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银生专利>正文

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87775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25 2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散热板以及导光板,所述散热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设有反射板,所述导光板的至少一边设有发光条,所述发光条包括基座和发光元件,所述散热板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中的至少一个位于所述发光条的发光元件的正下方,所述反射板位于所述支撑柱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可以薄化导光板的厚度,并能够提高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散热板以及导光板,所述散热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设有反射板,所述导光板的至少一边设有发光条,所述发光条包括基座和发光元件,所述散热板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中的至少一个位于所述发光条的发光元件的正下方,所述反射板位于所述支撑柱上。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可以薄化导光板的厚度,并能够提高散热效果。【专利说明】背光模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产品逐步走进千家万户,其中液晶显示装置(LiquidCrystal Display, IXD)以其轻、薄、省电以及福射低等优点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由于液晶显示装置本身不发光,因而需要背光模组提供光源来显示图像。按照光源的位置,背光模组可分为两类,分别是直下型背光模组和侧入式背光模组。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的截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现有的背光模组10包括背板11、散热板12、反射板13、导光板14以及发光条15。散热板12、反射板13以及导光板14依次设置于背板11上,发光条15设置于导光板14的至少一侧上,并通过散热胶带16固定于散热板12上。发光条15包括基座15a和设置于基座15a上的若干发光元件15b,发光元件15b的发光面正对导光板14的入光侧。现有的背光模组10中,为了使得发光条15的发光兀件15b正对导光板14的入光侦牝以提高光线的耦合效果,因而需要设置较厚的导光板14才能使得发光元件15b的发光面完全正对导光板14的入光侧。这样将与背光模组的轻薄化的要求背道而驰,并且还浪费材料,增加了成本。另外,受散热胶带16特殊材质的影响,发光条15不能得到有效的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可以薄化导光板的厚度,并能够提高散热效果。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散热板以及导光板,所述散热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设有反射板,所述导光板的至少一边设有发光条,所述发光条包括基座和发光元件,所述散热板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中的至少一个位于所述发光条的发光元件的正下方,所述反射板位于所述支撑柱上。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包括垂直部和水平部,所述垂直部与所述散热板的所述底板垂直相连,所述水平部垂直于所述垂直部,并平行于所述底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的高度与所述反射板的厚度的和等于所述散热板的所述底板到所述发光条的发光元件之间的距离。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条的所述发光兀件正对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所述导光板的下侧与所述发光元件的下侧齐平。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散热板的所述底板一体成型。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散热板的所述底板通过螺纹螺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板为铝质材料。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条通过散热胶带固定于所述散热板上。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在散热板上设置若干支撑柱,通过支撑柱支撑导光板,使发光条的发光元件的下侧与导光板的下侧齐平,发光元件的发光面正对导光板的入光侧,从而可以薄化导光板的厚度,节约材料。另外,支撑柱位于发光元件的正下方,可以进一度对发光元件进行散热。【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的截面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一较佳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图3所示为图2中的IV处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一较佳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20包括背板21、散热板22、反射板23、导光板24以及发光条25。散热板22包括底板22a和侧板22b,底板22a上设有若干支撑柱26。图3所示为图2中的IV处的放大示意图。请一并参照图2和图3,散热板22设置于背板21上,散热板22的底板22a向上延伸出若干支撑柱26,反射板23设置于支撑柱26上,导光板24位于反射板23上。支撑柱26包括垂直部26a和水平部26b,大致呈T型,垂直部26a与散热板22的底板22a垂直相连,水平部26b垂直于垂直部26a,并平行于底板22a。支撑柱26的水平部26b可增大与反射板23和导光板24的支撑面积,防止反射板23和导光板24的变形。发光条25位于导光板24的至少一侧,发光条25通过散热胶带27与散热板22固定连接。发光条25包括基座25a和设置于基座25a上的若干发光元件25b。散热板22的底板22a上的若干支撑柱26的至少一个位于发光元件25b的正下方,一方面可以支撑反射板23的边缘,有效防止反射板23的边缘变形,另一方面支撑柱26与发光兀件25b之间仅间隔一反射板23,因此,可以通过支撑柱26进一步对发光元件25b进行散热。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散热板22的底板22a上的支撑柱26的高度dl与反射板23的厚度d2的和等于底板22a到发光条25的发光元件25b的距离d3。从而,可以使得发光条25的发光元件25b的下侧与导光板24的下侧齐平,发光元件25b的发光面完全正对导光板24的入光侧。因此,可以降低导光板24的厚度,通过支撑部26将较薄的导光板24支撑起来,使导光板24的入光侧正对与发光元件25b的发光面。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散热板22与支撑柱26 —体成型,可以理解的,在其它实施例中,支撑柱26可以与散热板22分离设置,通过螺纹螺合。具体的,支撑柱26的垂直部26a的下端设有外螺纹,散热板22的底板22a上设有与外螺纹匹配的螺孔,从而,支撑柱26的垂直部26a固定于底板上的螺孔中。优选的,本专利技术的散热板22及其上的支撑柱26为采用散热效果较好的材料制成,例如铝质材料。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在散热板上设置若干支撑柱,通过支撑柱支撑导光板,使发光条的发光兀件的下侧与导光板的下侧齐平,发光兀件的发光面正对导光板的入光侧,从而可以薄化导光板的厚度,节约材料。另外,支撑柱位于发光元件的正下方,可以进一度对发光元件进行散热。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散热板以及导光板,所述散热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设有反射板,所述导光板的至少一边设有发光条,所述发光条包括基座和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中的至少一个位于所述发光条的发光元件的正下方,所述反射板位于所述支撑柱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包括垂直部和水平部,所述垂直部与所述散热板的所述底板垂直相连,所述水平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散热板以及导光板,所述散热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设有反射板,所述导光板的至少一边设有发光条,所述发光条包括基座和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中的至少一个位于所述发光条的发光元件的正下方,所述反射板位于所述支撑柱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银生
申请(专利权)人:孙银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