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吸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261565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0-17 00:40
针对现有动力吸振器安装到汽车的某些位置,会产生较大噪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力吸振器,包括底板、硫化橡胶块、配重块和防护罩,所述配重块经过硫化橡胶块连接在底板上,所述防护罩与底板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空腔,所述硫化橡胶块和配重块位于所述密闭空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动力吸振器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与底板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空腔,所述硫化橡胶块和配重块位于所述密闭空腔内,因此所述硫化橡胶块和配重块不直接裸露在空气中,能有效隔离外界对动力吸振器的影响,提高了动力吸振器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可将该动力吸振器布置在汽车的任意位置,且不会影响到动力吸振器的吸振性能,具有很好的减振效果,能大大消除车内的噪音。(*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吸振器。
技术介绍
动力吸振器是利用共振系统吸收物体的振动能量以减小物体振动的设备,具有较好衰减单一固有频率的噪声或振动的能力,能够有效解决单一固有频率引起的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特性问题,在整车开发过程应用普遍。请参考图1所示,现有的动力吸振器包括安装支架1′、硫化橡胶块2和配重块3,所述安装支架1′和配重块3通过所述硫化橡胶块2连接。但是,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将现有的动力吸振器安装在汽车的某些位置,例如安装在汽车的发动机舱内或者底盘等位置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前述将现有的动力吸振器安装在汽车的某些位置,例如发动机舱内或者底盘等会产生较大噪音的问题,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经过长时间的跟踪测试研究发现,安装在这些位置的动力吸振器所处的环境较恶劣,会存在高温、粉尘、磕碰和油液污染等风险,导致安装在这些位置的动力吸振器寿命较短,影响到动力吸振器的吸振性能;具体主要是由于动力吸振器上的硫化橡胶块和配重块直接裸露在空气中,前述环境因素导致硫化橡胶块在高温等环境下易老化受损脱落,进而使配重块脱落发生异常造成噪音问题。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动力吸振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动力吸振器,包括底板、硫化橡胶块、配重块和防护罩,所述配重块经过硫化橡胶块连接在底板上,所述防护罩与底板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空腔,所述硫化橡胶块和配重块位于所述密闭空腔内。本技术提供的动力吸振器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与底板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空腔,所述硫化橡胶块和配重块位于所述密闭空腔内,因此所述防护罩可将设置于底板上的硫化橡胶块和配重块罩住,即所述硫化橡胶块和配重块不直接裸露在空气中,能有效隔离外界(例如粉尘、油液、磕碰、高温等)对动力吸振器的影响,因而提高了动力吸振器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可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吸振器布置在汽车的任意位置,且不会影响到动力吸振器的吸振性能,具有很好的减振效果,能大大消除车内的噪音。进一步,所述防护罩包括底部和与所述底部连接的多个侧壁,每个所述侧壁的第一边缘延伸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底板连接。进一步,所述每个侧壁的第一边缘延伸形成一个或者多个连接部。进一步,所述每个侧壁的第一边缘延伸形成一个连接部,所述一个连接部于每个侧壁居中设置。进一步,所述每个侧壁的第一边缘延伸形成多个连接部,所述多个连接部于每个侧壁等距设置。进一步,所述底板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连接孔弯折形成翻边。进一步,所述连接部弯折后与所述底板焊接连接。进一步,所述底板上设有凹槽,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凹槽卡接连接。进一步,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硫化橡胶块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配重块上设有装配孔。进一步,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装配孔为螺纹孔。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动力吸振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动力吸振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动力吸振器的俯视图;图4是图3中沿A-A线剖开后的截面示意图。其中,1′、安装支架;1、底板;10、第一通孔;11、第一表面;12、第二表面;13、连接孔;14、翻边;2、硫化橡胶块;20、第二通孔;3、配重块;30、装配孔;4、防护罩;40、底部;41、第一侧壁;42、第二侧壁;43、第三侧壁;44、第四侧壁;411、第一连接部;421、第二连接部;431、第二连接部;441、第四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考图2所示,一种动力吸振器,包括底板1、硫化橡胶块2、配重块3和防护罩4,所述配重块3经过硫化橡胶块2连接在底板1上,所述防护罩4与底板1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空腔,所述硫化橡胶块2和配重块3位于所述密闭空腔内。本技术提供的动力吸振器包括防护罩4,所述防护罩4与底板1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空腔,所述硫化橡胶块2和配重块3位于所述密闭空腔内,因此所述防护罩4可将设置于底板1上的硫化橡胶块2和配重块3罩住,即所述硫化橡胶块2和配重块3不直接裸露在空气中,能有效隔离外界(例如粉尘、油液、磕碰、高温等)对动力吸振器的影响,因而提高了动力吸振器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可将本技术提供的动力吸振器布置在汽车的任意位置,且不会影响到动力吸振器的吸振性能,具有很好的减振效果,能大大消除车内的噪音。请参考图2-图3所示,作为具体的实施例,所述防护罩4包括底部40和与所述底部40连接的多个侧壁,每个所述侧壁的第一边缘延伸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底板1连接。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防护罩4包括底部40和与所述底部40连接的第一侧壁41、第二侧壁42、第三侧壁43和第四侧壁44,每个所述侧壁的第一边缘延伸形成连接部,即在第一侧壁41、第二侧壁42、第三侧壁43和第四侧壁44上,远离底部40的边缘分别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411、第二连接部421、第三连接部431和第四连接部441;而与所述第一边缘相背的第二边缘与所述底部40连接,即在所述第一侧壁41、第二侧壁42、第三侧壁43和第四侧壁44的第二边缘,连接有所述防护罩4的底部40。至此,所述防护罩4的形状为一个开口的盒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41、第二侧壁42、第三侧壁43和第四侧壁44的第一边缘都有延伸;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只延伸部分侧壁,具体只要能够保证所述防护罩4能够将底板1上的硫化橡胶块2和配重块3罩住,且与所述底板1有效连接即可。作为具体的实施例,所述每个侧壁的第一边缘延伸形成一个或者多个连接部。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防护罩4包括底部40和与所述底部40连接的第一侧壁41、第二侧壁42、第三侧壁43和第四侧壁44,所述每个侧壁的第一边缘延伸形成一个或者多个连接部,即在第一侧壁41、第二侧壁42、第三侧壁43和第四侧壁44上,其远离底部40的第一边缘延伸形成有一个或者多个连接部,由此实现所述防护罩4与所述底板1的有效连接。请参考图3所示,作为具体的实施例,所述每个侧壁的第一边缘延伸形成一个连接部,所述一个连接部于每个侧壁居中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硫化橡胶块、配重块和防护罩,所述配重块经过硫化橡胶块连接在底板上,所述防护罩与底板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空腔,所述硫化橡胶块和配重块位于所述密闭空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硫化橡胶块、配重块和防护罩,所述配重块经过硫化橡胶块连接在底板上,所述防护罩与底板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空腔,所述硫化橡胶块和配重块位于所述密闭空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包括底部和与所述底部连接的多个侧壁,每个所述侧壁的第一边缘延伸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底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侧壁的第一边缘延伸形成一个或者多个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侧壁的第一边缘延伸形成一个连接部,所述一个连接部于每个侧壁居中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帆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