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微结构表面辊压成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35856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3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结构表面辊压成形装置。该成形装置在板材表面利用微结构辊辊压成形微结构,以提高成形效率和成形精度,实现批量化生产,降低加工成本。包括一个机架、至少一个成形辊系、间距调节机构、驱动机构、加温传送装置以及冷却装置。成形辊系、调节辊间隙机构、驱动机构以及加温传送装置全部装配在机架上;所述的成形辊系包括至少一个柔性材料包覆辊、微结构辊以及一个刚性洁面光辊,所述成形辊系中的微结构辊与柔性材料包覆辊紧密接触,与刚性洁面光辊保持间距。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连续高效的在板材上加工微结构表面,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实现不同微结构加工,同时可以实现在大型板材表面批量化的高效加工微结构,节约加工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结构表面辊压成形装置及方法,用于成形微结构表面的塑性成形方法,属于机械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微结构在航空航天、高速列车以及水面舰艇等领域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板材表面加工微结构的主要方式是采用机械切削加工的方式,例如采用铣和磨的加工方式,对于小部件而言,采用机械切削加工的方式尚可,但如果对于较大的表面采用铣或磨的加工方式,其不但效率低下,而且由于磨损等原因,微结构的成形精度也随之降低。本技术专利依据中国专利公开号103111502A,名称为一种微结构表面塑性成形组合辊为基础,使其技术在本专利中得到应用,本专利是已公开中国专利公开号103111502A的后续专利。本专利的技术的特点是生产效率高,主要体现在一次制辊,可以多次生产,同时通过制造超大辊,实现大宽度和无限长度的大型表面微结构加工,其次,成形对于环境影响小,因为辊压成形的变形过程具有静压,无冲击,振动小的特点,而且材料消耗小,且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检索国内外专利发现,中国专利公开号102806660A,名称为基于卷对卷热辊压聚合物薄膜表面微结构加工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及方法,包括:放卷,预热,热辊压,保形,冷却及收卷六个阶段。所述的放卷阶段,是将聚合物薄膜从卷材中连续抽出,除去薄膜表面静电。聚合物薄膜经过所述预热阶段后,加热至其玻璃转变温度以下,为所述的热辊压阶段准备。通过对版辊进行局部加热处理,仅压印表面升温至玻璃转变温度以上,对预热后的薄膜辊压成形。所述的保形阶段使辊压成形后的薄膜仍与版辊表面紧密贴合,使其充分变形。将冷却与保形同时作用于成形后的薄膜,使表面微细结构迅速固化,减少回弹;另外中国专利公开号102560564A,名称为一种深离子反应刻蚀结合辊压制备全金属微结构的方法,该加工方法,首先在基片表面依次涂一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一层含硅的聚氨酯丙烯酸酯(PUA),然后利用自制的辊压装置在PUA层上辊压形成一个比较浅的沟槽,脱模后,先用SF6和O2的混合气体作为工作气体进行离子反应刻蚀,直至把沟槽里的PUA刻蚀掉,再单独用O2作为工作气体对PMMA层进行离子刻蚀,直至把沟槽里的PMMA层刻蚀掉,最后是微电铸、去胶、成型。本技术方法易于实现大面积和重复性生产,并能有效缩短加工周期、降低加工成本。又中国专利公开号100575243,名称为柔性基宏电子制造中微结构的大面积逆辊压印方法,该方法采用逆辊压印技术和相应的套印对准工艺、紫外固化工艺,在镀有ITO薄膜的柔性塑料薄膜上制作出大面积的宏电子器件所需的三维功能性微结构。该方法消除了常规压印产生的留膜,从而免除了留膜处理所需要的附加工艺;同时,该方法所需压印力小,可有效降低薄膜基材的面内变形,减少了应力集中;并且在电子功能材料中加入光固化剂,使用冷紫外光源进行固化,减小了柔性材料的热变形。该方法适用于可展卷大幅面显示器、电子纸、OLED、薄膜RFID、柔性太阳能帆、便携式x射线成像仪、便携式雷达、太空太阳能供电系统和天线装置、附着于任意三维结构表面的机电智能蒙皮等宏电子系统的制造。但是以上所检索的专利,虽然技术上都是利用了辊压的成形方法,但是与本专利的装置相差较远,主要表现在结构不同,加工方式不同,加工的原材料不同,同时加工的方法不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微结构表面辊压成形装置及方法,其目的在于为微结构表面加工提供一种装置和成形方法,在板材表面利用带有微结构的辊压成形微结构表面,有利于提高成形效率和成形精度,实现批量化生产,降低加工成工。