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410459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05 07:35
一种驱动轮装置,其具有支承轴(1)和形状锁合地布置在该支承轴(1)上的驱动轮(2),其中,该驱动轮(2)布置在内燃机控制驱动装置的辅助机组驱动装置中,其中,该驱动轮(2)可借助牵引楔(3)与支承轴(1)脱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一种驱动轮装置,其具有支承轴(1)和形状锁合地布置在该支承轴(1)上的驱动轮(2),其中,该驱动轮(2)布置在内燃机控制驱动装置的辅助机组驱动装置中,其中,该驱动轮(2)可借助牵引楔(3)与支承轴(1)脱离。【专利说明】驱动轮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驱动轮装置,其包括支承轴和形状锁合地布置在该支承轴上的驱动轮,其中,驱动轮布置在内燃机控制驱动装置的辅助机组驱动装置中,并且可与支承轴脱离。
技术介绍
一种根据上述类型的驱动轮装置由文献DE10236746A1公知。在此文档中,该驱动轮装置由布置在支承轴上的驱动轮构成,其中,该驱动轮通过中间轮驱动,该中间轮被与曲轴连接的曲轴轮驱动。旋转支承轴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与其他负载连接。中间轮负责驱动与支承轴抗相对转动地连接的驱动轮。相对驱动轮和曲轴轮可运动地布置的中间轮可与驱动轮脱离嵌接,从而达到驱动轮与驱动曲轴的脱离。这种方法既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功率消耗,又可以在冷启动时实现内燃机的快速加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基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的、结构空间优化的和对操作者友好的装置,用于驱动轮的脱离。根据本专利技术,该任务由此解決,即,驱动轮可借助牵引楔从支承轴脱离。通过分离,驱动轮仍旧通过转动的曲轴轮驱动,然而,支承轴已脱离并静止。在此,特别的优点在干,不再需要在驱动轮与曲轴轮之间的附加的中间轮。这ー方面通过取消构件节省了成本,并且另ー方面要求更少的结构空间。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化中提出如下,即,支承轴被实施成空心的并且牵引楔可线性可运动地布置在其中。这种节省空间的结构是特别有利的,这是因为因此在权利要求中的支承轴的结构空间可以使用两次。根据本专利技术另ー优选的改进方案提出如下,即,牵引楔可借助促动器线性调整。该促动器可以是机械地、液压地、气动地、电地、磁地或以其他方式运行。此外,牵引楔通过ー个弹簧轴向地被加载以压力。此安全措施确保如下,在促动器故障时驱动轮与支承轴抗相对转动地连接,在该驱动轮中,被弹簧压力加载的牵引楔被推到所需要的位置。在本专利技术优选的设计方案中设置如下,S卩,将接合器布置在驱动轮转动中心的支承部位中,其中,牵引楔、支承轴、驱动轮以及布置在牵引楔与驱动轮之间的接合体构造成接合器。如果该接合器被安放到驱动轮的转动中心,那么这是节省结构空间的另一可能性。此外还可以因此避免旋转支承轴上的不平衡。由于驱动轮与支承轴之间的传カ连接,到支承轴上的直接的力传递或者扭矩传递被确保。根据本专利技术另ー优选的设计方案设置如下,S卩,驱动轮转动中心的支承部位具有一种转换几何部,其中,该转换几何部具有径向和轴向延伸的槽,接合体嵌接到这些槽中。在接合状态下,接合体夹在其中一个轴向槽的凹部内。与布置在轴向槽之间的径向槽相比,间隔开的轴向槽更深地嵌入到支承部位中。有利地,驱动轮以压注(鋳)法或烧结法制造,从而构造在驱动轮转动中心的转换几何部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制造。替选地,支承轴可被划分为内支承轴和外支承轴,其中,驱动轮抗相对转动地固定在外支承轴上,并且牵引楔可线性运动地布置在内支承轴中。在该实施形式中,接合器布置在划分成两部分的支承轴中,其中,外支承轴和内支承轴、牵弓I楔以及布置在外支承轴与牵引楔之间的接合体构造成接合器。该实施方案示出了接合器布置的额外地结构空间优化的变型方案。替选地,驱动轮可与外支承轴一体式地实施。该构件可以制造为由合成材料或金属构成的压注(鋳)件。