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地形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00456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05 03:17
一种全地形车(10)包括:具有限定出第一纵向轴线的纵向间隔端部的车架和由车架支撑的发动机。发动机包括限定出大体上平行于第一纵向轴线的第二纵向轴线的曲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地形车
本公开涉及全地形车(ATV),该全地形车具有以一定向设置于车辆车架内的发动机,在该定向中,发动机的曲轴相对于车辆纵向设置或垂直于ATV的前轴和后轴中的至少一个设置。
技术介绍
一般地,全地形车(“ATV”)和多用途车(“UV”)用来在多种地形上运送一个或两个乘客和少量货物。由于对ATV日益增长的娱乐兴趣,诸如用于越野、竞赛和货运的那些专业ATV已经进入市场。多数ATV包括具有一至三个气缸的发动机。一般地,发动机以东/西或横向定向安装在ATV的车架中,在该定向中发动机的曲轴平行于ATV的前轴或后轴。多数ATV包括设置于发动机上方的跨骑式或鞍式座椅。取决于发动机尺寸和气缸数,发动机的宽度会变得相当大,因此需要较宽的座椅。较宽的座位表面对骑手,特别是对于难于到达地面的较矮的骑手而言变得不舒适。具有东/西安装的发动机的ATV可具有诸如直接联接到曲轴因而增加了额外的宽度的无级变速器(CVT)之类的变速器,或可具有将动力传送到安装在别处的变速器的差速机构。美国专利6,170,597示出了四轮驱动ATV,其中,车辆的曲轴和传动轴沿平行于车辆纵向轴线的轴延伸。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公开的说明性实施方式,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该车架具有限定出第一纵向轴线的纵向间隔开的端部。一对前轮和一对后轮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车架。发动机由车架支撑并包括多个气缸和由这多个气缸驱动的曲轴。曲轴限定出大体上平行于第一纵向轴线的第二纵向轴线。变速器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发动机并可配置成将动力传送到前传动轴以驱动前轮使其运转,并将动力传送给后传动轴以驱动后轮使其运转。前传动轴与后传动轴横向间隔开,并平行于后传动轴延伸。在另一个说明性实施方式中,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该车架具有限定出第一纵向轴线的纵向间隔开的端部。多个车轮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车架。发动机由车架支撑并包括至少一个气缸和由该至少一个气缸驱动的曲轴。曲轴限定出大体上平行于第一纵向轴线的第二纵向轴线。发动机包括横截面轮廓,该横截面轮廓配置成容纳在限定出梯形的周界内,该梯形的高度为约432毫米(约17英寸)、上部宽度为约229毫米(约9英寸)且下部宽度为约432毫米(约17英寸)。根据另一个说明性实施方式,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该车架具有限定出第一纵向轴线的纵向间隔开的端部。多个车轮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车架。发动机由车架支撑并包括至少一个气缸和由这至少一个气缸驱动的曲轴。变速器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发动机,并可配置成将动力传送给传动轴以驱动车轮使其运转,该变速器包括起动离合器,该起动离合器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发动机并与发动机间隔设置。在另一个说明性实施方式中,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该车架具有限定出第一纵向轴线的纵向间隔开的端部。多个车轮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车架。发动机由车架支撑并包括至少一个气缸、由该至少一个气缸驱动的曲轴和排气管。变速器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发动机并包括多个叶片,这多个叶片配置成迫使冷却空气通过壳体并越过排气管。在另一个说明性实施方式中,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该车架具有限定出第一纵向轴线的纵向间隔开的端部。多个车轮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车架。发动机由车架支撑并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车轮。车架包括具有上部车架构件,该上部车架构件具有配置成提供通向发动机的通道的可拆卸构件。在另一个说明性实施方式中,一种全地形车包括具有限定出第一纵向轴线的纵向间隔开的端部的车架、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车架的跨骑式座椅、一对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车架的前轮和一对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车架的后轮。操纵柄组件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至少其中一个用于使车辆转向的车轮。发动机由车架支撑并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至少其中一个车轮,用于推进车辆。一对搁脚空间横向设置座椅的相对侧上,并且包括横向间隔开的内缘和外缘,其中,搁脚空间的内缘之间的距离与搁脚空间的外缘之间的距离的比率小于约0.64。根据另一个说明性实施方式,一种全地形车包括具有限定出第一纵向轴线的纵向间隔开的端部的车架、一对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车架的前轮和一对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车架的后轮。跨骑式座椅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车架,并且操纵柄组件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至少其中一个用于使车辆转向的车轮。发动机由车架支撑并包括多个气缸和由这多个气缸驱动的曲轴。该曲轴限定出大体上平行于第一纵向轴线的第二纵向轴线。车架包括具有上部车架构件,该上部车架构件具有配置成提供通向发动机的通道的可拆卸构件。在另一个说明性实施方式中,一种全地形车包括具有限定出车辆纵向轴线的纵向间隔开的端部的车架。一对前轮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车架,每个前轮均限定出前轮中轴线。在前轮中轴线之间横向限定出前轮距。一对后轮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车架,并且每个后轮均限定出后轮中轴线。在后轮中轴线之间横向限定出后轮距。