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橡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提供至少两个第一橡胶层;贴合该两个第一橡胶层于一基布的正反两面;提供至少两个橡胶膜,其中每一橡胶膜包括一聚酯薄膜与一第二橡胶层;将贴合有第一橡胶层的基布夹合于两个橡胶膜之间,并且同时进行加硫制程,其中每一橡胶膜以第二橡胶层接合第一橡胶层;以及将聚酯薄膜与第二橡胶层分离,以获得一超薄橡胶结构。此种具有至少五层式结构的复合材料,不仅使得织物可保有原本基布的性质,更可同时加强橡胶与外界接触面的化学特性,达到强度好与耐磨性优等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薄橡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薄橡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既保有原橡胶特性又可达到薄型轻量化的超薄橡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今工业的发展趋势,橡胶的应用可说是越来越广泛,举凡单纯的工业用途到民生用品的相关薄制品,例如:耐燃防护衣、救生筏、工业雨衣等,橡胶制品已逐步发展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材料来源。一般而言,由于橡胶本质不具有像PVC、PU等材质轻量且加工容易的优点,因此一直以来存在有橡胶质重,且不易搬运或不易穿戴的问题。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一种超薄橡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来解决常用技术存在的问题,不仅可使得橡胶轻量化,更可同时加强橡胶与外界接触面的化学特性,达到强度好、质量轻、与耐磨性优等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超薄橡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其为一种至少五层结构的复合材料。其中,超薄橡胶层贴合在一橡胶织物的正反两面,并且,此超薄橡胶层的厚度可由其前驱物液态橡胶的黏度来控制,以在液态橡胶低黏度的情况下得到超薄的橡胶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超薄橡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其在需耐候性需求下,可制作成CSM超薄橡胶;在需耐油性需求下,可制作成NBR超薄橡胶,至于其它胶种例如:CR、SBR、NR等亦可依需求而制作。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超薄橡胶结构,包括有一基布、至少两个第一橡胶层与至少两个第二橡胶层。其中,第一橡胶层配置于该基布的正反两面,第二橡胶层配置于两个第一橡胶层的外表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基布的材质可以是尼龙或聚酯纤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第一橡胶层可以是任意的合成橡胶或天然胶。本专利技术另有关于一种超薄橡胶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至少两个第一橡胶层;贴合该两个第一橡胶层于一基布的正反两面;提供至少两个橡胶膜,每一该橡胶膜包括一聚酯薄膜与一第二橡胶层;将贴合有第一橡胶层的基布夹合于两个橡胶膜之间,并且同时进行加硫制程,其中每一橡胶膜以第二橡胶层接合第一橡胶层;以及将聚酯薄膜与第二橡胶层分离,以获得一超薄橡胶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超薄橡胶结构的制造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制造方法所制造出来的超薄橡胶结构的剖视图;图3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裱糊有第一橡胶层的基布的剖视图;图3B为根据第3A图的结构在其外表面贴合有橡胶膜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第一橡胶层;20-橡胶膜;30-基布;202-聚酯薄膜;204-第二橡胶层。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以耐磨舟胶皮的生产技术为例,提出一种超薄橡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以生产出一强度好、耐磨性优及抗UV的五层式结构的橡胶皮料。请参考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超薄橡胶结构的制造方法的步骤流程图,此种制造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0:提供至少两个第一橡胶层;步骤S102:贴合第一橡胶层于基布的正反两面;步骤S104:提供至少两个橡胶膜,其中每一橡胶膜包括一聚酯薄膜与一第二橡胶层;步骤S106:将贴合有第一橡胶层的基布夹合于两个橡胶膜之间,并且同时进行加硫制程,其中每一橡胶膜以第二橡胶层接合第一橡胶层;以及步骤S108:将聚酯薄膜与第二橡胶层分离,以获得一超薄橡胶结构。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制造方法所制造出来的超薄橡胶结构的剖视图。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超薄橡胶结构,其为一种至少五层结构的复合材料,包含有一基布30、两层第一橡胶层10以及两层第二橡胶层204。其中,第一橡胶层10配置于基布30的正反两面,且第二橡胶层204配置于两个第一橡胶层10的外表面。藉此,正反面皆贴合有第一橡胶层10的基布30夹合于两个第二橡胶层204之间,形成一个五层式结构。