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刨上的导向装置,电刨具有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底板,导向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在底板上,导向装置包括与底板垂直设置的导向件以及设置在导向件上的手柄,导向件具有平行于底板的导向部,导向部用于与设置在工件上的基准件配合。采用该种导向装置,将曲面加工成直面时,只需要移动电刨,使得导向装置的导向部在基准件的基准面滑动,工件表面便可以与基准面平行,操作简便,加工后的工件表面平整度很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刨上的导向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手持式电刨具有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刨刀,设置在壳体下方的 底板。工作时刨刀突出底^反,与工件待加工面接触,/人而对工件待加工面进 行削削。美国公告专利第3,207,195号揭示了 一种用于电刨上的导向装置,该导 向装置可拆卸地固定在电刨上,导向装置具有导向件以及支撑元件,导向件 可以相对于支撑元件转动,从而可以使得加工后的工件表面与工件参照面垂 直或者相对于工件参照面成斜面设置。工作时,转动导向件,使得导向件与 支撑元件垂直设置或者成预定角度设置,之后,将电刨抵压在待加工面上, 使得导向件的侧表面与工件参照面贴合,移动电刨,使得导向装置沿着参照 面滑动,刨刀便可对工件表面进行加工,使得工件表面与工件参照面垂直设 置或者成斜面设置。当工件表面为曲面,需要将曲面加工成平面时,采用上述电刨的导向装 置,需要反复推动电刨,对工件表面进行找平加工,耗时耗力,而且不能保 证工件表面的平整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电刨上的导向装置,釆用该导 向装置,电刨可以将工件表面由曲面加工成与基准面平行的平面。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刨上的导向装置, 所述电刨具有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底板,所述导向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在所 述底板或壳体上,导向装置包括与底板垂直设置的导向件以及设置在导向件 上的手柄,所述导向件具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用于与相对于工件固定设置 的基准件的基准面配合。其中,所述导向部设置为两个点,两个点的连线与底板平行;所述导向 部设置为一个面,导向部与底板平行;所述导向件由轻质材料制成;所述手 柄具有握持部以及连接部,所述握持部通过连接部与所述导向件配接;所述 连接部垂直设置在导向件上,所述握持部为圆柱状,所述握持部的轴线与导向件所在的面平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将曲面加工成直面时,只需要移 动电削,使得导向装置的导向部在基准件的上表面滑动,工件表面便可以与 基准件的基准面平行,操作简便,加工后的工件表面平整度很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具体的阐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导向装置设置在手持式电刨上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导向装置设置在手持式电刨上,并通过与基准件配合,将曲面加工成平面的立体图。其中l,壳体2,主手柄3,底板4,调节旋钮5,前底板6,后底板7,导向装置8,导向件9,支撑元件IO,手柄ll,导向部12,握持元件13,连接元件14,突起15,凹槽16,锁定旋钮17,螺紋孔18,刨刀19,侧表面20,上表面21,工件22,下表面23,待力口工面24,参照面25,基准件26,内表面27,力口工面28,基准面29,侧表面30,电创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图2所示,导向装置7设置在电刨30的右侧,导向装置7也 可以设置在电台'j 30的左侧。电刨30具有壳体1,设置在壳体1上的主手柄2,设置在壳体l前部的 调节旋钮4,设置在壳体1中的刨刀18,设置在壳体1下方的底板3。底板3 包括前底板5以及后底板6。旋转调节旋钮4可以调节前底板5相对于壳体1 上下移动,从而调节电削30的刨削深度。工件21具有4寺加工面23以及参照面24,;降加工面23为曲面。基准件 25具有垂直设置的基准面28以及侧表面29 ,基准面25为直面。参见图1至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导向装置7包括平板状的导向件8,与导 向件8垂直设置的平板状的支撑元件9,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支撑元件9 与导向件8 —体设置。