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物理测试方法领域,涉及一种定性比较金属材料特别是钢材间隙原子含量大小的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在金属材料的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中,经常会通过改变间隙原子的含量来达到控制材料性能的目的。例如,为了冲压家庭日常使用的不锈钢盆和锅等深冲容器,需要使不锈钢板具有优良的深冲性能,在冲制过程中不能发生开裂等失效行为。这需要在钢板的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碳氮含量、夹杂物级别和数量以及材料的显微组织等。其中作为间隙原子的碳氮含量对钢板的深冲性能具有显著影响,通过降低碳氮总量至某临界水平可显著提高钢板的深冲性能。再如,包含汽车板在内的低碳钢薄板在进行冲压加工时易由于局部的突然屈服而产生不均勻变形,形成吕德斯带现象,在钢板表面留下条带状的褶皱。这一般来说是不允许的,它会严重影响工件的表面质量。对于承受高压冲击载荷的薄壁容器,吕德斯带的存在更会导致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开裂,造成严重事故。经研究,吕德斯带现象的存在与低碳钢存在的屈服现象有密切联系,而屈服现象的出现又是由于钢中的碳氮间隙原子形成的“柯氏气团”造成的。因此,通过控制碳氮间隙原子即可控制吕德斯带现象的产生。 又如,不锈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盼,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