图3A至图3B则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超薄橡胶结构的各层示意图。以下为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请一并参阅图1、图3A与图3B所示,兹详细说明如下。首先,关于步骤S100与步骤S102,请参阅图3A所示。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两个第一橡胶层10,之后,再将第一橡胶层10贴合在基布30的正反两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提供第一橡胶层10的步骤可利用充分混合一氯丁橡胶胶料来实现。详细而言,混合氯丁橡胶胶料是将耐磨舟的胶料利用万马力混炼机混炼,并在50至95℃的环境下经二滚轮(包含粗轮、细轮)充分混合。此耐磨舟的胶料的组成成份包含60至80重量份(PHR)的氯丁橡胶、20至40重量份的乙丙烯橡胶、100至200重量份的无机填充剂、5至20重量份的有机填充剂、以及2至5重量份的硫化剂。之后,在将第一橡胶层10贴合在基布30的正反两面之前,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压延第一橡胶层10,以在压延后才进行步骤S102的贴合动作。举例而言,本专利技术是将第一橡胶层10以输送带送入压延贴合机中,压延至设定厚度,大约0.1厘米至2.0厘米,再与基布30的裱糊面双面贴合。其中,压延贴合机轮温度可控制在60至95℃、基布的材质可为尼龙基布或聚酯纤维布、且第一橡胶层10的材质可为任意的合成橡胶或天然胶,以藉此形成如图3A所示的结构。尔后,关于步骤S104与步骤S106,请参阅图3B所示。本专利技术接着提供两个橡胶膜20,之后,再将此两个橡胶膜20贴合在图3A所示的结构的外表面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每一橡胶膜20包括一聚酯薄膜(PET)202与一第二橡胶层204。在贴合过程中,每一橡胶膜20以其第二橡胶层204接合第一橡胶层10。(参见图3B)。其中,本专利技术提供橡胶膜20的步骤包括:充分混合一氯磺化聚乙烯橡胶;将该氯磺化聚乙烯橡胶个别涂布于聚酯薄膜202上;以及烘烤涂布有氯磺化聚乙烯橡胶的聚酯薄膜,使氯磺化聚乙烯橡胶的溶剂挥发后,形成第二橡胶层204附着于聚酯薄膜202上。详细而言,本专利技术先将氯磺化聚乙烯橡胶的胶料经由万马力混炼,以二滚轮(包含粗轮、细轮)充分混合,温度控制在50至95℃。然后,将此氯磺化聚乙烯橡胶溶于甲苯,均匀搅拌后成液态胶料,取80至100重量份的氯磺化聚乙烯液态胶料、5至16重量份的促进剂与3至10重量份的硬化剂形成后段加工可用的液态胶料;其中促进剂成分为可和氯磺化聚乙烯产生架桥的物质,包括:硫磺、TMTD、CZ等;硬化剂为聚异氰酸酯;使用溶剂为甲苯。之后,再将此液态胶料送入裱糊机裱上述糊料,并利用coating方式涂布于聚酯薄膜的表面上,并送入烘箱,以100至120℃烘烤90至160秒,使氯磺化聚乙烯橡胶内的溶剂完全挥发,以形成厚度约为0.01至0.1厘米的橡胶膜20。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二橡胶层204当然也可以是以任意材料合成的橡胶或天然胶,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范围。值得注意的是,当将橡胶膜20贴合在图3A所示结构的两个外表面上时,本专利技术同时地进行加硫制程,以使得两个橡胶膜20与贴合有两个第一橡胶层10的基布30同时地贴合进入鼓式加硫机(ROTOCURE)共同加硫。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当橡胶膜20与贴合有第一橡胶层10的基布30同时贴合以进入鼓式加硫机共同加硫时,橡胶膜20的薄膜胶面需接触第一橡胶层10的橡胶面,也就是以第二橡胶层204接合第一橡胶层10。本实施例中加硫设定的温度为140至160℃,且产速设定为每分钟0.3码至0.7码。最后,在步骤S108中,本专利技术是将前述步骤S106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薄橡胶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至少两个第一橡胶层;贴合该两个第一橡胶层于一基布的正反两面;提供至少两个橡胶膜,每一该橡胶膜包括一聚酯薄膜与一第二橡胶层;将贴合有该两个第一橡胶层的该基布夹合于该两个橡胶膜之间,并且同时进行加硫制程,其中每一该橡胶膜以该第二橡胶层接合该第一橡胶层;以及将每一该聚酯薄膜与该第二橡胶层分离,以获得一超薄橡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橡胶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1)提供至少两个第一橡胶层,并压延该两个第一橡胶层,压延后的各该第一橡胶层的厚度为0.1至2.0厘米;2)贴合该两个第一橡胶层于一基布的正反两面;3)提供至少两个橡胶膜,每一该橡胶膜包括一聚酯薄膜与一第二橡胶层,提供每一该橡胶膜的步骤包括:充分混合一氯磺化聚乙烯橡胶;将该氯磺化聚乙烯橡胶分别涂布于该聚酯薄膜上;以及烘烤涂布有该氯磺化聚乙烯橡胶的该聚酯薄膜,使该氯磺化聚乙烯橡胶的溶剂挥发,形成该第二橡胶层附着于该聚酯薄膜上,烘烤后形成的各该橡胶膜的厚度为0.01至0.1厘米;4)将贴合有该两个第一橡胶层的该基布夹合于该两个橡胶膜之间,并且同时进行加硫制程,其中每一该橡胶膜以该第二橡胶层接合该第一橡胶层;以及5)将每一该聚酯薄膜与该第二橡胶层分离,以获得一超薄橡胶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橡胶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该两个第一橡胶层的步骤为充分混合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国辉,徐正己,
申请(专利权)人:厚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