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新府专利>正文

车辆进气辅助导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24030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1 20:36
一种车辆进气辅助导流装置,在一引擎与一空气滤清器之间设有一进气软管,该导流装置装设在该进气软管上,并具有一管状本体及一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开放口,该管状本体具有光滑的外表面,且管径具有形变能力,该导流装置利用该开放口的形变力,得以安装在该进气软管的内壁上,借以使进气流平顺且可提高空气流速,并且能适用于不同管径的进气软管上。(*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进气辅助导流装置
[0001 ]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车用导流装置,尤其是指一种车辆进气辅助导流装置。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动力车辆为避免外界空气中所夹带的粉尘异物直接进入燃烧室后,造成引擎I产生严重积碳甚而损坏,所以必须在前侧设置一空气滤清器2,并借一进气软管3接设在引擎I的节气门与空气滤清器2之间,以作为进气的导流架桥,如此,便能利用空气滤芯来滤除外界空气中的粉尘微粒与异物,而通过滤芯后的洁净气体便能经由该进气软管3导入引擎I内部,供与燃油混合后点火爆炸产生动力。虽然,在空气滤清器2与引擎I之间接设该进气软管3,能够让外部空气得以先经空气滤清器2过滤后,再由进气软管3导送入引擎I内,以达到过滤空气粉尘的作用,但是,通常车辆引擎室内的空间相当有限,致使该进气软管3于安装时,会受到组装空间及空气滤清器2的设置位置所限制,进而常需将进气软管3弯曲或转折后,方可令进气软管3容置于狭窄的引擎室内,但如此一来,却会衍生以下问题:一、基于进气软管3必须具有被弯折的可挠性,所以,一般的进气软管3通常会被制成波浪多折状,俾增加其受弯折后的变型裕度与能力,但相对的进气软管3在内壁面上就会形成如锯齿状的导沟301,这些锯齿状导沟301会在引擎I进行负压吸气时,于进气软管3内产生多股的乱流,进而造成空气进气的阻力增加,干扰气流的正常流通,使得引擎I的燃烧效率降低。二、而且,尤其是在进气软管3的弯折(角)部位,更会因为内侧材料的皱折挤压使其孔径变形而不均一,所以,当通过空气滤芯的干净空气泵入进气软管3时,除了会因进气软管3的管壁不平滑所生成的乱流而增加气阻之外,更会因孔径变形紧缩而使气流于进气软管3内乱窜,大幅影响了空气的流速与进气效率。三、另外,为了改善进气软管3上列的缺失,先前已有业者将整个进气管改以金属材质(一般为铝)一体成型制成,其优点为管内径平滑且均一,能有效改善气阻,使空气进气平顺,但这种进气管只能针对特定车种制作,适用性不佳、价格高昂,并非所有车种皆能更换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进气辅助导流装置,其除了能够降低扰流生成,使进气流平顺、提高空气流速,且能适用在不同管径尺寸的进气软管上,所以适用性较佳,可降低开模制造成本。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车辆进气辅助导流装置,在一引擎与一空气滤清器之间设有一进气软管,导流装置装设在进气软管上,导流装置具有一管状本体及一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开放口,管状本体具有光滑的外表面,且管径具有形变能力,导流装置利用开放口的形变力得以安装在该进气软管的内壁上。所述的管状本体具有至少一道形成于内表面上的导流部,且导流部的一前端与一末端分别连通至管状本体的一前端与一后端。所述的导流装置的管状本体具有一前端及一后端,前端的管径略大于后端管径。所述的管状本体的前端设有一卷折部,以使得管状本体形成前宽后窄的管体。所述的管状本体的导流部为一沟槽。所述的管状本体的导流部为一浮凸的肋条。据上所述,为克服现有蛇腹状的进气软管容易产生气阻而造成进气乱流等使用问题,本技术的车辆进气辅助导流装置,将该导流装置安装在该进气软管的内壁面上,使管径均一化,即可解决波浪皱折的蛇复管内的乱流效应,以使本技术的导流装置借由平滑的内表面来导送稳定且滑顺的气流,除大幅减低气阻的产生,更可增加气流的流速,进一步提高引擎的燃烧效率。而且,借由该导流装置其管状本体的导流部的设置,可辅助进气流呈现平稳的涡流流动。其次,由于该管状本体借由开放口的设置,令管状本体具备形变能力,而可适用于各种尺寸的进气软管上。且当管状本体已装妥于进气软管内时,管状本体会弹张撑抵在该进气软管上,使该管状本体其平滑的外表面完全贴抵在进气软管的内壁面。