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压振式砌块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0714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双向压振式砌块成型机,属于建筑砌块或砖的成型设备,模箱(1)为上下贯通的框架,模箱(1)的外框设置在机架(10)的四个立柱(17)上,在模箱(1)的下方对应设置有下压头(3),模箱(1)的上方对应设置有上压头(2),下压头(3)经下激振机构与下压头油缸(11)连接,上压头(2)经上激振机构与上压头油缸(9)连接。模箱(1)悬浮设置,可大幅度降低摩擦阻力,增加制品的密实度和整体强度,降低水泥胶凝原材料的配方比,降低生产成本,压振力低,压振效率提高,可以制成多排孔砌块或砖制品,空心率较高,便于节料保温,提高了墙体材料的档次,为保温、隔热制品的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砌块或砖的成型设备,尤其是一种双向压振式砌块成型机
技术介绍
当前市场上使用的砌块成型机都是单向压制成型的。中国专利公开号CN1234322, 公开日1999年11月10日,专利技术名称《盲孔型多孔砌块自动压机》,提出了一种釆用下 置振动芯杆及下模头加压,单向复合振动和塑性挤压成型的技术方案,它能采用砂、粉 煤灰、炉渣、黄土、水泥等生产免烧多孔砌块,也能以劣质粘土生产烧结多孔砌块,结 构简单,运行可靠,其制品的强度较高,空心率高。中国专利公告号CN 2275028Y,公告日1998年2月25日,技术名称《空心 砌块双向成型机》,提出了 一种将毛坯压坯器和成坯压坯器分别组装在螺杆传动装置中螺 杆的两端,通过机架与毛坯砌块模或成坯砌块模固紧、联接而成的技术方案。原动机带 动螺杆交替向两端作轴向运动,推动毛坯压坯器和成坯压坯器交替挤压模内的料泥和毛 坏,制成密实度高,强度大的多种规格半盲孔空心砌块。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位于螺杆两 端的毛坯砌块模和成坯砌块模而言,压坯器仍是单方向的压制形式。如图1所示,上述的单向压制式砌块成型设备,其成型方式都是将物料放置在模箱1 内,模箱1的底部设置有模箱底板27,使模箱l形成单向开口,成型时制品由开口处向 内单向受压,压力由上至下传递,在压制过程中受模箱1框壁的挤压摩擦作用会产生压 力损耗,制品承受的压力自上而下递减,至模箱底板27部位压力最小,使制品的上下强 度不均匀。其制品在使用中会受到与压制方向一致的荷载力,但制品的实际抗压强度是 以最薄弱点的强度予以表现的,因此,在上下强度不均匀的砌块制品材料中,高强度的 部分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另外,砌块制品多在其内部制成空心结构,由于空心砌块或 砖的空心体的形成是由模箱1中的模芯体占有制品的内部空间来实现的,而模具的模芯 又必须通过模具的模梁串连定位,其横梁占有的空间阻碍了生产过程中原料进入模箱1的路径,同时,更为严重的是压头2受模芯模梁的分割只能是数个独立的压力面,砌块 制品在位于模具梁覆盖的平面内得不到压头2的直接工作压力,因而导致在制品的剖面 内形成密实区A、较密实区B和严重松散区C即V型欠压带。由于未受到压力,在严重松 散区C中制品的内部结构松散,其抗压强度远低于密实区A,这会使制品的整体抗压强度 大幅下降。综合上述,在物料的水平面上单向加压,使成型砌块或砖制品的抗压强度呈上强下 弱的状态,而压头2在模箱1内形成的严重松散区C,又使制品局部的抗压强度上弱下强, 两者又无法从整体上进行互补。在抗压强度测试和实际应用中,往往从制品上强度最薄 弱层面或局部点位开始溃散;而且设备中模箱1固定设置,制品成型时的摩擦力大,所 需的静压力较大,设备的动力及能耗高;模芯梁的设置会导致制品上出现强度极差严重 松散区C,从而影响制品的整体强度和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砌块成型设备动力及能耗高,压力不够均匀,其砌块 制品各部位强度不一致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压振力较低,砌块成型强度均匀,密实 度高,可制作多排孔空心砌块或砖,空心率较高,节省原料的双向压振式砌块成型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双向压振式砌块成型机,包括模箱,压头和压力机构, 所述模箱为上下贯通的框架,模箱的外框设置在机架的四个立柱上,在模箱的下方对应 设置有下压头,模箱的上方对应设置有上压头,下压头经下激振机构与下压头油缸连接, 上压头经上激振机构与上压头油缸连接。