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子刚专利>正文

酸枣芽茶、叶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1491 阅读:7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酸枣芽茶、叶茶及其制备方法,它全部由酸枣芽、叶经加工处理成酸枣芽茶、叶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采摘春季新鲜酸枣芽叶,嫩叶经分级筛选、摊放、炒干制作而成;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酸枣芽茶、叶茶,叶片匀齐,冲泡后其茶水明亮,其味清香,鲜爽持久,滋味醇和。同时该茶具有调节神经衰弱之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改善心肌缺血、降血压、降血脂等适应于亚健康人群的保健作用。因而该茶既有普通茶叶的色香味形,又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从而满足了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获得健康体魄,以及日常生活中进行医疗保健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饮用茶,尤其涉及一种由酸枣芽、酸枣叶制备而成的酸枣叶、酸枣芽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已不满足原有普通茶类所具有的单一或微弱的保健功效,从而相继涌现了一批新的非传统意义上的茶品。它往往采用某些具有特殊保健功效的原料,经加工制成普通茶叶形状、饮用方法相同的茶。这种茶即具有传统茶的色、香、味,又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的保健功效,从而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充分利用的自然资源,增加茶叶新品种,饮用后,具有调节神经衰弱之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改善心肌缺血、降血压、降血脂等亚健康人群适用的酸枣叶茶、芽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这种酸枣叶茶、芽茶的制备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全部由酸枣叶、芽经加工处理成酸枣叶茶、芽茶。茶叶中水分按质量比,茶叶中水份≤7.16%,总灰分≤9.60%,粗纤维≤19.00%,水分浸出物最低22.00%。本专利技术酸枣叶茶、芽茶的制备方法采摘春季新鲜酸枣嫩叶、嫩芽经分级筛选、摊放、炒干制作而成;经摊放过程后,酸枣叶、芽失重率应达20~25%,摊放后炒干,炒干在文火下进行,温度40~50℃。本专利技术所述摊放过程将新鲜酸枣叶、芽摊放于光洁的竹席上,摊放厚度2.5~3.5cm,摊放时间为3.5~4.5小时。本专利技术所述炒干是在文火下、温度40~50℃下持续进行,以萌发出清香气味为度。通过炒干可进一步蒸发去茶叶的水分,便于贮存,产生特有的香气。加工后的酸枣叶茶、芽茶条索细嫩、匀齐、色泽翠绿,有清香气,冲泡后汤黄绿明亮,滋味醇和浓厚。酸枣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做为药品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主要功效养心安神,敛汗。主治阴血亏虚的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惊悸怔忡。自汗、盗汗。含三萜皂苷如酸枣仁皂苷A(jujubosideA)和酸枣仁皂苷B(jujubosideB);酸枣仁皂苷B水解得酸枣仁皂苷元((jujubogenin);三萜类白桦脂酸、白桦脂醇。黄酮类如当药素等。尚含大量维生素C。酸枣仁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出现镇静、催眠现象,能加强并处长巴比妥类催眠药的作用。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镇痛、抗心律失常、改善心肌缺血、降血压、降血脂,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但近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酸枣叶、芽、树根的药理成分与酸枣仁基本相似。尤其酸枣叶、芽有较好的安神作用(古方常用其叶、芽配丹参治神经衰弱之失眠),现代常用于亚健康人群。这就给酸枣叶茶、酸枣芽茶提供了理论依据。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得的酸枣叶茶、酸枣芽茶,色泽翠绿、条索多属嫩芽,具有叶片匀齐,冲泡后其茶水明亮,其味清香,鲜爽持久,滋味浓厚醇和,同时该茶具有调节神经衰弱之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改善心肌缺血、降血压、降血指等适应于亚健康人群的保健作用。