如此一来,已安装导流装置的部位,空气则不会再沿该进气软管的内壁面流动,而是会进入该管状本体且沿着平滑的内表面流动,借此,以营造出平滑且稳定的进气流,除可提增空气流速与进气效率,且解决了以往进气软管内的气流乱窜所造成空气流速减缓与进气效率差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习知的引擎、进气软管与空气滤清器的组合图;图2为本技术车辆进气辅助导流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为第一实施例的导流装置安装在一进气软管上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车辆进气辅助导流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为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导流装置的展开平面图;图6为第二实施例的导流装置的断面图;图7为第二实施例的导流装置安装在一进气软管上的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导流装置安装在该进气软管与引擎的节气门之间的剖视图。【符号说明】100导流装置10管状本体11开放口12外表面13内表面14导流部141前端142末端15前端16后端17卷折部18内表面200进气软管210内壁面300节气门I引擎2进气软管3空气滤清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参照图2与图3所示,本技术的车辆进气辅助导流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在一引擎I与一空气滤清器2 (见图1)之间设有一进气软管200,该导流装置100装设在该进气软管200上,该导流装置100具有一管状本体10及一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开放口 11,该管状本体10具有一光滑的外表面12,且管径具有形变能力,该导流装置100利用该开放口11的形变力,得以安装在该进气软管200的一内壁210上。参照图4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车辆进气辅助导流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该第二实施例的导流装置100,进一步在该管状本体10设有至少一道形成于一内表面13上的导流部14,且该导流部14的一前端141与一末端142分别连通至该管状本体10的一前端15与一后端16。本实施例中的管状本体10上设有三道导流部14,且该等导流部14为导沟型态。因此,如图3与图7所示,有鉴于一般进气软管为蛇腹管,而蛇腹管其皱折波浪状的内表面容易产生气阻,导致进形流呈现乱流的使用问题;在本技术当中,只要将该导流装置100安装在进气软管200的内壁面210上,即可消除乱流现象,让进气流以稳定且平滑方式通过该导流装置100来输送,以克服以往进气软管会产生的乱流效应。且在使用时,由于该导流装置100的管状本体10借其开放口 11形成具形变能力的弹性管体,所以,使用者可视进气软管的安装状态,将该导流装置安装在更适宜的位置,以辅助进气流的平滑稳定,例如将导流装置装在该进气软管形成转弯的部位,或装在靠近于引擎的节气门300 (见图8)的部位,或是装设在靠近于空气滤清器的部位,此外,该进气软管200上可依需求安装一个或是数个,安装的数量越多,则效果更佳。 另外,该第二实施例的导流装置100除具有前述导流功效之外,更可借其等导流部14让空气形成平顺的涡流,以加速气流流动。如图8所示,本技术的车辆进气辅助导流装置的第三较佳实施例,进一步在该导流装置100的管状本体10的一前端15上,利用翻卷方式设有一卷折部17,经过弯折之后,该管状本体10其前端15的管径则略大于后端16的管径,该导流装置100即构成一个前宽后窄的锥状管体,且让管状本体10的一内表面18形成倾斜状。当该导流装置100的管状本体10形成锥管状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进气辅助导流装置,在一引擎与一空气滤清器之间设有一进气软管,导流装置装设在进气软管上,其特征在于:导流装置具有一管状本体及一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开放口,管状本体具有光滑的外表面,导流装置利用开放口的形变力安装在进气软管的内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进气辅助导流装置,在一引擎与一空气滤清器之间设有一进气软管,导流装置装设在进气软管上,其特征在于:导流装置具有一管状本体及一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开放口,管状本体具有光滑的外表面,导流装置利用开放口的形变力安装在进气软管的内壁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进气辅助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管状本体具有至少一道形成于内表面上的导流部,且导流部的一前端与一末端分别连通至管状本体的一前端与一后端。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新府
申请(专利权)人:黄新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