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压制及精整碎屑板的方法与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934262 阅读:3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这里描述的是对纤维碎屑所制造的板料进行再加工和表面精加工的一种方法与设置,这时,导入挤压间隙的纤维板在通过挤压流程期间,由于挤压间隙带有装璜凸肩和凹槽,和/或者一种漆或颜料层,从而实现了特别经济的具有不同造型的和高价值表面的板料.(*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对在加热条件下将一种纤维状物通过挤压间隙所生产的板料进行再加工和表面精加工的方法,这纤维状物至少包含掺有一种粘结剂的木质纤维素或纤维素的碎屑、线纤维或类似的碎物质,此外,本专利技术还要集中描述实施这一加工方法的设备。在德国展出说明书2523670中公开了一种纤维板的再加工和涂层的方法,这些纤维板至少用一种由人造树脂制造的纸张作为盖膜覆盖起来。在这一公知的又被称为“入门加工法”的方法中,必须应用特殊的具有良好水汽渗透性能的纸张,以避免形成水汽泡。这样,纤维板的表面质量,通过覆盖纸张的运用基本上可以实现。作为本专利技术基础的任务是创建一种本文开始所阐明的加工方法,以使板料表面有各种高价值的造型的可能性,而且特别的经济。对这一任务的一个具有专利技术性的解决方案是,在通过挤压间隙的过程期间,至少在纤维板的一个表面上,其带或者不带颜料所处理过的覆盖物,当构造装璜凸肩和凹槽时所施加的成型力要保持足够长的时间,以至少保证由纤维所制成的板料基本稳定成形。对这一任务的另一解决方案或者联合方案是在进入挤压间隙之前至少在纤维板的一个表面上涂敷一种漆或者颜料层并且这样选定工作流程的时间,以使漆或者颜料层在靠近挤压脱离处已与板料面紧密的结合,而且至少基本上干固了。由此所得到的板面具有一个很高的精加工特性,它的根本意义在于,这种很高的精加工特性是通过相对小的花费来实现的。这一漆或者颜料覆盖层可以通过喷射或浇洒这种直接的非接触式工序在纤维板进入挤压间隙之前来完成,也可以通过构成挤压间隙的又起到漆或颜料的中间载体作用的机构间接的来实现。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中优点在于,将纤维板料和至少一种用来覆盖纤维板表面的带状形涂敷物同时导入挤压间隙工作面,此时,这一涂覆物能够紧密地与自身构造的、具有装璜凸肩或凹槽的板料表面结合,因此,作为涂敷物最好是一种特制的装璜纸张或者是一种特制的带或不带保护箔的装璜箔。实现特别经济这一优点的根本原因首先是不仅在初始加工时就已经从事板料的加工而且还要进行板料的表面精加工,这就大大地减少了对必要技术设备的经济消耗。特别有经济利益的是,在向纤维板的一表面或两表面涂敷一种漆或者颜料涂层的情况,令人高兴的是,由一个双带一成型挤压机构所构成的挤压间隙装置同时又起到了干燥或者硬化轧机的作用。因此就省去了一个加热炉、一个电子射线硬化器、一个IST一一烘干器或者至少一个用来硬化涂敷漆为目的的热铬板滚筒。本专利技术的有目的结构设计和进一步探讨将在从属权项中给予说明。根据附图,下面详细描述一个完成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实施设备案例。一种生产板料1的再加工和表面精加工设备,板料1由掺有至少一种粘结剂的木质纤维素或者纤维素的碎屑、线纤维或者类似的碎物质组成,这一设备包括一个即围绕一个惰轮或者滚轮2又围绕一个可调节紧力滚轮3而运行的循环承载机构,其用来输送纤维料5,纤维料5以箭头6的方向最好先经过一个导向机构7朝向用9标注的双带一成型挤压机的挤压间隙8运动。例如,在欧洲专利申请案81109682·5中描述了这样的一个再加工和加热双带一成型挤压机。由此,在上面安装了一个循环转动的带10,在下面安置了循环转动的带11,在它们之间纤维板5按照箭头6的方向被传送,在整个工作流程期间,纤维板5通过予先挤压、主要挤压和校准被加工成形。在转动带10和11的朝纤维板5转动的后边12上,在全部的由一个先挤压区14、一个主挤压区和校准区15所构成的挤压区13中,安置了一个滑动片16,作为例子,滑动片16可以是在挤压区13中拱座17上所硫化的橡胶件。在先挤压区,滑动片16顺从越来越窄的挤压间隙的构造相互之间有一定角度的安置着,最好滑动片16能够用滑动片模块构成,这些相互之间可以调换的滑动片模块按照转动带10和11的转动方向依次有角度安置,接着在主挤压区相互平行的安置。然而这样做也是可能的,即在先挤压区至主挤压区15的开端,滑动片16可以做成不断的或者连续弯曲的结构。在挤压开始一边安置了一位于纤维板5上面的具有滚轮20,21的机构19,滚轮20和21可以驱动成型带22并且将它导向纤维板面,因此这两个滚轮要进行特别的安置,以使两个滚轮之间可进行快速转换,这样全部装置就能连续地运转。