,大部分情况都是针对单个エ位制造真空环境,其一般的工作流程为:エ件到达加工位一闭合真空腔体形成密封空间一用真空泵对该密封空间抽真空一在真空条件下加工エ件一对密封空间进行泄真空一将エ件送至下一加工エ位,反复循环。这样每次エ件在真空加工エ位都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以便真空环境的形成与破坏,从而降低了エ位的生产效率,进而影响整个加工设备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真空加工エ位在工作时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以便真空腔体内真空环境的形成与破坏,从而降低了真空エ位的生产效率的问题而提供的ー种真空工作腔。本专利技术的另ー个目的是提供ー种包含上述真空隧道腔的锂电池加工设备。为达到上述功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种真空隧道腔,包括真空工作腔,需要在真空环境进行加工的ー个或多个加工装置设置在所述真空工作腔中,所述的真空隧道腔还包括至少ー个真空过渡腔和输送机构,所述真空过渡腔与所述真空工作腔相连接,所述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真空工作腔内。优选地,所述的真空过渡腔通过管道阀门与所述的真空工作腔相连接,通过阀门的开闭实现与真空工作腔同等的真空环境。优选地,所述真空过渡腔的数量为2个,分别设置在エ件进入所述真空工作腔的位置和从所述真空隧道腔输出エ件的位置。优选地,所述真空过渡腔和所述真空工作腔上下部分叠加设置,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入输送机构和输出输送机构,所述输入输送机构和输出输送机构水平并列设置;所述真空隧道腔还包括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所述第一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真空过渡腔的上方,所述第二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真空过渡腔内且位于所述真空过渡腔和所述真空工作腔上下叠加部分的正下方;装载有待加工的电池的电池夹具通过所述第一升降装置进入所述真空过渡腔内,装载有加工后的电池的电池夹具通过所述第二升降装置从所述真空工作腔进入所述真空过渡腔内,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上的电池夹具和所述第二升降装置的电池夹具在所述真空过渡腔内实现电池夹具的交換;电池夹具交換后,所述第二升降装置上升到所述真空工作腔中,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上升到大气环境中。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升降装置包括支架、驱动装置、第一密封板和夹具输送机构,所述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真空过渡腔的上方,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密封板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并在所述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密封或者打开所述真空过渡腔,所述夹具输送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板的下方。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升降装置包括第二密封板、驱动气缸和夹具输送机构,所述第ニ密封板与所述驱动气缸固定连接并由所述驱动气缸带动下密封或者打开所述真空工作腔,所述夹具输送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密封板的上方。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升降装置还包括若干个互相配合的导柱和导套,所述导柱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板上,所述导套固定设置在支架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锂电池加工设备,包括注液装置和封装装置,所述的锂电池加エ设备还包括上述任意项所述的真空隧道腔,所述封装装置和/或注液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真空工作腔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ー种真空隧道腔,包括真空工作腔,需要在真空环境进行加工的ー个或多个加工装置设置在所述真空工作腔中,所述的真空隧道腔还包括至少ー个真空过渡腔和输送机构,所述真空过渡腔与所述真空工作腔相连接;通过设置真空隧道腔,不管是从大气环境中输送物料到真空工作腔内,还是从真空工作腔内输送物料到大气环境中,都能保证真空工作腔内一直处于真空状态,因此设置在真空工作腔内并且需要在真空环境进行加工的加工装置能持续进行加工,有效地提高了加工效率,设置有上述真空隧道腔的锂电池加工设备能有效地提高鲤电池的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ー种真空隧道腔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另ー种真空隧道腔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一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二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4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阐述: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的ー种真空隧道腔,包括真空工作腔2,需要在真空环境进行加工的一个或多个加工装置5设置在真空工作腔2中,隧道腔还包括2个真空过渡腔,2个真空过渡腔分别设置在エ件进入真空工作腔2的位置和从真空工作腔2输出エ件的位置;为描述上的方便,我们把设置在エ件进入真空工作腔2的位置上的真空过渡腔称为入料真空过渡腔1,把设置在真空工作腔2输出エ件的位置上的真空过渡腔称为出料真空过渡腔6,锂电池3等エ件设置在电池夹具7上,电池夹具7通过输送机构4带动,依次在入料真空过渡腔1、真空工作腔2和出料真空过渡腔6之间移动。