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的短钢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38272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的短钢模型,由钢模壳体、主梁、端梁固定为一个整体,钢模壳体采用4×1的并行排列形式,并形成最佳尺寸方案,两端设张拉机,先行张拉时,钢模内预设锚固板,钢筋两端固定在锚固板上,张拉机对每块锚固板分别张拉,解决了预应力加载和卸载过程中应力不均的问题,同时锚固板永久留在轨枕内,提高了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力,保证了轨枕的质量。(*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产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的模型,特别是用于生产适应重载、高速铁路用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的短钢模型,属于混凝土构件钢模
目前,我国铁路广泛采用长钢模型生产轨枕,采用的方法是一次成组先张拉钢筋,然后灌注混凝土成型。长钢模型为五对轨枕模具纵向排列成一体的轨枕模型,两端设张拉机,纵向五个轨枕模的钢筋由张拉机统一张拉,然后灌注混凝土成型。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混凝土和钢筋是两种力学性能差异很大的材料,它们所以能共同工作是由于粘结力的存在而使两者不能自由相对滑动,粘结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混凝土构件的质量。长钢模型难以保证足够的粘结力,所生产的轨枕应用于重载、高速轨道上,由于承载力偏低,容易过早出现纵向或横向裂纹,不适应重载、高速运营条件的需要。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生产新型轨枕,先行张拉预应力均匀且能满足要求,卸载与轨枕脱模方便,而且结构简单、易于与其它设备配套使用、能生产在整体强度与稳定性方面均满足重载高速运营要求的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的短钢模型。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依据新型轨枕的质量要求及生产过程中承受动荷载的实际情况,采用应力系数来确定钢模设计荷载,据此进行钢模结构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的短钢模型,由钢模壳体、主梁、端梁固定为一个整体,其特征是:4个整体冲压成型的壳体并行排列,固定在5根纵向排列的主梁及两端2根端梁的夹持中,形成短钢模型的整体结构,其主要尺寸为:长度为2786mm,宽度为1500mm,高为310mm,主梁厚度均为24mm,端梁厚度均为50mm,在每根端梁上设16个Φ23的预应力张拉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树青朱维龙段宏略裴庆全刘作仁崔信德徐稳成
申请(专利权)人:丰台桥梁工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