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新府专利>正文

具有备用电力的车用电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14528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备用电力的车用电瓶,包含一电瓶本体及一控制电路。该电瓶本体包含一主电池及一备用电池。该控制电路是电性连接在该电瓶本体与一启动马达之间,当该电瓶本体的主电池的电力无法启动该启动马达时,经由该控制电路切换至一串联回路,即可转由该备用电池的电力供应该启动马达,进而发动引擎。(*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涉及一种车用电瓶,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备用电力的车用电瓶
技术介绍
电瓶是属于车用耗材的一种,其功能是提供动力车辆的启动及照明所需要的电力,众所周知,一般动力车辆在使用上,除了因老旧所造成的零件耗损之外,最为一般车主所担心的问题在于电瓶的蓄电能力,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当车主不慎忘记关闭大灯、雾灯、 车内灯等照明装置,且随即就离开停车现场时,此时,电瓶内所蓄存的电力就会逐渐被消耗,而车主隔天早上需要用车时,才发现电瓶内的电力已被未关闭的灯具所耗尽,这时,任凭车主如何转动车钥匙,也无法使电瓶供应足够电力来启动马达。另一种情况,就是电瓶本身的使用寿命性已达年限,但一般车主并无法由电瓶外观上判别得知(尤其是免加水型的电瓶),加上一般车主并无定期检查电瓶蓄电力是否充足的习惯,所以,电瓶在无法蓄存足够电力的情形之下,便可能发生无预警的熄火,或是根本不能发动引擎的窘况。而一般车主面对电瓶电力不足的解决方式,最普遍且快速的就是拿出备用的引电导线,以将救援车辆的电瓶电力接引至待救援车辆的电瓶上,借由救援车辆在启动之时,来接引电力给待救援车辆的电瓶作导电,进而达到启动待救援车辆的启动马达,让车辆引擎作动得以行驶。虽然,借由其它车辆来进行引电方式,可以解决车辆电瓶电力被耗尽而无法发动引擎的困扰,但是,仍可能发生下列的问题一、耗时待救援车辆的车主则必须等待友人或是维修厂来协助引电才可,如此一来一往将会耗费相当多的时间,且车主对于维修厂或出租车司机进行接引电力的救援作业,仍需支付一笔额外的费用。二、危险对于不熟悉接引电瓶正负极性的一般人而言,万一两车的电瓶极性不慎接反时,除了可能产生火花的危险情事外,仍有可能发生两车电瓶电路皆短路的情形。三、时空限制又,万一待救援车辆恰好停放于人迹罕至的地区而电瓶没电,且通讯不良的状况之下,即使车主自备有引电导线,也无可奈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备用电力的车用电瓶,当车辆的电瓶电力不足或耗尽时,可转由电瓶的备用电池所预留的电力,以供应启动马达发动引擎。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备用电力的车用电瓶,包含一电瓶本体及一控制电路,其中,该电瓶本体,包含一主电池及一备用电池;该控制电路,电性连接在该电瓶本体与一启动马达之间。 该电瓶本体的主电池与备用电池为一体式结构。 该电瓶本体的主电池与备用电池为分离式结构,该主电池至少具有一设于侧壁上的第一结合部,该备用电池至少具有一设于侧壁上的第二结合部,该备用电池利用该第二结合部嵌接于该主电池的第一结合部上。该主电池更具有一正极柱与一负极柱,该备用电池更具有一正极夹具与一负极夹具,该备用电池利用该正极夹具与负极夹具分别连接于该主电池的正极柱与负极柱,使得该备用电池与该主电池构成串连。该电瓶本体为一种铅酸电瓶。该电瓶本体的主电池更具有设于该第一结合部上的一正极片与一负极片,该备用电池更具有设于该第二结合部上的一正极接点与一负极接点,该备用电池利用该第二结合部嵌接于该主电池的第一结合部时,同时使得该备用电池的正极接点、负极接点触接于该主电池的正极片、负极片上,使得该备用电池与该主电池构成串连。该电瓶本体是为一种锂铁电瓶。该控制电路包含有一手动开关,该手动开关串接在该电瓶本体的主电池与备用电池之间。该手动开关是设置在该主电池的一外表面上。进一步包含一警示装置,该警示装置与该控制电路电性连接,当该控制电路检测到该电瓶本体的主电池处于低电位时,随即启动该警示装置发出警示讯息。