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结合附图说明如下:一种微结构表面辊压成形装置,包括一个机架1、至少一个成形辊系2、间距调节机构3、驱动机构4、加温传送装置5以及冷却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形辊系2、间距调节机构3、驱动机构4以及加温传送装置5全部装配在机架1上;所述的成形辊系2包括至少一个柔性材料包覆辊7、微结构辊8以及一个刚性洁面光辊9;所述成形辊系2中的微结构辊8与柔性材料包覆辊7紧密接触,与刚性洁面光辊9保持间距。所述微结构辊8与刚性洁面光辊9的间距大小通过间距调节机构3下压柔性材料包覆辊7进行调节。所述柔性材料包覆辊7的包覆材料为耐热材料构成。所述加温传送装置5包括加热机构10、温度检测装置11、板材上传送多辊机构12和板材下传送多辊机构13;加温传送装置5安装在微结构辊与刚性洁面光辊间隙的进口端;温度检测装置11输出信号控制加热机构10的开与关。所述微结构辊8和刚性洁面光辊9分别具有空心结构,在空心结构内部安装有加热机构10,在辊表面设有温度检测装置11。所述的驱动机构4与刚性洁面光辊9连接,驱动装置工作频次受间距调节机构3释放的信号控制。一种用于微结构表面辊压成形装置进行加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清污将待加工板材的表面进行清理,去除油污和保持清洁,去除边界的毛刺,并且对板材进行校直处理;(2)预热启动微结构辊8、刚性洁面光辊9以及加温传送装置5的加热机构10,且将板材15放置在加温传送装置5上预热,通过温度检测装置11进行温度控制;(3)调整辊间距通过调节间距调节机构3将力加载到柔性材料包覆辊7上,通过柔性材料包覆辊7将力传递给微结构辊8,进而调整微结构辊8与刚性洁面光辊9的间距;(4)温辊压成形通过加温传送装置5将板材送入微结构辊8与刚性洁面光辊9间隙入口,此时转动刚性洁面光辊9,板材进入间隙后,构成微结构成形区,实现板材微结构表面连续成形;(5)冷却和形貌检测板材进行自然冷却后对其形貌进行检测。所述板材微结构表面特征的尺寸在1-1000μm之间。所述的微结构辊与刚性洁面光辊的间隙在0.5-20mm之间,板材包含了铝、镁、铜及其相关的合金材料。通过本技术,可以连续高效的在板材上加工微结构表面,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实现不同微结构加工,同时可以实现在大型板材表面批量化的高效加工微结构,节约加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微结构表面辊压成形装置示意图;图2是微结构表面辊压成形装置侧视图;图3是微结构表面辊压成形装置俯视图;图4是内部带有加热装置的洁面光辊或微结构辊示意图图5是成形辊系布置示意图。图中:1-机架2-成形辊系,3-间距调节机构,4-驱动机构,5-加温传送装置,6-冷却装置,7-柔性材料包覆辊,8-微结构辊,9-刚性洁面光辊,10-加热机构,11-温度检测装置,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结构表面辊压成形装置,由一个机架(1)、至少一个成形辊系(2)、间距调节机构(3)、驱动机构(4)、加温传送装置(5)和冷却装置(6)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形辊系(2)、间距调节机构(3)、驱动机构(4)以及加温传送装置(5)全部装配在机架(1)上;所述的成形辊系(2)至少由一个柔性材料包覆辊(7)、微结构辊(8)和一个刚性洁面光辊(9)组成;所述成形辊系(2)中的微结构辊(8)与柔性材料包覆辊(7)紧密接触,与刚性洁面光辊(9)保持间距;所述微结构辊(8)与刚性洁面光辊(9)的间距大小通过间距调节机构(3)下压柔性材料包覆辊(7)进行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结构表面辊压成形装置,由一个机架(1)、至少一个成形辊系(2)、间距调
节机构(3)、驱动机构(4)、加温传送装置(5)和冷却装置(6)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成形辊系(2)、间距调节机构(3)、驱动机构(4)以及加温传送装置(5)全部
装配在机架(1)上;所述的成形辊系(2)至少由一个柔性材料包覆辊(7)、微结构辊(8)
和一个刚性洁面光辊(9)组成;所述成形辊系(2)中的微结构辊(8)与柔性材料包覆辊
(7)紧密接触,与刚性洁面光辊(9)保持间距;所述微结构辊(8)与刚性洁面光辊(9)
的间距大小通过间距调节机构(3)下压柔性材料包覆辊(7)进行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结构表面辊压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志清赵继刘昆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