纤维板5和处于纤维板表面的带(22)一起而且是同步通过挤压间隙,这样,通过成型带22和/或者通过双带一成型挤压机的两带10和11,就会在板料1上制出装璜凸肩和凹槽,例如砂岩纹理和分层起鳞的造型。在挤压出口一侧,成型带22被送往装置23,或者借助于装置23脱离开纤维板1,这装置23也由两个滚轮24,25构成,在它们之间有一个快速转换执行机构。在不应用成型带22的情况下,仅仅借助于循环旋转带10也可制出装璜凸肩和凹槽,不过这时要在带10的表面上按照愿望加以造型。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构思,至少可在双带一一成型挤压机的后边对应安装一对滚筒26,27,其用来完成补充的冲制和成型工序。附图还进一步表明了位于挤压开始一侧的用于漆或颜料的涂敷装置28,29。在已叙述的实施案例中,这些涂敷装置28,29直接地安置在挤压间隙的入口前,并且位于纤维板5的上边和下边。这样做的优点是可将涂敷装置28,29安置在离带10和11水平运动区的入口较远的地方。以使涂敷滚筒将漆或颜料均匀地传递给旋转带10,11的上下两表面上,当然在某些应用场合也足以使漆或颜料涂敷到纤维板5的一个表面上。在挤压间隙内,漆以及颜料紧密地和纤维板结合在一起,并且在通过挤压流程期间由于挤压力的作用而干燥和至少基本上硬化,这样,在双带一一成型挤压机的出口区域,这循环旋转的带10,11和成品纤维板1上的任何颜料残留物分离开来,从而就获得了高价值外观的纤维板。附图中的双带一一成型挤压机在必要时可以和先挤压滚筒对或者压缩滚筒对串联连接,或者,将位于挤压入口一侧安置的为双带一一成型挤压机的带10,11服务的换向滚筒最好可以同时作为从事一种成型挤压的滚筒,另外,改变挤压间隙长度方向上的温度梯度取决于所应用材料的特性,这样做为的是能够调节生产纤维板的最佳成形和稳定成形的条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对来自一种纤维碎屑在加热条件下所生产的板料进行再加工和表面精加工的方法,这纤维碎屑至少含有一种掺粘结剂的木质纤维素的或者纤维素的碎屑、线纤维或类似的碎物质;表明特征如下,在通过挤压间隙的流程期间,至少在纤维板的一个带或不带用颜料所处理过的覆盖膜的表面上,当构造装璜凸肩和凹槽时,所施加的成型力要保持足够长的时间,以至少保证由碎纤维构成的板料基本稳定成形。

【技术特征摘要】
DE 1985-1-8 P3600402.91.对来自一种纤维碎屑在加热条件下所生产的板料进行再加工和表面精加工的方法,这纤维碎屑至少含有一种掺粘结剂的木质纤维素的或者纤维素的碎屑、线纤维或类似的碎物质;表明特征如下,在通过挤压间隙的流程期间,至少在纤维板的一个带或不带用颜料所处理过的覆盖膜的表面上,当构造装璜凸肩和凹槽时,所施加的成型力要保持足够长的时间,以至少保证由碎纤维构成的板料基本稳定成形。2.特别是按照权项1的对来自一种纤维碎屑在加热条件下所生产的板料进行再加工和表面精加工的方法,这纤维碎屑至少含有一种掺粘结剂的木质纤维素的或纤维素的碎屑、线纤维或类似的碎物质;表明特征如下至少在纤维板之一表面上,在进入挤压间隙之前,涂敷一层漆或颜料,并这样选定挤压流程的时间,以使这漆层或颜料层在挤压分离时和纤维板紧密的结合,同时至少基本干固。3.按照权项2的方法,其特征如下在纤维板料进入挤压间隙前,通过直接的非接触或喷射或浇洒工序来完成漆或颜料覆盖层。4.按照权项2的方法,其特征如下这漆或者颜料覆盖层可通过构成挤压间隙装置的机构间接地完成。5.按照上述的权项中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如下至少将一种用来覆盖纤维板表面的带状形涂敷物质和纤维板同时一起导入挤压间隙,并且和自身构造成型的具有装璜凸肩和凹槽的纤维板紧密地结合在一起。6.按照权项5的方法,其特征如下将一种特别印刷的覆盖纸或者一种特别装璜印制的带或不带保护箔的箔作为涂敷物加以应用。7.按照上述权项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如下构成装璜凸肩和凹槽所必需的挤压力是通过在挤压间隙的组成构件上的相应型面构造来产生的。8.按照1到6权项中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如下构成装璜凸肩和凹槽所必需的制作力至少是与纤维板同步地导入挤压间隙,接着由被纤维板分开的型面带产生。9.按照上述权项中之一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特布林克曼
申请(专利权)人:布勒格兰特公司比森工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