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煤浆添加剂的合成工艺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03469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1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煤浆添加剂的合成工艺与应用,包括以下步骤:将苯酐残渣加入三口烧瓶中,再加入有机溶剂,搅拌溶解;慢慢滴加溶有SO3的有机溶剂,得到第一反应液;第一反应液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浓硫酸,开始滴加38%的甲醛,得到第二反应液;第二反应液冷却至室温,移入分液漏斗,静置至完全分层,弃去水层,所得有机层中加入氢氧化钠中和,调节PH值为中性,然后过滤、浓缩、烘干得到苯酐残渣磺酸聚合物粉末;苯酐残渣磺酸聚合物与木质素磺酸钠或者腐植酸钠、偏硅酸钠混合搅拌,即得水煤浆添加剂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不生成水,反应速度快,反应活性高,而且反应进行得完全,无废酸生成,产物含盐量低、设备小、投资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煤浆添加剂的合成工艺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备水煤浆添加剂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水煤浆添加剂的合成工艺与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石油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寻找石油的替代物已迫在眉睫。水煤浆技术的研发,是以水代油的有益尝试。水煤浆由大约57%~65%的煤、34~42%的水和1%的添加剂通过物理加工得到的一种燃烧效率高、污染低、廉价的洁净燃料。其中,添加剂是水煤浆成浆性能的主要因素。目前,市场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添加剂是聚萘磺酸盐系添加剂。通常合成聚萘磺酸盐水煤浆添加剂的原料为精萘或工业萘。为了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以苯酐残渣代替萘为合成原料。苯酐残渣是在苯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其主要成分含有未被氧化成苯酐的萘及其芳香稠环同系物,如蒽、蒽醌等,这类芳香稠环化合物经过磺化、缩合反应,生成具有一定聚合度的聚萘磺酸盐。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的苯酐残渣磺化工艺使用的磺化剂大多数为浓硫酸,这种工艺耗酸量大、二次污染严重,同时反应生成的磺酸与硫酸形成混酸废液,不仅废水、废酸处理困难,而且对环境造成污染。另外,虽然萘系添加剂减黏作用强,分散性好,但稳定性较差,因此,常与其他分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煤浆添加剂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苯酐残渣加入三口烧瓶中,再加入有机溶剂,搅拌溶解,制成残渣溶液,其中苯酐残渣与有机溶剂的质量配比为1:1~1:1.3;2)向所述步骤1)得到的残渣溶液中慢慢滴加溶有SO3的有机溶剂,反应在剧烈搅拌下进行,保持恒温80~85℃,加水回流反应3~5h,得到第一反应液,其中SO3占有机溶剂质量的20%,苯酐残渣与SO3的质量配比为1:1~1:1.2;;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第一反应液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浓硫酸,调节体系的酸度至35~40%,开始滴加38%的甲醛,升温至90~95℃回流反应2~3h,得到第二反应液,其中苯酐残渣与38%的甲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煤浆添加剂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苯酐残渣加入三口烧瓶中,再加入有机溶剂,搅拌溶解,制成残渣溶液,其中苯酐残渣与有机溶剂的质量配比为1:1~1:1.3;2)向所述步骤1)得到的残渣溶液中慢慢滴加溶有SO3的有机溶剂,反应在剧烈搅拌下进行,保持恒温80~85℃,加水回流反应3~5h,得到第一反应液,其中SO3占有机溶剂质量的20%,苯酐残渣与SO3的质量配比为1:1~1:1.1;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第一反应液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浓硫酸,调节体系的酸度至35~40%,开始滴加38%的甲醛,升温至90~95℃回流反应2~3h,得到第二反应液,其中苯酐残渣与38%的甲醛的质量配比1:0.8~1:1;4)将所述步骤3)得到的第二反应液冷却至室温,移入分液漏斗,静置至完全分层,弃去水层,所得有机层中加入氢氧化钠中和,调节pH值为中性,然后过滤,得第一滤饼和第一滤液,用水洗涤第一滤饼两次,得第二滤液,将第一滤液、第二滤液混合后浓缩,烘干得到苯酐残渣磺酸聚合物粉末;5)将所述步骤4)得到的苯酐残渣磺酸聚合物与木质素磺酸钠或者腐植酸钠、偏硅酸钠按质量配比为1~5:3~5:3~6的比例混合搅拌,即得水煤浆添加剂成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煤浆添加剂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苯酐残渣与有机溶剂的质量配比为1:1~1:1.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煤浆添加剂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的苯酐残渣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民格杨庆军史海岭谷继永殷树梅郭传鸿
申请(专利权)人:欣格瑞山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