支撑元件9以及导向件8均由轻质材料制成,比如铝、 塑料等。导向件8具有导向部11,优选的,导向部11设置为 一个面,导向部11 与支撑元件9所在的面平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导向部ll设置为两个点, 两个点的连线与底板3平行。导向件8具有侧表面19,侧表面19用于与工件21的参照面24配合。 手柄10设置在导向件8上。手柄10包括握持部12以及连接部13。连 接部13为垂直设置在导向件8上的细长的圆柱体,连接部13背离导向件8 的一端固定有圆柱状的握持部1。握持部12也可以为其它形状,比如异性, 截面为矩形等等。握持部12通过连接部13与导向件8相连。连接部13的 长度大于或等于支撑元件9的宽度,从而保证导向装置7固定在壳体1上后, 握持部12突出于支撑部9,操作者在操作时,可以很顺利、方便地握持手柄 10。参见图1所示,T形突起14自支撑元件9的上表面20延伸出。突起14 上设置有螺紋孔17。后底板6设置有用于与突起14配接的T形凹槽15。凹 槽15具有内表面26。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突起14可以设置在后 底板6上,凹槽15可以设置在支撑元件9上。突起14以及凹槽15也可以为 其它形状,比如燕尾状、矩形等。导向装置7还包括锁定旋钮16,锁定旋钮16将支撑元件9锁定在后底 板6上。将导向装置7安装到壳体1上时,首先将T形突起14插入T形凹槽15, 支撑元件9的上表面20与后底板6的下表面22贴合,此时,导向装置7便 不能相对于壳体1的横向产生位移;然后将锁定旋钮16旋入螺紋孔17直至 抵至T形凹槽15的内表面26,此时,导向装置7不能相对于壳体1的纵向 产生位移,导向装置7便被固定在壳体1上。进一步参见图2所示,导向装 置7被安装在壳体1上后,导向件8与底板3垂直设置。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导向装置可以由导向件以及设置在导向 件上的手柄组成,导向件的一端设置有孔,将导向件插入到电刨壳体后,螺 钉穿过导向件上的孔将导向件固定在电刨壳体内,使得导向件与底板垂直设 置,导向件具有导向部,导向装置固定在电刨壳体上后,导向部所在的面与 底板所在的面平行设置。工作时,将基准件25固定在工件参照面24上,使得基准件25的侧表 面29与参照面24贴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基准件25可以不直接固定在工件21上,而是相对于工件21固定,比如,固定在工作台上,基准件25 的侧表面29可以与参照面24贴合,也可以不与参照面24贝占合。之后,将电刨30抵压在工件待加工面23上,使得底板3与待加工面23 接触;握持手柄10,将导向件8抵压在工件参照面24上,使得导向件8的 侧表面19与参照面24贴合;移动电刨30,使得导向件8沿着参照面24滑 动,刨刀18便沿着朝向基准件25的方向,刨削工件待加工面23 ,直至导向 装置7的导向部11与基准件25的基准面28贴合,此时,移动电刨30 ,使 得导向件8沿工件参照面24滑动,同时导向件8的导向部11沿着基准件25 的基准面28滑动,加工面27便与工件参照面24垂直,并与基准件25的基 准面28平行,而且加工面27的平整度很高。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电刨(30)上的导向装置(7),所述电刨(30)具有壳体(1),设置在壳体(1)上的底板(3),所述导向装置(7)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底板(3)或壳体(1)上,导向装置(7)包括与底板(3)垂直设置的导向件(8)以及设置在导向件(8)上的手柄(1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8)具有导向部(11),所述导向部(11)用于与相对于工件(21)固定设置的基准件(25)的基准面(28)配合。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刨(30)上的导向装置(7),所述电刨(30)具有壳体(1),设置在壳体(1)上的底板(3),所述导向装置(7)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底板(3)或壳体(1)上,导向装置(7)包括与底板(3)垂直设置的导向件(8)以及设置在导向件(8)上的手柄(1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8)具有导向部(11),所述导向部(11)用于与相对于工件(21)固定设置的基准件(25)的基准面(28)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沃伦布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