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子刚专利>正文

苦菜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2940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苦菜茶及其制备方法,它全部由苦菜叶经加工处理成苦菜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采用了洗净、筛选,摊放、杀青、揉捻、炒制、烘干等步骤,去除了苦菜叶的非应用部分,除去了苦菜叶的青草气,保留了苦菜叶的鲜醇香以及有效成分,同时叶片嫩绿与绿茶形状相似。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其它茶品所未有的保健功能,原料来源广,纯天然、无污染。加工工艺简单,工艺周期短。所需设备少,为人们日常保健(特别是吸烟、饮酒)提供了一种新的具有良好保健效果的饮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饮用茶,尤其涉及一种由苦菜制备而成的苦菜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已不满足原有的普通茶类所具有的单一或微弱的保健功效,从而相继涌现出了一批新的非传统意义上的茶品。它往往采用某些具有特殊需保健功效的原料,经加工制成普通茶叶形状,饮用方法相同的茶,这种茶即具有传统茶的色、香、味,又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的保健功效从而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能充分利用的自然资源,增加茶叶新品种,饮用后具有清暑败火,解毒凉血之功效。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改善脑功能,延缓衰老,防癌抗癌,清除尼古丁对人体的损害,美容作用的苦菜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这种苦菜茶的制备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是全部由苦菜叶经加工处理而成的苦菜茶。苦菜茶按质量比,茶叶中水份≤7.00%,总灰分≤9.00%,粗纤维≤18.00%,水分浸出物最低≤22.00%。本专利技术苦菜茶的制备方法采摘春季,开花前,野生,无任何污染的苦菜嫩叶片,经分级筛选、洗净、摊放、杀青、揉捻、炒制、烘干制备而成。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摊放过程为将洗净分级筛选后的苦菜叶(选择通风良好的地方)摊放于光洁的竹席上,摊放厚度2~4cm,苦菜叶失重率为25~30%,叶质变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杀青杀青锅的温度,控制在140℃±10℃范围内进行。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揉捻苦菜叶片进行揉捻,使细胞破裂,直到汁液粘附于表面,手摸有滑润粘手感时为止。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炒制在温度60~70℃下持续进行,以干燥、有特有的香气为度。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烘干在温度50℃以下进行,使其水分含量≤7.00%。苦菜为菊科植物属山苦荬(lxeris chine-hsis[Thuhb]nadai)的全草。做为药品,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主五藏邪气厌谷胃痹,是人们常食用的野菜之一。它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之功效。据文献报道苦菜中主要营养成份总黄酮类、碳水化合物、粗脂肪、蛋白质、粗纤维、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C、胡萝卜素、十七种氨基酸等营养成份,另有一种清除尼古丁作用的活性成份。据药理研究表明,苦菜中所含总黄酮,对四氯化碳、乙醇所致的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3]8)。苦菜全草含抗肿瘤成份,在小鼠大腿肌肉接种肉瘤37天后,第6天,皮下注射苦菜的酸性提取物,6-48小时后杀死小鼠,肉眼及显微镜观察,均可见到肉瘤受到明显的伤害。表明有防癌抗癌的作用。苦菜中有一种活性物质,具有清除尼古丁的作用。泰安所产苦菜,其各成分的含量均高于其它地方所产的同类产品。由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得的苦菜茶,色泽翠绿、条索、多属嫩叶,具有叶片匀齐,冲泡后其茶水黄绿明亮,其味清香,鲜爽持久,滋味醇爽,苦中回甘。同时该茶具有清暑败火,解毒凉血的功效,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改善脑功能、抗氧化延缓衰老,防癌抗癌,消除尼古丁对人体的损害及美容的作用。该茶既有普通茶叶的饮用性,又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从而满足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获得健康体魄,以及日常生活中进行医疗保健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采用了洗净、筛选,摊放、杀青、揉捻、炒制、烘干等步骤,去除了苦菜叶的非应用部分,除去了苦菜叶的青草气,保留了苦菜叶的鲜醇香以及有效成份,同时叶片嫩绿与绿茶形状相似。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具有其它茶品所未有的保健功能,原料来源广,纯天然、无污染。加工工艺简单,工艺周期短。所需设备少,为人们日常保健(特别是吸烟、饮酒)提供了一种新的具有良好保健效果的饮品。四、具体实施方法它全部由苦菜嫩叶经加工处理成苦菜茶。苦菜叶选择纯天然野生无任何污染,春季开花前,麦绿的叶片。苦菜茶按质量比,茶叶中水份≤7.00%总灰分≤9.00%,粗纤维≤18.00%,水分浸出物最低≤22.00%。苦菜茶的制备方法为春季开花前采摘新鲜苦菜叶,经分级筛选、洗净摊放、杀青、揉捻、炒制、烘干制备而成。洗净过程为将新鲜苦菜叶放入无污染的常水中洗涤二次,以无杂质为度,快速沥干;摊放过程为将洗净分级筛选后的苦菜叶(选择通风良好的地方)摊放于光洁的竹席上,摊放厚度2~4cm,经摊放过程后使鲜叶失去部分水分,苦菜叶失重率应达25~30%,叶质变软;进行杀青,将摊放后的苦菜叶放入杀青锅内,杀青锅的温度控制在140℃±10℃范围内进行;杀青后苦菜叶片进行揉捻使细胞破裂,直到汁液粘附于表面,手摸有滑润、粘手感时为止;再进行炒制,炒制温度60~70℃下持续进行,以干燥、有特有的香气为度;最后烘干,将炒制后的茶叶放入烘干箱中烘干,温度控制在50℃以下,使其进一步失去水分,水分含量≤7.00%。本专利技术加工后的苦菜茶的茶叶条索细嫩、匀齐、色泽翠绿,有清香气,冲泡后汤黄绿明亮,滋味醇爽,苦中回甘。按其成份多少分级特级品水份≤6.00%总灰分≤7.50%粗纤维≤15.5% 水浸出物最低30.00%一级品水份≤6.5% 总灰分≤8%粗纤维≤15%水浸出物最低≤26%二级品水份≤7.00%总灰分≤9%粗纤维≤18%水浸出物最低≤22%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1将筛选洗净后的苦菜叶先经摊放,摊放时应将苦菜叶放于光洁的竹席上,摊放厚度2cm,中间轻微翻动2次。摊放地点应干燥、干净、通风良好,摊放后苦菜叶失重30%,叶质变软。摊放的苦菜叶,进入杀青、揉捻、炒制、烘干有特有香气。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2摊放时摊放厚度4cm,中间轻微翻动3次,苦茶叶的失重率25%,摊放的苦菜叶136℃杀青、揉捻、70℃炒制、有特有香气、烘干。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3摊放时摊放厚度2cm,中间轻微翻动3次,苦茶叶的失重率28%,摊放的苦菜叶140℃杀青、揉捻、65℃炒制、有特有香气、烘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苦菜茶,其特征在于:它全部由苦菜叶经加工处理成的苦菜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苦菜茶,其特征在于它全部由苦菜叶经加工处理成的苦菜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苦菜茶,其特征在于苦菜茶按质量比,茶叶中水份≤7.00%,总灰分≤9.00%,粗纤维≤18.00%,水分浸出物最低≤22.00%。3.一种苦菜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摘春季,开花前,野生,无任何污染的苦菜嫩叶片,经分级筛选、洗净、摊放、杀青、揉捻、炒制、烘干制备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苦菜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摊放过程为将洗净分级筛选后的苦菜叶(选择通风良好的地方)摊放于光洁的竹席上,摊放厚度2~4cm,苦菜叶失重率为25~30%,叶质变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刚
申请(专利权)人:王子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