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火炉进出口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485655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25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退火炉进出口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在框架的上、下对应设置有上炉门和下炉门,在框架上位于上炉门内设置有上密封辊,在框架上位于下炉门内设置有下密封辊,当带钢从上密封辊与下密封辊之间穿插而过时,两密封辊将上炉门与下炉门围合的空间分为进口密封空间和出口密封空间,在上、下炉门内分别设置有氮气管路与进口密封空间和出口密封空间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双密封辊,带钢从双密封辊间通过,通过在上、下炉门内通入氮气,在带钢的进、出口空间保持一定的气压,从而防止空气进入炉内,密封效果不仅好,而且能有效的阻隔炉内气氛与炉外气氛,防止空气进入炉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退火炉进出口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在框架的上、下对应设置有上炉门和下炉门,在框架上位于上炉门内设置有上密封辊,在框架上位于下炉门内设置有下密封辊,当带钢从上密封辊与下密封辊之间穿插而过时,两密封辊将上炉门与下炉门围合的空间分为进口密封空间和出口密封空间,在上、下炉门内分别设置有氮气管路与进口密封空间和出口密封空间相连通。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双密封辊,带钢从双密封辊间通过,通过在上、下炉门内通入氮气,在带钢的进、出口空间保持一定的气压,从而防止空气进入炉内,密封效果不仅好,而且能有效的阻隔炉内气氛与炉外气氛,防止空气进入炉内。【专利说明】—种退火炉进出口密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退火炉进出口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硅钢退火炉中炉内充满氮氢保护气氛,为了隔离炉内气氛与炉外空气,并保持恒定的炉压,退火炉前后设置了进、出口密封室。在进口密封室的进口端和出口密封室的出口端通过设置单密封辊起到隔离炉内外气氛的作用,但是,这种结构的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不是很好,不能有效的阻隔炉内气氛与炉外气氛,且会对带钢造成不利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能有效的阻隔炉内气氛与炉外气氛的退火炉进出口密封装置。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退火炉进出口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在框架的上、下对应设置有上炉门和下炉门,在框架上位于上炉门内设置有上密封辊,在框架上位于下炉门内设置有下密封辊,当带钢从上密封辊与下密封辊之间穿插而过时,两密封辊将上炉门与下炉门围合的空间分为进口密封空间和出口密封空间,在上、下炉门内分别设置有氮气管路与进口密封空间和出口密封空间均连通。按上述技术方案,在上、下炉门的内侧的两端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凹槽,在各凹槽内均设置有耐火陶瓷纤维毯与上、下密封辊的辊面配置。按上述技术方 案,所述上炉门包括上炉门壳、上托架、上托架支架,在上炉门壳内填充有浇注料,上炉门壳的内侧与上托架用上托架支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下炉门包括下炉门壳、下托架、下托架支架,在下炉门壳内填充有浇注料,下炉门壳的内侧与下托架用下托架支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上炉门及上密封辊与框架滑移配置,下炉门及下密封辊固定设置在框架上,所述上炉门与驱动装置相连接使上炉门及上密封辊可以沿框架上下滑移。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驱动装置为涡轮丝杆升降机。按上述技术方案,在框架的上端设置有支架,在支架上安设有转轴,转轴通过轴承及轴承座设置在支架上,在转轴的两端设置有链轮,链轮通过键与转轴相配合,各链轮上配置有链条与上炉门固定连接,其中涡轮丝杆升降机的输出轴通过连杆与转轴相连。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双密封辊及上下炉门,带钢从双密封辊间通过,通过在上、下炉门内通入氮气,在带钢的进、出口空间保持一定的气压,从而防止空气进入炉内,密封效果不仅好,而且能有效的阻隔炉内气氛与炉外气氛,防止空气进入炉内;2、在炉门和密封辊之间填充有陶瓷纤维毯,可以有效的隔热;3、在上、下炉门内分别填充有浇注料,起到隔热的作用,减少了炉内的热损失;4、本专利技术可以设置在退火炉的进、出口。【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与涡轮丝杆升降机配合使用时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与涡轮丝杆升降机配合实用时的主视图。