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德谦专利>正文

剪钳的活用双向衬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5516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剪钳的活用双向衬套,包括与剪钳小环圈体的容置拇指空间内部设置的套接部相套接的软质衬套和与剪钳大环圈体的容置手指空间内部设置的套接部相套接的另一软质衬套,其特点是该软质衬套上具有前陷弧,在其后方具有侧挡缘和在其内圈设有可正向或反向套入该套接部的套结装置,在该侧挡缘与前陷弧之间设有与拇指相配的指扣弯孔,从而达到保护拇指、手指不受摩擦及侧压疼痛,并适合左、右撇子使用的目的。(*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剪钳的活用双向衬套,特别是指一种保护手指避免疼痛并适用于左撇子及一般人均能使用的剪钳的活用双向衬套。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常用剪钳的制造方法是由两片体11、12的尾端以射出成型的方式将其片体11、12包覆有两环状套部13、14,使其两环状套部13、14可以分别套入拇指与其他手指,从而,可以扣压剪钳进行剪切。该常用剪钳的主要缺点在于其环状套部13、14在套入手指而进行剪切的动作时,拇指及其他手指与环状套部13、14的前侧壁面与后侧壁面产生摩擦,并且其扣压动作亦造成手指直接压迫于硬质环状套部13、14,而使其拇指及其他手指久剪之后产生疼痛感及红肿致使无法再进行工作,如此将影响工作的进度。如图2所示,常用剪钳因其容易造成手部拇指疼痛,故有效其套合拇指端的环状套部20改进为如图2所示的斜弯套孔状,以使其顺着拇指弯弧而套入,期望让拇指久剪时不会疼痛,虽然使拇指的摩擦情形有所降低,但其壁面的硬质体在多次使用后,仍然会使拇指感到压迫与疼痛不适,且该剪钳的最大缺点在于定向的斜弯套孔如果以左撇子使用,则无法将拇指套入使用,故必需专为左撇子另制不同方向斜弯套孔的剪钳,方能专供左撇子剪切,制作上相当麻烦且销售及选购上亦会有所困难。另外,该剪钳也有在其环状套部上套设软垫以保护手指的作法,但其只是顺着该环状套部的四周设置,并无法真正保护到手指完全不碰触到环状套部,且该拇指部位的前端与后侧依然会产生摩擦,久用也会疼痛。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消除上述各种缺点,提供一种剪钳的活用双向衬套。该软质衬套分别以其套结装置活套在套接部,当手指的拇指及其他手指分别穿套在剪钳柄部的大、小环圈体上而进行剪切动作时,其软质衬套可以保护其手指,避免多次的直接碰触摩擦硬质柄部而造成手指疼痛导致无法再进行工作的情形发生。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剪钳的活用双向衬套,其软质衬套的前陷弧部位恰容纳拇指的前弧缘,而其软质衬套的后侧挡缘弧度与拇指的侧缘弧度完全相容,使其软质衬套的指扣弯孔当拇指穿套时,可以完全包容拇指弯度,而使其拇指在多次重覆扣压剪钳出力时,不产生与壁面摩擦及压迫现象,而使操作时间可以延长,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剪钳的活用双向衬套,该软质衬套是活套在其剪钳柄部的套接部上,可以用正向衬套或反向衬套的方式套设在套接部上,使其剪钳可以分别适用于惯用右手剪切或左撇子惯用左手的操作者,从而免除需要特制右手用剪及左手用剪的麻烦。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剪钳的两构件柄部指扣端分别设有大、小环圈体,大小环圈体分别容置手指。拇指的空间内设有套接部,本技术包括容置于大、小圈体的软质衬套,其特点是置入小圈体的软质衬套上具有前陷弧,在其后方具有侧挡缘和在其内圈设有可正向或反向套入该套接部的套结装置,在该侧挡缘与前陷弧之间设有与拇指相配的指扣弯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软质衬套分别以其套结装置活套于套接部,当手指分别穿套于剪钳柄部的大、小环圈体上进行剪切动作时,其软质衬套可以保护其手指而避免多次碰触硬质柄部,造成手指疼痛。2.软质衬套的前陷弧恰容纳拇指的前弧缘,而其软质衬套的后侧挡缘弧度与拇指的侧缘弧度相同,当拇指穿套时,使该软质衬套的指扣弯孔可以完全包容拇指弯度,而使其拇指在多次的重覆扣压用力时,不产生与壁面摩擦现象,因而使操作时间延长。3.软质衬套活套在其剪钳柄部的套接部上,可以正向衬套或反向衬套在套接部上,使其分别适用于惯用右手剪切或左撇子惯用左手的操作者使用,从而免除需要特制右手用剪及左手用剪的麻烦。