入料真空过渡腔I开始时是真空状态,需要把锂电池3输送到入料真空过渡腔I中时,对入料真空过渡腔I进行泄真空操作,当入料真空腔中的真空度与外界工作环境ー致时,开启入料真空过渡腔I与外界工作环境之间的密封门8,输送机构4将エ件送入入料真空过渡腔1,然后关闭密封门8,进行抽真空操作,本实施例采用以下两种真空实现方式,ー种是直接将真空泵与入料真空过渡腔I相连,启动真空泵抽真空;另ー种是通过管道阀门将入料真空过渡腔I与真空工作腔2相连,通过控制阀门的开启来实现入料真空过渡腔I的真空环境,由于真空工作腔2的体积比入料真空过渡腔I相比要大得多,所以当联通两个腔时对真空度的影响比较小,多次动作造成的损失可由真空工作腔2的真空泵进行补充。当入料真空过渡腔I与真空工作腔2的真空度达到一致的时候,开启密封门9,エ件进入真空工作腔2,关闭密封门9,エ件在真空工作腔2中依次经过多个エ艺工作位后,真空加工完成,应用前述同样的方法实现出料真空过渡腔6的真空环境,然后开启密封门10,己加工完成的エ件进入出料真空过渡腔6,关闭密封门10,对出料真空过渡腔6进行泄真空,开启密封门11,输送机构4将己加工エ件送出出料真空过渡腔6,完成整个真空加工过程。输送机构4的实现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皮带、滚筒、同步带、机械子等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在于,通过设置入料真空过渡腔I和出料真空过渡腔6,使真空工作腔2 —直处于真空状态,从而使设置在真空工作腔2内的注液装置或封装装置等加工装置5能连续工作,从而有效地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实施例ニ:为了显示真空工作腔2内部的结构,图2中未显示出真空工作腔2的前板和顶板。如图2所示的ー种真空隧道腔,入料真空过渡腔I和出料真空过渡腔6水平并列且与真空工作腔2上下部分叠加设置,输送机构4包括入料输送机构41和出料输送机构42,真空隧道腔还包括第一升降装置12和第二升降装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隧道腔,包括真空工作腔,需要在真空环境进行加工的一个或多个加工装置设置在所述真空工作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隧道腔还包括至少一个真空过渡腔和输送机构,所述真空过渡腔与所述真空工作腔相连接,所述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真空工作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真空隧道腔,包括真空工作腔,需要在真空环境进行加工的ー个或多个加工装置设置在所述真空工作腔中,其特征在干:所述的真空隧道腔还包括至少ー个真空过渡腔和输送机构,所述真空过渡腔与所述真空工作腔相连接,所述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真空エ作腔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隧道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过渡腔通过管道阀门与所述的真空工作腔相连接,通过阀门的开闭实现与真空工作腔同等的真空环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隧道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过渡腔的数量为2个,分别设置在エ件进入所述真空工作腔的位置和从所述真空隧道腔输出エ件的位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隧道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过渡腔和所述真空工作腔上下部分叠加设置,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入输送机构和输出输送机构,所述输入输送机构和输出输送机构水平并列设置;所述真空隧道腔还包括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所述第一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真空过渡腔的上方,所述第二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真空过渡腔内且位于所述真空过渡腔和所述真空工作腔上下叠加部分的正下方;装载有待加工的电池的电池夹具通过所述第一升降装置进入所述真空过渡腔内,装载有加工后的电池的电池夹具通过所述第二升降装置从所述真空工作腔进入所述真空过渡腔内,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上的电池夹具和所述第二升降装置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会龙陶广张琦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德瑞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