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钙板流浆法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37620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浆法制硅酸钙板生产工艺,它包括制浆、初坯、蒸养、砂光四个工序,采用流浆法取代圆网抄取法制初坯;在原料配比中,由石英粉、消石灰粉、纸浆等纤维类物质构成,其中纤维总量占15~20%;中长棉占20%;基材中钙质和硅质材质(C/S克分子)比为0.3~0.35;由于采用流浆法上浆工艺简单,配方调整范围大,生产产量可提高20%,产品强度有较大提高。(*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钙质、硅质及纤维等增强材料以成型,蒸压养护而成的硅酸钙板。硅酸钙板具有轻质、不燃、可锯、可钻等优越性能,日益受到市场亲睐;网箱抄取法硅酸钙板生产工艺主要是使用网箱中的硅酸钙稀料浆(其浓度一般在5~8%)在园网轮的网面上脱水过滤形成初层,粘合后以2~4个初层在无端毛布上形成“薄料层”,薄料层经过真空脱水后缠绕在运转的成型筒上形成湿坯,通过成型筒加压系统对湿坯施加压力使之脱水密实,当湿坯达到要求厚度后即由成型筒上揭下并由输送带送出经蒸养砂光制得;为提高产量一台园网轮抄取一机一般设有2~4个网箱。园网轮抄取机设备复杂,动力消耗大,网面要经常更新,料浆在网面过滤时,料浆粒子流失大,尤其料浆含石灰比例大时,料坯水份大,保水性好,料浆易粘糊网面,粘成型筒致使产量低,也限制了配方的调整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改变初坯生产工艺,提高产量,适应各种合理配方料浆的工艺需要,提高产品强度。本专利技术纤维增强型硅酸钙板是由石英粉、消石灰粉、纸浆等纤维类物质,经制浆,流浆机上浆制初坯,加压蒸养,砂光制得。纤维增强材料主要是石棉、纸浆、中碱玻纤,其占总量为15~20%,中长棉占25%,针绒比30~40∶70~60;硅酸钙板配方中的基材是消石灰粉和石英粉;料坯的保水性好,容易产生粘成型筒现象,必须增加纤维的总量和提高中长纤维的比例,降低扯坯时料坯的含水率以提高成坯产量。以消石灰,石英粉为基材的硅酸钙板配料,钙、硅比(C/S克分子比)以0.3~0.35为宜。合理选择硅质和钙质材料的克分子比对制品的耐火性能,强度及能否高质量成坯有很大影响。首先,基材中的消石灰和石英砂在压蒸水热反应中所生成的水化产物主要是托波莫莱石。若反应完全,配料中理论的钙、硅克分子比(C/S)应头是5/6、即C/S=0.83,但在实际中消石灰和石英粉的化学反应进行过程中只是发生在石英砂粉的表面并且逐渐由表及里的使表层剥离向内渗透,同此在十几小时的压蒸过程中石英砂不可能完全参与反应,消石灰有余量,因而当基材为高硅钙比配料时,硅酸钙板材的水化物中除托波莫莱石和游离sio2外,还会有较多游离Ca(oH)2存在。托波莫来石和游离sio2含量多有利于板材的耐火性能和强度的提高,而多量的游离Ca(oH)2的存在对制品的耐火性能和强度都有负面影响。若钙质材料成份比例太高,则料坯与成型筒粘合力大,无法扯坯,制品强度低。此外,为加速消石灰和石英砂在压蒸水热反应中生成水化产物托波莫莱石,在配方中加入1~10%托波莫莱石,以诱导晶核的形成生长。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流浆机如附附图说明图1,它包括料浆箱1、喂料器2、毛布3、真空箱4、支架5、胸辊6、成型筒7,其中料浆箱1、喂料器2、毛布3、成型筒7呈流线形位置关系,真空箱4接触毛布3背面,且有多个真空箱。料浆箱1可为三轴逐搅拌溢流式,在箱体8内有三个搅拌器9及料浆液位栏10。流浆法制板成坯工艺分为三个脱水区段,第一区段为自然脱水,为毛布2m左右,第二区段为负压脱水,第三区段为成型筒加压脱水。本专利技术流浆法制硅酸钙板工艺仅用流浆箱取代了数个网箱,设备大大筒化,对料浆的适应范围宽,产量高,用水量少,设备维修少,运转率高,配方调整范围宽,成品抗折强度≥14MPa,纵向抗折强度≥11MPa,优于国家标准。附图1为流浆机示意图。附图2为流浆箱示意图。实施例配比纤维总量为15~20%,中长棉占25%,针绒比36∶64,消石灰、石英粉(C/S克分比)0.3~0.35料浆浓度10~12%,经流浆箱铺到毛布上的料浆含水率为88~90%,经第一区段脱水10~12%,经第二脱水区段,使料层含水控制在38~45%;第三脱水区段加压脱水率控制在8~12%板坯含水率在30~33%,经蒸养、砂光。板材密度1.15~1.2g/cm2抗折强度可达14~16MPA。权利要求1.一种流浆法硅酸钙板生产工艺,由石英粉、消石灰粉、纸浆等纤维类物质经制浆、初坯、蒸养、砂光工序制成,其特征在于由流浆法上浆制得初坯;原料构成为1、纤维材料主要为石棉、纸浆、中碱玻纤,纤维占总量15~20%,中长棉占20~30%,针绒比为30~40∶70~60;2,钙质材料和硅质材料比(即C/S克分子比)为0.3~0.35。2.根据权利要求1的流浆法硅酸钙板生产工艺,其进一步的特征在于流浆机由料浆箱1、喂料器2、毛布3、真空箱4、支架5、胸辊6、成型筒7构成,料浆箱1、喂料器2、毛布3、成型筒7位置呈流线型关系,真空箱4接于毛布3背面。3.根据权利要求1和2的流浆法硅酸钙板生产工艺,其进一步的特征在于料浆箱1为三轴搅拌溢流式,它由料浆箱箱体8及其内有三个搅拌器9及料浆液位栏10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的流浆法硅酸钙板生产工艺,其进一步的特征在于在配方中含1~10%硅酸钙晶核。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浆法制硅酸钙板生产工艺,它包括制浆、初坯、蒸养、砂光四个工序,采用流浆法取代圆网抄取法制初坯;在原料配比中,由石英粉、消石灰粉、纸浆等纤维类物质构成,其中纤维总量占15~20%;中长棉占20%;基材中钙质和硅质材质(C/S克分子)比为0.3~0.35;由于采用流浆法上浆工艺简单,配方调整范围大,生产产量可提高20%,产品强度有较大提高。文档编号B28B1/16GK1158292SQ9610301公开日1997年9月3日 申请日期1996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1996年2月26日专利技术者郑新聪, 章锦安, 章建阳 申请人:福建省建明建材集团三明新型建材总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浆法硅酸钙板生产工艺,由石英粉、消石灰粉、纸浆等纤维类物质经制浆、初坯、蒸养、砂光工序制成,其特征在于由流浆法上浆制得初坯;原料构成为:1、纤维材料主要为石棉、纸浆、中碱玻纤,纤维占总量15~20%,中长棉占20~30%,针绒比为30~40∶70~60;2,钙质材料和硅质材料比(即C/S克分子比)为0.3~0.3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新聪章锦安章建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建明建材集团三明新型建材总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