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作用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31139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作用控制阀,通过液压机械上油泵的开/关和操作手柄的压下/复位的双作用来实现控制,主要由手柄控制部分和阀体两部分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中,(1)油泵运转而控制手柄为复位状态时,连接工作油缸的油孔被封闭,连接油箱的油孔开启。工作油缸同油泵出油口/油箱隔断,油泵出油口同油箱连通。(2)油泵运转而控制手柄为压下状态时,连接工作油缸的油孔开启,连接油箱的油孔封闭。工作油缸同油泵出油口连通,工作油缸/油泵出油口同油箱隔断。(3)油泵停止运转而控制手柄为压下状态时,连接工作油缸和油箱的油孔均被封闭。工作油缸、油泵出油口、油箱三者均被隔断。(4)油泵停止运转而控制手柄为复位状态时,连接工作油缸和油箱的油孔均被开启。工作油缸同油箱的连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剖切作业区域的保护装置,详细地说,例如在使用木料剖切机包括小型、家用剖切机时,保护操作者的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一些具有危险性的机械,普遍要求安装”双手同时操纵”装置,以防止操作者的手臂在机械作业过程中,意外放置于危险区域而造成伤害事故。随着社会的发展,机械的”双手同时操纵”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1999年新颁布的欧洲标准针对“斧刃式木料剖切机”的控制防护提出了新的要求(European Standard EN 609-1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Machinery-Safety of Log Splitters-Part 1Wedge Splitters,4.6 Guarding of theSplitting Zone)b)手控制位的布置应保证操纵者不会在压盘与剖切斧刃,木料与剖切斧刃,压盘或者机械的其他部分之间挤伤。使用完全符合以下要求的双手操纵装置(参见标准EN5741996,9.1至9.4和9.6)可以达到这个要求。]双手操纵装置应为“握持启动”的形式,也就是操作者的双手脱离任何一个手控制位,机械的剖切作业都应迅速停止,并且任何一个手控制位处于开启位置时,斧刃或压盘等机械的动作部件都不应向初始位置归位,并且保证机械不会意外启动剖切作业,或者允许操作者使用一只手、手臂以及身体的其他部分同时操纵两个手控制位。例如,欧洲专利EP0806271公开的一种木料剖切机用液压伺服控制阀系统,该系统的控制手柄没有任何保护装置,操作者可以使用脚或身体的其他部分代替一只手进行操作,因此剖切作业就可能对操作者空闲下来的这只手造成意外伤害。同时,在这个控制阀系统中,操作者只要松开握持油泵开关或者控制手柄的任何一只手,工作油缸腔内的液压油就会向油箱泄油,液压工作活塞/推杆会马上带动压盘向机械的初始位置退回归位。这两点均不符合前面所述的欧洲标准。一般来说,对于中、大型的木料剖切机等液压机械,通过增加电磁阀等控制元件是可以达到上述欧洲标准;但是对于小型、家用的木料剖切机等液压机械,由于安装空间和成本的严格限制,无法安装此类复杂,昂贵的控制元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作用控制阀,该控制阀1.操作者的任何一只手脱离控制位置时,液压机械的动作部件迅速停止任何动作;2.只有当操作者的两只手均离开控制位置时,液压机械的动作部件才归位到初始位置;3.可以在安装空间有限的小型液压机械上使用;4.其制造成本较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控制阀通过液压机械上油泵开/关和控制手柄的压下/复位的双作用来完成控制,其基本原理是由手柄控制部分和阀体两部分组成,其中手柄控制部分有一手柄安装座,为块状体,固定在液压机械本体上,该安装座中有一呈倒三角形的凸块,在同一侧面上还设有其上部有一通孔;其下部与倒三角凸块相对应的另一侧有一圆柱形凹槽,凹槽下有一挡止块。手柄安装座可以先制成两块相同尺寸和形状的板体然后对合固定而成,也可以用一整块板材经过铣、磨、钻孔等加工手段制成。一控制手柄,呈略弯状,弯曲角度以手握时感到舒适为佳。其上部和中部各有一贯通孔,且与安装座上的贯通孔同向。手柄下部的贯通孔与安装座上贯通孔的方向垂直。一扳机,呈一槽形,其上端朝向槽外方向有一突缘,两槽边的上角各有一个同轴的贯通孔。控制手柄嵌置于扳机的槽内,用轴销通过扳机和手柄中部的贯通孔,将扳机可旋转一定角度地固定在手柄上,手柄下部固接一弹簧片的一端,其另一端抵顶于扳机槽内,使扳机在没有外力时复位。用轴销通过控制手柄上与手柄安装座上的贯通孔相固定,使手柄在安装座上可旋转地活动。由于扳机上的突缘抵住安装座上的挡止块,控制手柄被安装座上的凸块和扳机所限制而无法前后移动;当扳动扳机时,手柄即可向前推移一段行程。阀体包括有一个阶梯轴,呈粗、中、细三段且形成二个轴肩,其中细段的端边处有一凹槽。一个压力感应器,套设在阶梯轴的细段上,并由一卡设于细段凹槽上的限位器限定其移动位置。一弹簧,套设于阶梯轴的细段上并抵顶于压力感应器。一阀套,容置上述的阶梯轴和弹簧,其阶梯轴的粗段伸出于阀套。