本技术所述的下激振机构包括双轴同步垂直振动器,液压马达,下横梁和减振 器,双轴同步垂直振动器固定在下压头的下方,液压马达固定在下横梁上,下横梁的两 端设置在立柱的滑套上,下压头油缸的伸縮杆与下横梁相连接,液压马达经皮带与双轴 同步垂直振动器的驱动轮连接,减振器设置在下横梁与下压头之间。本技术所述的上激振机构包括同步振动器和上横梁,同步振动器固定在上横梁 的上方,上压头固定在上横梁的下方,上横梁的两端设置在立柱的滑套上,上压头油缸 的伸缩杆与上横梁相连接。本技术所述机架上的模箱下方设置有传板机,传板机两侧边的链轮、链条设置 在模箱的外侧,托扳搁置在链条上,在传板机的一端对应设置有送板机,其另一端对应 设置有接砖机。本技术所述机架的外侧对应模箱设置有加料滑车,加料滑车上朝向机架的一端 是上下贯通且框边尺寸与模箱相对应的中空框架,该框架搁置在紧靠模箱上平面的一个 平台上,所述框架的内底部设置有滑车捣料机构,加料滑车的另一端与直线往复机构相 连接,在加料滑车的上方设置有分料皮带机和储料仓。本技术所述四立柱上设置有滑套,在模箱与立柱滑套的连接部位设置有弹簧。本技术所述下压头的模头上对应模箱插接有模芯,所述模芯经抽芯拉杆与固定 在下横梁上的抽芯油缸连接。本技术所述上压头的模头上对应模箱设置有可更换的压头板,所述压头板为无 孔整板或设置有与模芯相对应的芯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双向压振在物料的压縮距离上实现减半,压振力降低, 压振效率提高。2,制品成型时不用底板,由下模代替,将模芯上的连接梁改为组合压头。 并置于模箱工作空间之外,克服了模芯连接梁对填料和压制时的负面影响,由于取消了 模芯梁,从而杜绝了在压制时制品上出现严重松散区C的现象。3,模箱由原来的固定式,改进为悬浮式。处于悬浮状态的模箱在压力和振动的作用下作垂直运动,将原静摩擦变 为动摩擦,根据动摩擦力小于静摩擦力的原理,可以大幅度降低模箱与制品之间的摩擦阻力,在相同条件下,可以增加制品密实度和整体强度;对于相同强度的制品,可降低 胶凝原材料(水泥)的配方比,降低生产成本。4,其模芯可以制成多排,制品上可为多 排孔,多排孔砌块或砖的制作,空心率较高,便于节料保温,提高了墙体材料的档次, 为保温、隔热制品的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全面禁止使用粘土砖提供了新型适用的 替代产品。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单向压制砌块成型机的原理示意图2是本技术双向压制成型机构的原理示意图3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4是图3的左视图。图中模箱l,上压头2,下压头3,下模振动器4,减振器5,加料滑车6,托板7, 上振动器8,上压头油缸9,机架IO,下压头油缸ll,送板机12,储料仓13,分料皮带 机14,模芯15,滑车激振机构16,四立柱17,液压马达18,传板机19,接砖机20,弹 簧21,上横梁22,下横梁23,加料滑车油缸24,抽芯拉杆25,抽芯油缸26,模箱底板2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见图2,图3,本技术的双向振压机构在上下贯通的模箱1上方和下方分别设 置有上压头2和下压头3,两压头2、 3上的模头对模箱1内的物料进行双向振动挤压, 首先,在压縮距离上实现减半,压振力降低,还减少了较密实区B的截面积,保证了制 品上下强度的均匀性;其次,取消了模箱1上的模具梁,杜绝了在制品上出现严重松散 区C的现象。第三,模箱l由原来的固定式,改进为悬浮式,即所述模箱1与机架10的 连接部位设置有弹簧21,弹簧21可以是压簧,如图3所示,可以在机架10的四个立柱 17上对应模箱1的外框边设置滑套,将模箱l外框边的四角搁在滑套中,然后在模箱l 的外框边上方和下方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双向压振式砌块成型机,包括模箱(1),压头和压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箱(1)为上下贯通的框架,模箱(1)的外框设置在机架(10)的四个立柱(17)上,在模箱(1)的下方对应设置有下压头(3),模箱(1)的上方对应设置有上压头(2),下压头(3)经下激振机构与下压头油缸(11)连接,上压头(2)经上激振机构与上压头油缸(9)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纯隐郑连舫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快郑建材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李纯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