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两工段对工件的三面进行连续加工的设备及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351727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1-20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对工件进行平面磨铣加工,特别是对工件的三面进行连续加工的设备和加工方法。机架面板上设有相互平行的面板长条孔和面板卡条,第一工段台夹和第二工段台夹分别在不同位置与机架面板的面板卡条卡合成滑动连接;该两个工段滑动台之间设有两个侧铣工件刀具架;第一工段连接杆的下面与直线驱动杆以螺纹连接,直线驱动杆与电机或油缸连接;第二工段连接杆也通过另一个直线驱动杆与另一个电机或油缸连接。优点:两个工段对工件的三面进行加工,只要增加自动控制的电子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就能实现全自动化的、连续的、快速的、产品成本低的、产品合格率高的连续加工工件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和一个大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分两工段对工件的三面进行连续加工的设备,包括第一工段设备和第二工段设备,第一工段设备和第二工段设备共用同一个机架面板(1),其特征在于:第一工段设备和第二工段设备分别与机架面板(1)的连接结构为:机架面板(1)上设有相互平行的面板长条孔(2)和面板卡条(3),机架面板(1)的上面放置有第一工段滑动台(4)和第二工段滑动台(5),第一工段台夹(4)和第二工段台夹(5)分别在不同位置与机架面板(1)的面板卡条(3)卡合成滑动连接;在第一工段设备位置的机架面板(1)下面设有第一工段直线驱动杆(6),第一工段连接杆(7)的上面穿过面板长条孔(2)与第一工段滑动台(4)固定连接,第一工段连接杆(7)的下面与第一工段设备直线驱动杆(6)以螺纹连接,第一工段直线驱动杆(6)与电机或油缸(8)连接;在第二工段设备位置的机架面板(1)下面设有第二工段直线驱动杆(9),第二工段连接杆(10)的上面穿过面板长条孔(2)与第二工段滑动台(5)固定连接,第二工段连接杆(10)的下面与第二工段直线驱动杆(9)以螺纹连接,第二工段直线驱动杆(9)与电机或油缸(8)连接;?第一工段设备的结构:包括第一工段滑动台(4)、竖板(11)和顶板(12),顶板(12)位于第一工段滑动台(4)上方位置,竖板(11)上边与顶板(12)固定连接,竖板(11)下边第一工段滑动台(4)固定连接;第一工段滑动台(4)、竖板(11)和顶板(12)构成一个第一工段内空间(13);第一工段内空间(13)靠竖板(11)位置设有卸出工件推杆(14),卸出工件推杆(14)穿过竖板(11)上的孔与竖板(11)外面的电机或油缸(8)连接;第一工段内空间(13)靠顶板(12)位置设有向下压工件板(15),向下压工件板(15)的连接杆穿过顶板(12)上的孔与顶板(12)上方外面的电机或油缸(8)连接;在第一工段滑动台(4)和第二工段滑动台(5)之间设有两个侧铣工件刀具架(16),该两个侧铣工件刀具架(16)分别位于面板长条孔(2)的两侧,该两个侧铣工件刀具架(16)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工段滑动台(4)的宽度;竖板(11)相对的第一工段内空间(13)接近侧铣工件刀具架(16),而竖板(11)远离侧铣工件刀具架(16);?第二工段设备的结构:包括第二工段滑动台(5)和一个顶面铣工件刀具架(17),第二工段滑动台(5)设在顶面铣工件刀具架(17)与第一工段的侧铣工件刀具架(16)之间;第二工段滑动台(5)有两对面的侧边缘分别设有立板(18),两块立板(18)分别都与面板长条孔(2)平行,第二工段滑动台(5)和两块立板(18)组成开口向上的凹形结构,该凹形结构内空间(19)靠有一块立板(18)位置设有侧向压工件板(20),侧向压工件板(20)上的连接杆穿过该立板(18)与该立板(18)外面的电机或油缸(8)连接;按加工流程,第一工段设备和第二工段设备的主要部件排列秩序是:第一工段滑动台(4)、两个侧铣工件刀具架(16)、第二工段滑动台(5)、顶面铣工件刀具架(1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忠文刘斌何元刚
申请(专利权)人:丹棱县瑞迪联合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