阀套插设于安装座上的圆柱形凹槽中,伸出于阀套的阶梯轴的粗段抵顶于控制手柄,并按控制手柄的动作而伸/缩于阀套内。阀套上开设有4个油孔,分别为两个连接液压机械的油箱的A孔和D孔,一个连接液压机械油泵出油口的B孔,一个连接液压机械工作油缸的C孔;所述各油孔的开设间距与阶梯轴各段的对应关系为压下控制手柄时,阶梯轴的粗段封闭A孔,而压力感应器的移动位置封闭C孔。根据上述的基本原理,其中阀体还可以包括有相互平行设置的两个阀体,分别为上阀体和下阀体。上阀体中装设复位弹簧和阶梯轴,该弹簧抵顶阶梯轴的顶端,该阶梯轴的中段为细段,顶端和中部为粗段,呈一哑铃状;该阶梯轴与上阀体上连通油箱的A孔和连通工作油缸的C1孔、C2孔的对应关系为在控制手柄没有压下时,阶梯轴受复位弹簧的抵顶,阶梯轴顶端的粗段封闭C1孔,阶梯轴中部的粗段封闭上阀体的阀口;当阶梯轴受控制手柄压迫时,阶梯轴中部的粗段封闭A孔,顶端的粗端封闭C2孔。下阀体中装设有弹簧、限位器和压力感应器,弹簧容置于限位器中并抵顶压力感应器;在油泵未运转时,压力感应器受弹簧抵顶,封闭下阀体连接油泵出油孔;油泵运转时,感应器内缩,并被限位器抵止限位。上阀体与下阀体之间用两个管路A和B连通,A管路在上阀体上位于A孔和C1孔之间,其另一端位于下阀体端口处;B管路位于上阀体上C2孔处,其另一端位于下阀体的内端并于限位器之后。本专利技术在使用中,(1)油泵运转而控制手柄为复位状态时,连接工作油缸的油孔被封闭,连接油箱的油孔开启。工作油缸同油泵出油口/油箱隔断,油泵出油口同油箱连通。(2)油泵运转而控制手柄为压下状态时,连接工作油缸的油孔开启,连接油箱的油孔封闭。工作油缸同油泵出油口连通,工作油缸/油泵出油口同油箱隔断。(3)油泵停止运转而控制手柄为压下状态时,连接工作油缸和油箱的油孔均被封闭。工作油缸、油泵出油口、油箱三者均被隔断。(4)油泵停止运转而控制手柄为复位状态时,连接工作油缸和油箱的油孔均被开启。工作油缸同油箱的连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控制阀的基本原理组装分解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控制阀的基本原理组装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在液压机械使用中,当处于待机循环状态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在液压机械使用中,当处于注油工作状态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在液压机械使用中,当处于关机封油状态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在液压机械使用中,当处于待机封油状态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在液压机械使用中,当处于关机泄油状态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所述控制阀的组装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所述控制阀在液压机械使用中,当处于待机循环状态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所述控制阀在液压机械使用中,当处于注油工作状态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所述控制阀在液压机械使用中,当处于关机封油状态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12为实施例所述控制阀在液压机械使用中,当处于待机封油状态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13为实施例所述控制阀在液压机械使用中,当处于关机泄油状态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用于液压机械上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先描述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作用控制阀,通过液压机械上油泵的开/关和操作手柄的压下/复位的双作用来实现控制,主要由手柄控制部分和阀体二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阀体包括有:一个阶梯轴,呈粗、中、细三段且形成二个轴肩,其中细段的端边处有一凹槽; 一个压力感应器,套设在阶梯轴的细段上,并由一卡设于细段凹槽上的限位器限定其移动位置;一弹簧,套设于阶梯轴的细段上并抵顶于压力感应器;一阀套,容置上述的阶梯轴和弹簧,其阶梯轴的粗段伸出于阀套;伸出于阀套的阶梯轴的粗段抵 顶于控制手柄,并按控制手柄的动作而伸/缩于阀套内;阀套上开设有4个油孔,分别为两个连接液压机械的油箱的A孔和D孔,一个连接液压机械油泵出油口的B孔,一个连接液压机械工作油缸的C孔;所述各油孔的开设间距与阶梯轴各段的对应关系为:压下控 制手柄时,阶梯轴的粗段封闭A孔,而压力感应器的移动位置封闭C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瑞亭
申请(专利权)人:昌信机械莱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