发动机由车架支撑并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至少其中一个车轮。前悬架包括右下和左下控制臂,每个下控制臂均具有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车架的内回转联结器和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其中一个前轮的外回转联结器。每个下控制臂均具有介于内回转联结器和外回转联结器之间的控制臂长度,右下和左下控制臂的控制臂长度之和限定出组合控制臂长度。该组合控制臂长度与前轮距宽度的比率是至少约0.84。根据另一个说明性实施方式,一种全地形车包括具有限定出车辆纵向轴线的纵向间隔开的端部的车架。多个横向间隔的车轮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车架,每个车轮均限定出车轮中轴线。在车轮中轴线之间横向限定出轮距。发动机由车架支撑并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至少其中一个车轮。悬架包括右下和左下控制臂,每个下控制臂均具有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车架的内回转联结器和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其中一个车轮的外回转联结器。每个下控制臂均具有介于内回转联结器和外回转联结器之间的控制臂长度。每个下控制臂均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小于约30度,并且每个下控制臂的控制臂长度大于423毫米(约16.65英寸)。在另一个说明性实施方式中,一种全地形车包括具有限定出车辆纵向轴线的纵向间隔开的端部的车架。跨骑式座椅由车架支撑。一对前轮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车架,每个前轮可绕旋转轴线旋转,并且限定出垂直于旋转轴线延伸的前轮中轴线。在前轮中轴线之间横向限定出前轮距。一对后轮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车架,每个后轮均限定出后轮中轴线。在后轮中轴线之间横向限定出后轮距。发动机由车架支撑并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至少其中一个车轮。前悬架包括一对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每个前轮的上部和下部回转联结器,上部和下部回转联结器限定出主销轴线,前轮可通过使车辆转向而绕主销轴线旋转。每个前轮的主销轴线在沿旋转轴线测量时相对于前轮轴线偏置小于30毫米(约1.18英寸)。根据另一个说明性实施方式,全地形车包括具有限定出车辆纵向轴线的纵向间隔开的端部的车架和由车架支撑的跨骑式座椅。一对横向间隔的前轮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车架,每个前轮的外直径为至少355毫米(约14英寸)。充气轮胎由每个车轮支撑,并且操纵柄组件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至少其中一个车轮。发动机由车架支撑并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至少其中一个车轮,用于推进车辆。每个前轮通过上部回转联结器和下部回转联结器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车架。上部和下部回转联结器限定出主销轴线,前轮可围绕主销轴线旋转以使车辆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全地形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地形车(10),包括:车架(50),其包括限定出第一纵向轴线的纵向间隔开的端部;一对前轮(12),其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所述车架;一对后轮(16),其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所述车架;发动机(72),其由所述车架支撑,所述发动机包括至少一个气缸和由所述气缸驱动的曲轴(73),所述曲轴限定出第二纵向轴线,所述第二纵向轴线大体上平行于所述第一纵向轴线;以及一对搁脚空间(28),其横向设置在座椅的相对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包括横断面轮廓,所述横断面轮廓配置成容纳在梯形周界(109)内,所述梯形周界(109)具有使得ATV的骑手可跨骑并舒适地就座在座椅(20)上的近似的形状和大小,并且,所述搁脚空间包括横向间隔开的内缘(33)和外缘(35);其中,所述搁脚空间包括侧向间隔开的内缘(33)和外缘(35);其中,所述搁脚空间的内缘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搁脚空间的外缘之间的距离的比率小于约0.64。

【技术特征摘要】
2007.05.16 US 60/930,361;2008.02.11 US 12/069,5111.一种全地形车(10),包括:车架(50),其包括限定出车辆纵向轴线的纵向间隔开的端部;跨骑式座椅(20),其由所述车架支撑;一对前轮(12),其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所述车架,每个前轮均能够绕旋转轴线旋转,并且限定出垂直于所述旋转轴线延伸的前轮中轴线,在所述前轮中轴线之间横向限定出前轮距(204);一对后轮,其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所述车架,每个后轮均限定出后轮中轴线,在所述后轮中轴线之间横向限定出后轮距(238);发动机(72),其由所述车架支撑并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至少其中一个所述前轮或后轮;前悬架(30),其包括一对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每个前轮的上部和下部回转联结器,所述上部和下部回转联结器限定出主销轴线(195),所述前轮能够绕所述主销轴线(195)旋转以使车辆转向;其特征在于,每个前轮的所述主销轴线(195)在沿所述旋转轴线测量时相对于所述前轮中轴线偏置小于30毫米;所述前悬架包括第一右下控制臂和第一左下控制臂(170),所述第一右下控制臂和所述第一左下控制臂各自均具有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所述车架的第一内回转联结器(189)和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到其中一个所述前轮的第一外回转联结器,所述第一右下控制臂和所述第一左下控制臂各自均具有介于所述第一内回转联结器和所述第一外回转联结器之间的控制臂长度,所述第一右下控制臂和所述第一左下控制臂的控制臂长度之和限定出第一组合控制臂长度;并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杰弗里·D·班尼特本杰明·J·迪特尔纳坦·达莱·达尔约翰·D·施赖埃尔史蒂夫·L·纳尔逊肖恩·E·谢罗德路易斯·J·布拉迪
申请(专利权)人:北极星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