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71885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9 0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于脱模的注塑模具,由作为注塑模的动模和定模组成,所述动模和定模包含有成型部件、推出机构、模具导向部件和浇注系统,模腔设置在模具内,所述模腔设置在单个注塑模的合模面上,即仅设置在动模的合模面上或者仅设置在定模的合模面上,另一注塑模的合模面无模腔,为平面,所述动模和定模合模后形成完整的注塑模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这种仅在单个注塑模上设置模腔的结构适用于标准测试样条或者类似形状的注塑件的注塑,其有益效果在于:有助于简化模具结构,改善模具的工艺性,降低模具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易于脱模的注塑模具,适用于注塑制作塑料标准测试样条、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等。 
技术介绍
合成材料(包括塑料、橡胶等改性材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物品的重要制作材料之一。近年来,随着各个领域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合成材料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例如在汽车领域中,有些汽车零件必须具备耐高温、高强度的性能,而有些作为车内装饰的部件则要求具备良好的表面光洁度、较小的比重及相当的韧性;在家电领域中,电器产品的塑料外壳要求具有一定的外观质量、在某一温度范围内耐温性能以及阻燃性能。另外,为了降低某些产品的制作成本,会在塑料中添加大量的无机填充料,而无机填充料的增加对塑料的性能也必然会产生影响。 基于以上的各种要求及添加无机填充料的影响,材料在制成成品之前必须进行检测以检验其是否满足产品的性能要求,现有通常的做法是将材料注塑成各种不同标准的测试样条,这些测试样条以测试性能项目不同来划分,常用的测试样条为各种力学测试样条(参见图9和图15)、阻燃测试样条、耐温测试样条等,再对标准样条进行性能测试即可检验其是否符合要求。另外,在我国制造业对外贸易合作中,一般是由我方生产塑料标准测试样条,交给外方自行检测,如果样条的性能与材料自身的性能具有较大的差异,使得样条不能客观真实反映材料的性能的话,就可能导致测试结果不合格,造成贸易合作的订单难以落实和执行,这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更甚者,会对本行业企业的生存造成潜在的威胁。 由上可知,标准测试样条的性能直接影响材料测试的结果,材料的性能指标又会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而样条的性能指标与注塑样条的模具息息相关。传统的注塑标准样条模具是将常用的各种样条集中在一套模具中且通过一次注塑制成,即无论需要哪一种样条,都是由同一模具注塑而成的,因此传统的模具存在以下缺陷: ⑴.各种样条的注塑工艺均具有差异,而现有模具将各种样条均集中在同一模具中制成,无法同时满足各种样条的注塑工艺要求,很容易使得测试样条质量 失真,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材料的性能。例如拉伸样条对分子的趋向有一定的要求,而比较厚的样条则要求比较长的保压时间而使样条的收缩控制到最小,注塑制作比较薄的样条时要求有很快的注射速度才能充满模腔,显然,无论采用何种注塑工艺,都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样条的注塑工艺要求。 ⑵.同一材料的各种样条需要测试很多种性能指标,而且不同材料在不同时期测试的项目也不相同,所以采用同一模具不可能制作出需要进行全部测试指标的标准样条,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另一种方式是,根据需要进行不同性能指标测试的样条来更换相应的模具,而现有的模具一般由分别安装在注塑机动模板a和定模板b上的动模c和定模d组成,其中,动模c和定模d内还包含有主要由凸模和凹模构成的成型部件e、位于定模上的浇注系统f、位于动模上的用于脱模的推出机构g、确保动模和定模在合模时能准确对中的导向部件h等结构零件等,凸模和凹模分设在动模c和定模d的合模面处(参见图20)。当需要更换模具时,就得将动模和定模整个从注塑机上拆卸下来,更换另一整套模具才行,其不足之处是: ⑴.模具体积庞大且较重,与注塑机的装配复杂,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很大,使得更换模具的整个过程往往需要花费约45分钟至一个小时,而且,注塑机及模具的具体情况、操作人员的体能、操作熟练程度均会对更换效率产生影响,并直接影响样条的生产效率。 ⑵.现有模具对材料的适用局限性较大,仅适用于软硬度适中的材料,当模具开模取出样条时,通常采用顶出的方式,即选定样条的几个部位作为顶出的作用点,若样条材料硬度较高,由于样条与模具的型腔壁粘连,会出现脱模困难的现象,此时如果强行脱模,样条的性能将受到影响,在进行拉伸测试时,样条容易断裂在位于夹持段与工作段之间的过渡段;若样条材料硬度较低,样条会在脱模后发生变形,不利于样条性能指标的测试。所述的样条变形是指样条产生脱模斜度,即指样条的横截面形状为上大下小的倒置梯形,在计算抗拉强度(MPa)时,需要对横截面的面积进行测量,一般采用游标卡尺测量,然而游标卡尺只能测量顶边(较长的边)的数值,因此所得的横截面的面积会大于实际数值,而最后得出的抗拉强度就会比实际数据小,导致测试数据不准确,容易造成本来是达标的样条测成不达标的样条,在这种情况下,对提供样条的生产企业相当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简化模具结构、改善模具的工艺性,降低模具成本的易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易于脱模的注塑模具,由作为注塑模的动模和定模组成,所述动模和定模包含有成型部件、推出机构、模具导向部件和浇注系统,模腔设置在模具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设置在单个注塑模的合模面上,即仅设置在动模的合模面上或者仅设置在定模的合模面上,另一注塑模的合模面无模腔,为平面,所述动模和定模合模后形成完整的注塑模腔。 