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文章专利>正文

铣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45060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铣削装置,包括一工作台,其四个边的外部依序围绕配置有第一、二、三、四滑台;第一、二、三、四滑台分别包括第一、二、三、四滑座可动式的结合第一、二、三、四滑轨;第一、二、三、四滑座分别结合第一、二、三、四卧式铣削机;第一、三滑座分别结合第一、二立式铣削机,以同时对该素材的四个边及四个角隅进行铣削作业,能提升高架地板铣削作业的效率,以提升产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铣削装置,尤其是有关高架地板的铣削装置的改良。
技术介绍
有许多有关铣削装置的专利,例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275905号, 揭示一种可向加工操作的铣床结构,包含一铣床的主架体及其加工用的工 具头及工件置装的平台等构件;其主架体一侧边面上设装有线性滑轨,滑 轨中央设留传动用螺杆,滑轨上配合滑动套与一横向滑移用的床座相连 结,使床座得以依主架体边面做上下滑动移位,床座上方配装一组加工用 工具头,与主架体呈垂直相交状,使工具头得以与主架体轴向垂直做横向 移位操控,形成横向的加工铣制操作,令工件在固定到平台上,经由主架 体上所组装不同轴向的工具头分别操作,达到不同轴向的多向加工操作使 用。请参阅图1所示。 一般高架地板11的四个角隅111分别与相邻的其 它三块高架地板的一角隅置于支撑座12上,因此四个角隅111的水平高 度要一致,才不会置于支撑座12上时与其它高架地板的角隅形成不平的 缺失。且高架地板11的四个边112必须十分平整,才能与相邻高架地板的边缘平行对齐或相紧密贴合。因此高架地板11在制造过程中,必须以 立式铣削机对四个角隅111进行铣削作业,使四个角隅111具有相同的水 平高度;且必须以卧式铣削机对四个边112进行铣削作业,使四个边112十分方正平整。已知高架地板11的四个角隅111及四个边112的铣削作业,大致是 以人工搬运方式将高架地板11的素材搬运至铣削作业的工作台;再使工 作平台移动以固定的二把立式铣削机及二把卧式铣削机分别对四个角隅111及两个边112进行铣削作业,然后再使高架地板ll的素材旋转90度,使工作平台反回移动再利用固定的另外二把卧式铣削机分别对另外两个边112进行铣削作业;完成铣削作业的高架地板11的素材再以人工搬运方式搬离工作台。上述己知高架地板11的铣削作业,以人工运送的效率难以控制且较耗费人力;四个边112必须分二次铣削作业才能完成,加工铣削的时间较 长,效率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铣削装置,以提升高架地板的铣削作 业的效率及并进一步节省人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铣削装置,包括 一工作台;一第一滑台,设有一第一滑座活动式的结合一第一滑轨及一带动该第一滑座的第一传动单元;一第二滑台,设有一第二滑座活动式的结合一第二滑轨及一带动该第 二滑座的第二传动单元;一第三滑台,设有一第三滑座活动式的结合一第三滑轨及一带动该第三滑座的第三传动单元;一第四滑台,设有一第四滑座活动式的结合一第四滑轨及一带动该第四滑座的第四传动单元;一第一卧式铣削机结合该第一滑座; 一第二卧式铣削机结合该第二滑座; 一第三卧式铣削机结合该第三滑座; 一第四卧式铣削机结合该第四滑座; 一压具,置于该工作台的上方;一控制器分别电连该第一滑台、该第二滑台、该第三滑台、该第四滑 台、该第一卧式铣削机、该第二卧式铣削机、该第三卧式铣削机及该第四 卧式铣削机;其中,该第一滑台、该第二滑台、该第三滑台及该第四滑台分别置于 该工作台四周的外侧;由该控制器分别控制该第一滑座、该第二滑座、该 第三滑座及该第四滑座呈围绕该工作台四周的同一环绕方向移动,同时分 别控制该第一卧式铣削机、该第二卧式铣削机、该第三卧式铣削机及该第 四卧式铣削机同时进行铣削动作。所述的铣削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第一立式铣削机,结合该第一滑座;一第二立式铣削机,结合该第三滑座;该控制器分别电连该第一立式铣削机及该第二立式铣削机。 所述的铣削装置,其中该控制器电连该压具。 所述的铣削装置,其中该压具包括复数设有压杆的油压缸。 所述的铣削装置,其中该压具包括九只设有压杆的油压缸。所述的铣削装置,进一步包括一支架,该支架设有一横梁;该横梁结合水平传动单元;该横梁置于 该工作台的上方;一第一机械手臂,结合该水平传动单元及活动式结合该横梁; 一第二机械手臂,结合该水平传动单元及活动式结合该横梁;一第二台架;其中该第一台架及该第二台架分别置于该横梁两侧的下方;该控制器 分别电连该水平传动单元、该第一机械手臂及该第二机械手臂;藉由该控 制器控制该水平传动单元带动该第一机械手臂在该第一台架及该工作台 之间来回移动,并控制该水平传动单元同时带动该第二机械手臂在该工作 台及该第二台架之间来回移动。