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72002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8 0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导向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首尾相接的导向组件和将相邻两个导向组件可变角度地对接组装的连接组件;所述导向组件设有可供管线穿入的进口和可供管线穿出的出口,至少一个导向组件中进口和出口的指向不同;所述连接组件上设有可供管线通过的开口而使管线可从一个导向组件穿入另一个导向组件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通过单吊点和同一导向装置可实现不同管线角度的导向,减少吊点和导向装置的数量,节省空间,满足不同管线导向需求,增大了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钻井钻探、测量、生产领域的软性管线的布置和导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对软性管线进行导向的导向装置。
技术介绍
在油井钻探和开采时经常需要架设很多测试和控制的软性管线,例如钻井测量管线、采油树测量控制管线,在海上半潜采油平台上还有水下防喷器控制管线和乙二醇管线等。这些管线大多都是柔性,而且比较粗,所以其要求的弯曲半径会很大,通常弯曲半径在1米以上。如此大的弯曲半径如果使用普通的滑轮导向就显得滑轮特别巨大和沉重,并且不易布置;另外这些管线在不使用时需要收回缠绕在大卷筒,很多都是临时安放在钻塔或井心周围,由于井架周围空间紧张,这些卷筒很难找到正对井心并且之间没有障碍的地方,这时候就需要在卷筒与井心之间增加导向滑轮改变管线方向。由于一个导向滑轮只能实现一个平面上的管线方向变化,但是卷筒的管线很难只通过一个平面上的方向改变就能正对井心。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现有技术通常为:在钻井架上横向固定一横梁,横梁需通过钻井井心的垂直线,在横梁两端分别悬挂一个半圆形导向滑轮,导向滑轮在横梁上的安装角度有一预定范围的调节量;管线需要在两个平面上改变方向时,使管线先通过其中一个导向滑轮改变一次方向,再进入另一个导向滑轮中进行另一个平面上的方向调整。该结构的缺点为:组合形式复杂、连接点(滑轮的吊点)多、占用空间大(滑轮直径约2米,横梁的长度约3米,其组合长度会约4米);搭设的横梁固定在井架结构上时,为使横梁在受力时不会有大的倾斜和旋转,避免对井架的破坏和对周围的撞击,还需加设横向纵向支撑,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节省空间、减少吊点数量、降低设计难度的导向装置,以实现软性管线的导向。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向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首尾相接的导向组件和将相邻两个导向组件可变角度地对接组装的连接组件;所述导向组件设有可供管线穿入的进口和可供管线穿出的出口,至少一个导向组件中进口和出口的指向不同;所述连接组件上设有可供管线通过的开口而使管线可从一个导向组件穿入另一个导向组件中。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可转动相连的两连接件,两连接件上均设置有所述开口且两开口相连通,所述两连接件分别与一个所述导向组件相连而使得两导向组件可变角度地对接组装。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呈板状,两连接件相对设置,并通过紧固件实现可拆卸、可转动连接。优选地,各所述连接件上均设有可与所述紧固件配合的多个通孔,位于同一连接件上的多个通孔均匀分布于一圆弧上;两连接件的圆弧圆心相对,使得所述两连接件可旋转至不同的通孔相对而实现可拆卸、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上的其中至少一通孔为吊装孔。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呈圆盘状,且圆盘的外周缘设有缺口,所述开口从所述缺口处向所述连接件中部位置开设,并且远离缺口的开口处为弧形。优选地,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可允许管线穿过的滑轮框架和设置于滑轮框架内可对管线进行导滑的滑轮,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设置于所述滑轮框架上。优选地,所述滑轮框架包括两块平行间隔设置的平板和将两平板连接的固定件;所述滑轮位于两平板之间;两平板的端部连接所述连接组件,且两平板之间的间隔与所述开口相连通。优选地,所述平板呈弧形,所述平板于靠近外周缘和内周缘处各设置有一组连接孔;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连接孔将两平板可拆卸式地连接固定。优选地,所述导向组件数量为两个,所述平板呈四分之一圆弧形。优选地,所述固定件呈柱状,其上套接有可相对于固定件转动的套管,所述套管位于所述两平板之间。优选地,所述滑轮数量为4-6个,分布在靠近所述平板内周缘的位置。