本技术的附图简单说明如下图1是常用剪钳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另一种常用剪钳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剪钳的活用双向衬套部份分解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剪钳的活用双向衬套实施例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剪钳的活用双向衬套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面说明现有技术部分11、12—片体,13、14、20—环状套部。本技术部分30—左构件,31、41—刃部,32、42—柄部,33—大环圈体,34—套接部,40—右构件,43—小环圈体,44—套接部,50—结合端,60、70—软质衬套,61—指扣弯孔,62—前陷弧,63—侧挡缘,64、71—套结装置。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的一个较好的实施例图3、4所示,一种剪钳的活用双向衬套,系适用一般使用的剪刀或剪钳等工具,对手指握扣的柄部作改进,以使其手指在重覆的扣压动作中,不会有疼痛的感觉而使工作得以持续不间断;该剪钳主要的构成大致为左构件30与右构件40的铆合或螺锁固定而成,以其铆合或螺锁固定结合端50两侧分成刃部31、41与柄部32、42,刃部31、41用以处理须处理的物品,而柄部32、42则供手指操作,其中该柄部32、42指扣端设成大、小环圈体33、43,而其小环圈体43的大小则适合拇指穿扣,大环圈体33则适合穿置其他手指,其主要在于小环圈体43的容置拇指空间内部设有套接部44,使可以套接一具有斜向一角度指扣弯孔的软质衬套60,而其大环圈体33的容置其他手指空间内部亦设有套接部34可套置一软质衬套70,以其软质衬套60、70套置于套接部34、44,而使其拇指穿入指扣弯孔61而扣压剪钳时,达保护拇指及其他手指不受摩擦及侧压疼痛。上述该软质衬套60上具有前陷弧62,而其软质衬套60的后方具侧挡缘63,侧挡缘63与前陷弧62间呈一斜向一角度的指扣弯孔61,其指扣弯孔61的弯度恰为手拇指穿置的弯度,而可环片状包容拇指,软质衬套60的内圈设置套结装置64可正向或反向套入套接部44,而使其指扣弯孔61可以呈右下左斜上的适合右手拇指穿套或其指扣弯孔61得以呈左下右斜上的适合左手拇指穿套;该剪钳在使用时,视其使用者是惯用右手或其是左撇子使用左手时,可将其软质衬套60按其使用方向而套入套接部44,如是左撇子使用时,(如图5所示)只须取下软质衬套60反向套置于套接部44,即可使其指扣弯孔61的弯弧适合左手拇指套入扣压。权利要求1.一种剪钳的活用双向衬套,包括与剪钳小环圈体(43)的容置拇指空间内部设置的套接部(44)相套接的软质衬套(60)和与剪钳大环圈体(33)的容置手指空间内部设置的套接部(34)相套接的软质衬套(70),其特征在于该软质衬套(60)上具有前陷弧(62),在其后方具有侧挡缘(63)和在其内圈设有可正向或反向套入该套接部(44)的套结装置(64),在该侧挡缘(63)与前陷弧(62)之间设有与拇指相配的指扣弯孔(61)。专利摘要一种剪钳的活用双向衬套,包括与剪钳小环圈体的容置拇指空间内部设置的套接部相套接的软质衬套和与剪钳大环圈体的容置手指空间内部设置的套接部相套接的另一软质衬套,其特点是该软质衬套上具有前陷弧,在其后方具有侧挡缘和在其内圈设有可正向或反向套入该套接部的套结装置,在该侧挡缘与前陷弧之间设有与拇指相配的指扣弯孔,从而达到保护拇指、手指不受摩擦及侧压疼痛,并适合左、右撇子使用的目的。文档编号B26B29/04GK2281879SQ9720667公开日1998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4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4日专利技术者黄德谦 申请人:黄德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剪钳的活用双向衬套,包括与剪钳小环圈体(43)的容置拇指空间内部设置的套接部(44)相套接的软质衬套(60)和与剪钳大环圈体(33)的容置手指空间内部设置的套接部(34)相套接的软质衬套(70),其特征在于该软质衬套(60)上具有前陷弧(62),在其后方具有侧挡缘(63)和在其内圈设有可正向或反向套入该套接部(44)的套结装置(64),在该侧挡缘(63)与前陷弧(62)之间设有与拇指相配的指扣弯孔(6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德谦
申请(专利权)人:黄德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