因此,由于本技术的电瓶本体具有备用电池,所以,当车主未关闭大灯、车内灯,导致电瓶的电力被耗尽时,由于此电力只是耗尽了该电瓶中主电池的电力,因此,当车主再次启动该启动马达,即可借由控制电路切换至串联回路,以取用备用电池内的电力供应给该启动马达,让车辆引擎立刻启动,且当车辆持续行驶,该控制电路则自动启动内建的充放电回路,对主电池进行充电,进而维持正常供电效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有备用电力的车用电瓶的电路方块图;图2为本技术具有备用电力的车用电瓶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具有备用电力的车用电瓶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具有备用电力的车用电瓶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具有备用电力的车用电瓶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与图2,本技术具有备用电力的车用电瓶的第一实施例,包含有一电瓶本体100及一控制电路200。该电瓶本体100,包含一主电池10及一备用电池20。在第一实施例中,该电瓶本体 100是属于一种锂铁电瓶,具有体积小、供电稳定、充电快速、寿命长、自我放电率高、动力输出高等优点,且该电瓶本体100的备用电池20在制造出厂后,即已与该主电池10内建为一体式的结构。该控制电路200,是属于自动式的控制回路(AUTO RELAY),且电性连接在该电瓶本体100与一启动马达300之间。在常态下,该备用电池20的电力并不与该主电池10的电力构成串联。当该电瓶本体100的主电池10的电力无法启动该启动马达300时,经由该控制电路200内建的电子式开关210切换至一串联回路230,使该备用电池20的电力与该主电池10的电力构成串联,并转由该备用电池20的电力供应该启动马达300,以启动发电机。 而当车辆引擎运转时由发电机对该主电池10、备用电池20进行充电,且电池的电容量充饱之后,即可自动停止充电作业,而使控制电路200回复至初始状态,即让电子式开关210自动开路(open),由该主电池10继续供应电力,而该备用电池20则呈OFF状态。参照图1与图3、4,本技术具有备用电力的车用电瓶的第二实施例,包含有一电瓶本体100及一控制电路200。该电瓶本体100,同样是属于锂铁电瓶,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其是采用外挂式的电瓶结构,其包含一主电池30及一分离式的备用电池40,该备用电池40的体积小于主电池30。该主电池30具有两设于侧壁上的第一结合部31,该备用电池40具有两设于侧壁上的第二结合部41。该备用电池40利用该第二结合部41嵌接于该主电池30的第一结合部31上,使该备用电池40以外挂方式与该主电池30结合。在本实施例中,该主电池30 上的第一结合部31可以采用类似鸠尾槽形状,而该备用电池40上的第二结合部41是以鸠尾块形状为例。该控制电路200包含有一手动开关220 (SW),该手动开关220串接在该电瓶本体 100的主电池30与备用电池40之间。而该手动开关30设置在该主电池30的一外表面34上。而且,该电瓶本体400的主电池30更具有设于该第一结合部31上的一正极片32 与一负极片33,该备用电池40更具有设于该第二结合部41上的一正极接点42与一负极接 ;43 ο当该备用电池40利用该第二结合部41嵌接于该主电池30的第一结合部31时, 同时使得该备用电池40的正极接点42、负极接点43触接于该主电池30的正极片32、负极片33上,以使该备用电池40与该主电池30构成串连。因此,在需要使用备用电池40时,也就是当主电池30的电力因车辆的大灯、车内灯未关导致电力耗尽,导致车主需要用车才发现没电,这时,车主需将该手动开关220切换至波段(2),使该备用电池40与主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备用电力的车用电瓶,包含一电瓶本体及一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瓶本体,包含一主电池及一备用电池;该控制电路,电性连接在该电瓶本体与一启动马达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新府王文村
申请(专利权)人:黄新府王文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