所述的铣削装置,其中该压具结合该横梁。 所述的铣削装置,其中该第一台架结合一第一输送带。 所述的铣削装置,其中该第二台架结合一第二输送带。 所述的铣削装置,进一步包括一机台;该工作台,该第一滑台、该第 二滑台、该第三滑台及该第四滑台分别置于该机台上。 所述的铣削装置,其中该支架置于该机台上。 本技术具有如下效果1) 能提升高架地板铣削作业的效率,提升产能。2) 能减少人力的配置,有效控制铣削作业的效率以节省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高架地板组合方式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铣削装置的铣削部分的配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铣削装置的搬运部分的配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二机械手臂的第一种移动方式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二机械手臂的第二种移动方式的示意图。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1高架地板lll角隅112边12支撑座 20铣削装置 21工作台22、 23、 24、 25第一、二、三、四滑台221、 231、 241、 251第一、二、三、四滑座222、 232、 242、 252第一、二、三、四滑轨223、 233、 243、 253第一、二、三、四传动单元 261、 262、 263、 264卧式铣削机265、 266立式铣削机27压具271压杆28控制器31机台32支架321横梁322水平传动单元33、 34第一、二机械手臂331、 341第一、二夹臂332、 342第一、二垂直传动单元333、 343第五、六传动单元 35、 36第一、二台架351、 361第一、二输送带 41素材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其它目的、功效,请参阅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2所示。本技术的铣削装置20,铣削部分及搬运部分; 铣削部分包括一工作台21,其四个边的外部依序围绕配置有第一滑台22、 第二滑台23、第三滑台24及第四滑台25;第一、二、三、四滑台22、 23、 24、 25分别包括第一、二、三、四滑座221、 231、 241、 251可动式的结 合第一、二、三、四滑轨222、 232、 242、 252,及分别设有第一、二、三、 四传动单元223、 233、 243、 253以分别带动第一、二、三、四滑座221、 231、 241、 251以同一环绕方向,例如图2所示的顺时针环绕方向沿着第 一、二、三、四滑轨222、 232、 242、 252移动或反向移动回到原点;第 一、二、三、四滑座221、 231、 241、 251分别结合第一、二、三、四卧 式铣削机261、 262、 263、 264;呈相对配置的第一、三滑座221、 241分 别结合第一、二立式铣削机265、 266;第一、二立式铣削机265、 266亦 可经由分别结合第一、三卧式铣削机261、 263而结合第一、三滑座221、 241;工作台21的上方设有压具27,用以压制置于工作台21上边的高架 地板的素材41,使素材41被固定于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铣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工作台;    一第一滑台,设有一第一滑座活动式的结合一第一滑轨及一带动该第一滑座的第一传动单元;    一第二滑台,设有一第二滑座活动式的结合一第二滑轨及一带动该第二滑座的第二传动单元;    一第三滑台,设有一第三滑座活动式的结合一第三滑轨及一带动该第三滑座的第三传动单元;    一第四滑台,设有一第四滑座活动式的结合一第四滑轨及一带动该第四滑座的第四传动单元;    一第一卧式铣削机结合该第一滑座;    一第二卧式铣削机结合该第二滑座;    一第三卧式铣削机结合该第三滑座;    一第四卧式铣削机结合该第四滑座;    一压具,置于该工作台的上方;    一控制器分别电连该第一滑台、该第二滑台、该第三滑台、该第四滑台、该第一卧式铣削机、该第二卧式铣削机、该第三卧式铣削机及该第四卧式铣削机;    其中,该第一滑台、该第二滑台、该第三滑台及该第四滑台分别置于该工作台四周的外侧;由该控制器分别控制该第一滑座、该第二滑座、该第三滑座及该第四滑座呈围绕该工作台四周的同一环绕方向移动,同时分别控制该第一卧式铣削机、该第二卧式铣削机、该第三卧式铣削机及该第四卧式铣削机同时进行铣削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文章
申请(专利权)人:罗文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