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间隙原子钢的RH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485609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25 19:56
一种无间隙原子钢的RH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脱碳终点氧值控制在250~500ppm,脱碳终点定氧后加入0.08~0.12kg低碳硅铁/t钢水,循环3~5分钟后定氧,根据氧值铝合金化,低碳硅铁的硅含量为75%~80%。无间隙原子钢的RH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Si]成品上限≥0.02%的无间隙原子钢;吹氩处理后硅≤0.008%。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轻中薄板坯铸机生产无间隙原子钢的絮流现象,降低钢板夹杂率。冷轧夹杂缺陷率由1.12%降低为0.56%。每浇次更换水口数量由平均5支减少到3支。按照铸机厚度170mm,铸坯平均宽度1600mm,更换水口前后各切除1.5m铸坯。每浇次减少因更换水口切除的铸坯=2×0.17×1.6×3×7.8=12.73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无间隙原子钢的RH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脱碳终点氧值控制在250~500ppm,脱碳终点定氧后加入0.08~0.12kg低碳硅铁/t钢水,循环3~5分钟后定氧,根据氧值铝合金化,低碳硅铁的硅含量为75%~80%。无间隙原子钢的RH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成品上限≥0.02%的无间隙原子钢;吹氩处理后硅≤0.008%。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轻中薄板坯铸机生产无间隙原子钢的絮流现象,降低钢板夹杂率。冷轧夹杂缺陷率由1.12%降低为0.56%。每浇次更换水口数量由平均5支减少到3支。按照铸机厚度170mm,铸坯平均宽度1600mm,更换水口前后各切除1.5m铸坯。每浇次减少因更换水口切除的铸坯=2×0.17×1.6×3×7.8=12.73t。【专利说明】一种无间隙原子钢的RH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精炼处理方法,尤其是一种无间隙原子钢的RH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无间隙原子钢作为最新一代冲压用钢,具有十分优异的深冲性能和非时效性,被广泛用作汽车板等冲压件的原料。RH生产无间隙原子钢,在中薄板坯铸机浇铸。钢水的可浇性不好,易絮流。一浇次最多浇6罐,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间隙原子钢的RH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脱碳终点氧值控制在250~500ppm,脱碳终点定氧后加入0.08~0.12kg低碳硅铁/t钢水,循环3~5分钟后定氧,根据氧值铝合金化,低碳硅铁的硅含量为75%~8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雪辉李泽林齐志宇王晗桐张越王文科张丽娜王荣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