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希章专利>正文

可快速脱模的水泥管振动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40067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水泥管振动成型装置,它是由筒状外模、柱状内模、限位管模及振动台构成,内外模置于振动台上通过固定螺杆可与振动台连为一体,从而可使模内混凝土得到充分振动,且成型后的水泥管可当即脱模,制成的水泥管壁厚均匀、表面光滑,采用干硬混凝土和成型后自然养护,节约材料,降低制作成本,很适合生产一米长左右的下水管,是小型水泥制品行的理想设备。(*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泥管成型装置,特别是可快速脱模的水泥管振动成型装置,属B28D21/28。现有水泥管生产的传统工艺通常是采用离心成型或悬滚成型,成型后若是自然养护,模具的周围期为一天;若成型后采用蒸气养护,则一副模具的周转期为1/3天,若需提高产量就要增加模具,并且由于传统工艺采用分离式模具,跑浆现象无法避免,制成的水泥管壁厚不够均匀、表面不够光滑。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干硬混凝土可快速脱模生产高质量水泥管的装置,即可快速脱模的水泥管振动成型装置。本技术由振动台、筒状外模、柱状内模构成,内、外模被螺杆固定于振动台与振动台一起振动。本技术由于采用干硬混凝土及整体模,无跑浆现象,制成的水泥管壁厚均匀、表面光滑且节约原料。成型水泥管可当即脱模自然养护,24小时后即可从车间滚往露天自然养护,同一种管径的钢模只需一副便可从事生产,且附加设施少,很适合制作长度1米左右的下水管,是小型水泥制品行的理想设备。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本技术由筒状外模(1)、柱状内模(2)、限位管模(7)及振动台(6)构成,一环状限位台(4)固定在振动台(6)上嵌在内、外模底部之间与限位管模(7)一起限制内、外模的位移,内外模顶部通过限位管模由螺杆连接,整套模通过一固定螺杆(3)与动台连为一体以便模内混凝土得到充分振动,振动台(6)的底部装有一电动振动器(5),将模内注入干硬混凝土通过振动成型后,可将模具与成品一起从振动台移开,当即抽出内、外模供下次水泥管成型之用。权利要求1.一种水泥管成型装置,特别是可快速脱模的水泥管振动成型装置,是由筒形外模(1)、柱形内模(2)、限位管模(7)及振动台(6)构成,其特征在于整套内外模通过一固定螺杆(3)可与振动台(6)连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环形限位台(4)固定在振动台(6)上可嵌于外模(1)与内模(2)底部的环形空间以限制内外模的位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外模(1)与内模(2)的顶部盖有限位管模(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电动振动器(5)固定在振动台(6)的底部使振动台能够振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水泥管振动成型装置,它是由筒状外模、柱状内模、限位管模及振动台构成,内外模置于振动台上通过固定螺杆可与振动台连为一体,从而可使模内混凝土得到充分振动,且成型后的水泥管可当即脱模,制成的水泥管壁厚均匀、表面光滑,采用干硬混凝土和成型后自然养护,节约材料,降低制作成本,很适合生产一米长左右的下水管,是小型水泥制品行的理想设备。文档编号B28B21/02GK2109928SQ91221088公开日1992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1991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1991年10月30日专利技术者毛振坤 申请人:毛振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泥管成型装置,特别是可快速脱模的水泥管振动成型装置,是由筒形外模(1)、柱形内模(2)、限位管模(7)及振动台(6)构成,其特征在于整套内外模通过一固定螺杆(3)可与振动台(6)连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振坤
申请(专利权)人:李希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