本技术这种仅在单个注塑模上设置模腔的结构适用于标准测试样条或者类似形状的注塑件的注塑,其有益效果在于:有助于简化模具结构,改善模具的工艺性,降低模具成本。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在所述单个注塑模具有模腔的情况下,所述模腔轮廓大于注塑件,它只具有注塑件的部分轮廓线,大于注塑件的模腔空间用于容纳一活动镶件,该活动镶件用来形成注塑件另一部分的轮廓,所述活动镶件固定在合模面为平面的那个注塑模的合模面上,并凸出于所述的合模面上,凸出的高度与所述模腔高度相适应,它具有与注塑件未被模腔限定的那部分轮廓线,在动模与定模合模时,所述活动镶件伸入所述模腔中,形成注塑件未被模腔轮廓限定的轮廓。采用活动镶件与模腔结合形成完整的注塑件轮廓的注塑腔室的结构具有的优点是,既改善模具的工艺性,又有助于注塑件的脱模,改善强力脱模对注塑件性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因为尽管动、定模的合模面位于注塑件的顶面,但仍会使注塑件与注塑腔室的接触面分散在动模和定模上,在开模的同时,注塑件的部分轮廓就与合模面为平面的注塑模脱离,使推出机构只需施加较小的推力即可使注塑件脱模。 本技术推荐以下的实施方式:所述定模上的浇注用通道作为主流道的浇注孔,所述模腔位于所述动模,所述定模的合模面为平面,所述定模的合模面上设置活动镶件,所述活动镶件与动模上设置的模腔数量相同,如动模上设置的模腔为两个,则定模上的活动镶件也为两件,所述活动镶件以所述浇注孔为中心呈前后分布,所述动模上的两个模腔与所述活动镶件相对应,当定模与动模合模时,活动镶件位于所述动模上的模腔中,可形成2~4个用于注塑单个注塑件的注塑腔室,每个注塑腔室通过浇口由分流道连通所述主流道。 本技术推荐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如下:所述两个模腔及其对应的活动镶件左右错开,所述推出机构位于所述动模的中部,开模时活动镶件随着动模的移动而撤出模腔,注塑件以主流道形成的柱形回料为支点朝向活动镶件所留空位的方向转动而发生松动,更有助于注塑件轻松脱模。 在开模时,为了避免柱形回料粘接在动模的主流道中而不易脱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推出机构中的顶柱的顶面为斜面,在所述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易于脱模的注塑模具,由作为注塑模的动模和定模组成,所述动模和定模包含有成型部件、推出机构、模具导向部件和浇注系统,模腔设置在模具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设置在单个注塑模的合模面上,即仅设置在动模的合模面上或者仅设置在定模的合模面上,另一注塑模的合模面无模腔,为平面,所述动模和定模合模后形成完整的注塑模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脱模的注塑模具,由作为注塑模的动模和定模组成,所述动模和定模包含有成型部件、推出机构、模具导向部件和浇注系统,模腔设置在模具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设置在单个注塑模的合模面上,即仅设置在动模的合模面上或者仅设置在定模的合模面上,另一注塑模的合模面无模腔,为平面,所述动模和定模合模后形成完整的注塑模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单个注塑模具有模腔的情况下,所述模腔轮廓大于注塑件,它只具有注塑件的部分轮廓线,大于注塑件的模腔空间用于容纳一活动镶件,该活动镶件用来形成注塑件另一部分的轮廓,所述活动镶件固定在合模面为平面的那个注塑模的合模面上,并凸出于所述的合模面上,凸出的高度与所述模腔高度相适应,它具有与注塑件未被模腔限定的那部分轮廓线,在动模与定模合模时,所述活动镶件伸入所述模腔中,形成注塑件未被模腔轮廓限定的轮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上的浇注用通道作为主流道的浇注孔,所述模腔位于所述动模,所述定模的合模面为平面,所述定模的合模面上设置活动镶件,所述活动镶件与动模上设置的模腔数量相同,所述活动镶件以所述浇注孔为中心呈前后分布,所述动模上的两个模腔与所述活动镶件相对应,当定模与动模合模时,活动镶件位于所述动模上的模腔中,形成2~4个用于注塑单个注塑件的注塑腔室,每个注塑腔室通过浇口由分流道连通所述主流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易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模腔及其对应的活动镶件左右错开,所述推出机构位于所述动模的中部,开模时活动镶件随着动模的移动而撤出模腔,注塑件以主流道形成的柱形回料为支点朝向活动镶件所留空位的方向转动而发生松动使注塑件脱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易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出机构中的顶柱的顶面为斜面,在所述斜面下方开有一三角斜口,所述斜口的倾斜方向与所述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斜面与推出机构的推杆孔的孔壁之间具有空隙,所述斜口与推杆孔的孔壁形成与所述空隙相通的空间,该空间作为注塑柱形回料 下端的腔室,使在开模时所述斜口勾住柱形回料下端以避免其粘接在主流道中,并在顶出注塑件后沿斜面、斜口取下注塑件实现脱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易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动模主体由动模架和活动安装在动模架上的动模芯组成,定模主体则由定模架和活动安装在定模架上的定模芯组成,动模架与定模架统称为模架,动模芯与定模芯统称为模芯,所述模芯为与模架分离的可活动的成型部件,所述模芯为立方体形块状体,注塑模腔设于所述模芯内,由至少设置于所述动模芯或者定模芯合模面上的模腔在动、定模芯合模后形成完整的注塑模腔;所述动模芯和定模芯分别通过动模架与定模架相互对接而使两模芯的合模面接合实现合模,所述定模架具有用于插接注塑机注射喷嘴的注塑插孔,该注塑插孔通过通道与模芯上的注塑模腔连通;在所述动模架与定模架的对接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琪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现代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