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一、本专利技术中至少两个导向组件通过连接组件相连接而形成了一个整体,如要对该导向装置进行吊装只需要一个吊点,减少吊点数量,通过单吊点来实现管线的导向,降低吊点结构和占用空间;二、通过连接组件中使得两个导向组件可变角度地对接组装,使得两个导向组件可位于不同的平面内,从而使得管线可实现至少两个平面内的角度调整;通过同一吊点和导向装置即可实现不同管线角度的导向,减少导向装置的数量,降低了成本,满足在不同作业阶段时导向不同管线的需求,增大了适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导向装置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导向装置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导向装置实施例中一个导向组件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3的左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导向组件;11、滑轮框架;111、平板;1111、连接孔;112、固定件;113、套管;12、滑轮;2、连接组件;21、连接件;211、开口;212、通孔;213、缺口;22、紧固件;23、安装板;3、吊装组件;31、挂钩;32、吊耳;33、吊耳加强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专利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向装置,其可对管线进行至少两个平面内角度变化的导向,特别适用于钻井领域,对设置在钻井架周围的管线进行导向使管线进入井心。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导向装置主要包括两个导向组件1、连接该两个导向组件1的连接组件2和吊装连接该连接组件2的吊装组件3。每个导向组件1上设有可供管线穿入的进口和可供管线穿出的出口,进口和出口的指向不同而可对管线在一个平面内进行角度变化的导向,两个导向组件1通过连接组件2可变角度地对接组装,从而可位于不同的平面内,例如图1中两个导向组件1位于相互垂直的两个平面内,图2中两个导向组件1位于同一个平面内。连接组件2上设有可供管线通过的开口211而可使管线从一个导向组件1中穿入另一个导向组件1中,当两个导向组件1位于不同平面时,管线依次穿过两个导向组件1后即可实现两个平面内的角度变化。在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导向组件1的数量还可能为三个以上,导向组件1首尾相接,相邻的两导向组件1通过一个连接组件2实现可变角度地对接,可以实现多个平面的角度变化导向。连接组件2与吊装组件3吊装连接,通过单吊点而对两个导向组件1进行吊装。在一些实施例中,吊装组件3亦可不设置在导向装置中,而是在导向装置所应用的场合如钻井架上单独设置;当导向装置采用吊装之外的方式连接于钻井架时,亦可配置其他对应的连接机构。同时结合图1至图5,本实施例中,两个导向组件1为相同的结构,导向组件1包括可容许管线穿过的滑轮框架11和设置于滑轮框架11内可对管线进行导滑的滑轮12,滑轮框架11设有供管线进出的进口和出口,管线穿过滑轮框架11后角度发生变化。滑轮框架11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管线导向需求来设计,本实施例中,滑轮框架11包括两块平行间隔设置的平板111和将两平板111连接的固定件112,两平板111的一端部与连接组件2连接,两平板111之间的间隔与连接组件2上的开口211相连通以便管线的穿过,两平板111端部的间隔即构成了供管线进出的进口或出口。优选地,平板111呈四分之一圆弧形,其上于靠近外周缘和内周缘处各设置一组连接孔1111,固定件112穿过两平板111的对应连接孔1111而将两平板111可拆卸式地连接固定。该固定件112可为螺栓或类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导向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首尾相接的导向组件和将相邻两个导向组件可变角度地对接组装的连接组件;所述导向组件设有可供管线穿入的进口和可供管线穿出的出口,至少一个导向组件中进口和出口的指向不同;所述连接组件上设有可供管线通过的开口而使管线可从一个导向组件穿入另一个导向组件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首尾相接的导向组件和将相邻两个导向组件可变角度地对接组装的连接组件;所述导向组件设有可供管线穿入的进口和可供管线穿出的出口,至少一个导向组件中进口和出口的指向不同;所述连接组件上设有可供管线通过的开口而使管线可从一个导向组件穿入另一个导向组件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可转动相连的两连接件,两连接件上均设置有所述开口且两开口相连通,所述两连接件分别与一个所述导向组件相连而使得两导向组件可变角度地对接组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呈板状,两连接件相对设置,并通过紧固件实现可拆卸、可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连接件上均设有可与所述紧固件配合的多个通孔,位于同一连接件上的多个通孔均匀分布于一圆弧上;两连接件的圆弧圆心相对,使得所述两连接件可旋转至不同的通孔相对而实现可拆卸、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上的其中至少一通孔为吊装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呈圆盘状,且圆盘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佳王旭辉郭丽娟叶大兵孙德腾刘旭东杨虎杨忠华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