此外,外支承轴在接合区域中具有一种转换几何部,其中,该转换几何部具有径向和轴向延伸的槽,接合体嵌接到这些槽中。该转换几何部像之前描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那样实施。如下被证明是有利的,即,接合体构造成滚动体。也就是说,接合体可被构造成球状的、柱体形的或者是筒形的。【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图1到图4中示出,这些图接下来被详细描述,其中,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案。其中:图1示出了接合状态下的ー种驱动轮装置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分离状态下的ー种驱动轮装置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 一种驱动装置的截面图;以及图4示出了ー种具有被划分的支承轴的驱动轮装置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和图2示出了一种驱动装置,其在支承轴I与驱动轮2之间具有ー个接合器10。驱动轮2位置固定地联接在空心支承轴I的外周边上。可线性运动的牵引楔3布置在支承轴I中,其中,牵引楔3具有直径d并只在部分区域内具有较大直径D。在支承轴I的周边侧上具有多个开ロ 13,接合体5布置在这些开口中。接合体5可转动运动地支承在开ロ 13中。在支承轴径向方向,接合体5的运动在一侧通过驱动轮2的邻近的支承部位4限制,并且在对置的一侧被牵引楔3限制。牵引楔3借助促动器(未示出)在支承轴I内部线性移动。牵引楔3具有较大直径D的部分区域沿着支承轴I的内周面引导。如果在牵引楔3移动的情况下,具有较大直径D的部分区域碰到接合体5,那么该接合体从其初始位置沿驱动轮2的支承部位4的方向被按压并且被形状锁合地夹住。在驱动轮2的支承部位4内部构造有转换几何部6。该转换几何部6由轴向延伸的槽7和径向延伸的槽8形成。轴向槽7均匀地彼此间隔开并且分布在支承部位4的周边上,由此,在支承部位4中,在轴向槽7之间出现了平坦隔片15。径向槽8在一种类型的圆轨迹上被环绕地引入到平坦隔片15内部。轴向槽7比径向槽8更深地引入到该支承部位4内。当牵引楔3向驱动轮2的支承部位4方向或者向转换几何部6方向移动接合体5时,接合体5与较深的轴向槽7接合,从而,与轴向槽7邻近的平坦隔片15阻止了接合体5的径向偏移。由此建立了在支承轴I与驱动轮2之间的抗相对转动的连接。如果驱动轮2通过ー种此处未示出的驱动机构,例如凸轴齿轮或者皮带驱动,那么由于抗相对转动的连接,支承轴I也会一起转动。由于前面所阐释的原因,在某些运行状态中,例如发动机启动时如下可以是有利的,即,支承轴I尚未一起转动。因为曲轴轮与驱动轮2持续地直接或间接嵌接,所以一旦曲轴轮转动,那么驱动轮2总会被一起驱动。为了可以松开支承轴I与驱动轮2之间的抗相对转动连接,牵引楔3必须被推移。在推移牵引楔3时,具有较大直径D的部分区域被带出接合体5的接触区域,从而接合体5可以再次回到它的初始位置。在初始位置中,接合体5不但靠在牵引楔3上,而且靠在支承部位4上。因为接合体5不再很深地伸入支承部位4,所以该接合体滑到径向延伸的槽8中。在该分离状态下接合体5仅在作用为滚道的径向槽8上滚动。因此,驱动轮2处在空转状态。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的转换几何部6的另ー优点在于,通过径向的、深度较浅地嵌入支承部位4中的槽8在轴向上锁止驱动轮2,接合体5嵌接到这些槽中。图3示出了接合状态下的驱动装置。在支承轴底部14与牵引楔端部16之间布置有弹簧9。如果作用到牵引楔3上的促动器意外地发生故障,那么预张紧的弹簧9负责将牵引楔3如此地推移到支承轴I中,即,接合体5卡到支承部位4的轴向槽7中。这种必需的故障保护解决方案基于其形状锁合的联接确保了驱动轮2与支承轴I的同歩。图4示出的驱动装置像在图1至图3中之前描述的驱动装置那样运行。不同之处在于,接合器10未布置在支承轴I的支承部位4内。图4示出了划分成两部分的支承轴1,即ー个内支承轴11和ー个外支承轴12。内支承轴11具有开ロ 13,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夏埃尔·玮斯克劳斯·哈恩塞巴斯蒂安·赫斯特艾尔玛·毛瑟
申请(专利权)人: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