因而该茶既有普通茶叶的色香味形,又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从而满足了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获得健康体魄,以及日常生活中进行医疗保健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采用了筛选,摊放、炒干等步骤,去除了酸枣叶、酸枣芽的青草味,保留了酸枣叶、酸枣芽的鲜醇香以及有效成份,具有保健性,同时叶片嫩绿与绿茶相似。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具有其它茶品所未有的保健功能,原料来源广,加工工艺简单,为人们日常保健(特别是亚健康人群)提供了一种新的具有良好保健效果的饮用品。四、具体实施方法本专利技术的酸枣叶茶、酸枣芽茶,它全部采摘自泰山后山原始森林中的野生酸枣树所生叶芽,采摘应在每年春天长出初芽时,新长出的嫩酸枣叶芽。经分级筛选、摊放、炒干制作而成;摊放过程为将新鲜酸枣叶、芽摊放于光洁的竹席上,摊放厚度2.5~3.5cm,摊放时间为3.5~4.5小时。经过摊放,可适当减少鲜叶、鲜芽的水分,使叶质变为柔软,防止炒制时,产生过多碎叶。摊放后炒干,炒干在文火下进行,温度40~50℃,以散发出清香气味为度。通过炒干可进一步蒸发去茶叶中的水分,便于贮存除去青草气味,产生特有的香气。酸枣叶茶、酸枣芽茶按其成分的多少分级特级品茶叶中水份≤6.0%,总灰分≤8.50%,粗纤维≤17.00%,水分浸出物最低31.00%。一级品茶叶中水份≤6.5%,总灰分≤9.00%,粗纤维≤18.00%,水分浸出物最低25.00%。二级品茶叶中水份≤7.16%,总灰分≤9.60%,粗纤维≤19.00%,水分浸出物最低20.00%。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一将筛选后的酸枣叶、酸枣芽经摊放,摊放时应将酸枣叶、酸枣芽放于光洁的竹席上,摊放厚度3.5cm,摊放时间4.5小时,中间轻微翻动1次,摊放地点应干燥、干净、通风,摊放后酸枣叶、酸枣芽的失重率为22.00%。经摊放的酸枣叶、酸枣芽进入炒干过程。炒干以文火,温度50℃至干燥,有特有的香气。本专利技术加工方法二摊放时,摊放厚度为3.5cm,摊放时间4.5小时,中间轻放翻动2次,酸枣叶、酸枣芽的失重率达23%。炒干时文火,温度45℃,持续时间50分钟,有香气。本专利技术加工方法三摊放时摊放厚度3cm,摊放时间4小时,中间轻微翻动2次,酸枣叶、酸枣芽失重率为24%。炒干时文火,温度45℃,炒至干燥有香气。权利要求1.一种酸枣芽茶、叶茶,其特征在于它全部由酸枣叶、芽经加工处理成酸枣叶茶、芽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枣芽茶、叶茶,其特征在于酸枣芽茶、叶茶按质量比,茶叶中水份≤7.16%,总灰分≤9.60%,粗纤维≤19.00%,水分浸出物最低22.00%。3.一种酸枣芽茶、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摘春季新鲜酸枣叶芽经分级筛选、摊放、炒干制作而成;摊放过程将新鲜酸枣芽、叶摊放于光洁的竹席上,摊放厚度2.5~3.5cm,摊放时间为3.5~4.5小时,经摊放后,酸枣芽、叶失重率应达20~25%;摊放后炒干,炒干是在文火下、温度40℃~50℃下持续进行,以干燥有香气为度,分级筛选备用。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酸枣芽茶、叶茶,其特征在于加工后的酸枣芽茶、叶茶的茶叶条索细嫩、匀齐、色泽翠绿,有清香味,冲泡后汤色明亮,滋味醇和浓厚。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它全部由酸枣芽、叶经加工处理成酸枣芽茶、叶茶。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采摘春季新鲜酸枣芽叶,嫩叶经分级筛选、摊放、炒干制作而成;采用本专利技术制得的酸枣芽茶、叶茶,叶片匀齐,冲泡后其茶水明亮,其味清香,鲜爽持久,滋味醇和。同时该茶具有调节神经衰弱之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改善心肌缺血、降血压、降血脂等适应于亚健康人群的保健作用。因而该茶既有普通茶叶的色香味形,又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从而满足了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获得健康体魄,以及日常生活中进行医疗保健的要求。文档编号A61K36/185GK1714663SQ20041002429公开日2006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8日专利技术者王子刚 申请人:王子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酸枣芽茶、叶茶,其特征在于:它全部由酸枣叶、芽经加工处理成酸枣叶茶、芽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刚
申请(专利权)人:王子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