图中:1、上炉门壳,2、下炉门壳,3、上密封辊,4、下密封辊,5、上托架,6、上托架支架,7、下托架,8、下托架支架,9、氮气管路,10、陶瓷纤维毯,11、浇注料,12、框架,13、进口密封空间,14、出口密封空间,15、涡轮丝杆升降机,16、支架,17、转轴,18、链轮,19、链条,20、连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退火炉进出口密封装置包括框架12,在框架12的上、下对应设置有上炉门和下炉门,上炉门包括上炉门壳1、上托架5、上托架支架6,在上炉门壳I内填充有浇注料11,上炉门壳I的内侧设置上托架5支承,在上托架5的两端设置上托架支架6,并通过螺栓固定上炉门壳I上;下炉门包括下炉门壳2、下托架7、下托架支架8,在下炉门壳2内填充有浇注料11,下炉门壳2的内侧设置下托架7,在下托架7的两端设置下托架支架8,并通过螺栓固定下炉门壳2上。在框架12上位于上炉门内侧设置有上密封辊3,在框架12上位于下炉门内设置有下密封辊4,当带钢从上密封辊3与下密封辊4之间穿插而过时,两密封辊将上炉门与下炉门围合的空间分为进口密封空间13和出口密封空间14,在上、下炉门内分别设置有氮气管路9均与两个密封空间相连通。本实施例中,在上、下炉门的内侧的两端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凹槽,在各凹槽内均设置有耐火陶瓷纤维毯10与上、下密封辊的辊面压紧配置,可以起到隔热的作用。本装置通过涡轮丝杆升降机15驱动,其配合关系如图3、4所示,在框架12的上端设置有支架16,在支架16上安设有转轴17,转轴17通过轴承及轴承座设置在支架16上,在转轴17的两端设置有链轮18,链轮18通过键与转轴17相配合,各链轮上配置有链条19与上炉门固定连接,其中涡轮丝杆升降机15的输出轴通过连杆20与转轴相连;上炉门及上密封辊3与框架12滑移配置。本专利技术可以设置在退火炉的进口处,也可以设置在退火炉的出口处。当带钢通过退火炉进、出口时,首先启动涡轮丝杆升降机15,使上炉门及上密封辊3沿框架12向上滑移让出带钢的通行空间,然后控制涡轮丝杆升降机15使上炉门及上密封辊3沿框架12向下滑移,使带钢从上密封辊的辊面与下密封辊的辊面形成的间隙中穿插而过。此时,在氮气管路9中通入氮气,使进口密封空间13和出口密封空间14内充满了一定气压的氮气,从而防止空气进入炉内。【权利要求】1.一种退火炉进出口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在框架的上、下对应设置有上炉门和下炉门,在框架上位于上炉门内设置有上密封辊,在框架上位于下炉门内设置有下密封辊,当带钢从上密封辊与下密封辊之间穿插而过时,两密封辊将上炉门与下炉门围合的空间分为进口密封空间和出口密封空间,在上、下炉门内分别设置有氮气管路与进口密封空间和出口密封空间均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火炉进出口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下炉门的内侧的两端沿周向设置有凹槽,在各凹槽内均设置有耐火陶瓷纤维毯与上、下密封辊的辊面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退火炉进出口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炉门包括上炉门壳、上托架、上托架支架,在上炉门壳内填充有浇注料,上炉门壳的内侧与上托架用上托架支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下炉门包括下炉门壳、下托架、下托架支架,在下炉门壳内填充有浇注料,下炉门壳的内侧与下托架用下托架支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退火炉进出口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炉门及上密封辊与框架滑移配置,下炉门及下密封辊固定设置在框架上,所述上炉门与驱动装置相连接使上炉门及上密封辊可以沿框架上下滑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退火炉进出口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涡轮丝杆升降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退火炉进出口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框架的上端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退火炉进出口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在框架的上、下对应设置有上炉门和下炉门,在框架上位于上炉门内设置有上密封辊,在框架上位于下炉门内设置有下密封辊,当带钢从上密封辊与下密封辊之间穿插而过时,两密封辊将上炉门与下炉门围合的空间分为进口密封空间和出口密封空间,在上、下炉门内分别设置有氮气管路与进口密封空间和出口密封空间均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萍张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武汉威仕工业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