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氢聚硅氧烷与聚丙烯酸酯半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9137760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9-12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为了提高聚硅氧烷与极性聚合物共混物的结构稳定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氢聚硅氧烷与聚丙烯酸酯半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将丙烯酸酯与含氢聚硅氧烷混和,加入路易斯酸和质子酸,在室温~100℃下搅拌反应1小时以上,冷却至室温,加水淬灭,然后萃取,水洗至中性,除去溶剂,干燥后即得到含氢聚硅氧烷与聚丙烯酸酯半互穿网络聚合物。该方法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得到的产物具有优良的结构稳定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出的含氢聚硅氧烷与聚丙烯酸酯半互穿网络聚合物在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含氢聚硅氧烷与聚丙烯酸酯形成的具有半互穿网络结构的聚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背景有机硅高分子化合物是高耐热性、高耐候性、高生物相容性、低表面能、低摩擦、及耐高低温交变的高性能材料的基础聚合物,是在极端和特殊环境下使用的高分子材料之一,对这类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对满足高新技术的需求有重要意义。以聚硅氧烷为基础聚合物的有机硅材料是最早被认知和用途最广的有机硅高分子化合物,品种多样化,有液体(硅油)、弹性体(硅橡胶)、树脂、胶黏剂、乳液等,广泛应用于宇航、航空、电气、电子、轻工、机械、化工、医学等各方面。但是,聚硅氧烷,特别是聚二甲基硅氧烷与其他聚合物的相容性较差,尤其与具有极性的聚合物共混时存在严重的相分离。互穿网络聚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组分相互穿插、缠结所构成的共混体系。当只有一种聚合物交联时,其产物称为半互穿网络聚合物。与传统的共混物相比,具有半互穿网络结构的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可提高共混物的结构稳定性。因此,利用半互穿网络聚合物的结构特性,可以发展一种简便、高效的制备含氢聚硅氧烷与极性聚合物(聚丙烯酸酯)共混物的新方法,解决聚硅氧烷与极性聚合物相容性差、共混物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采用含氢聚硅氧烷,使这种半互穿网络聚合物可作为一种还原试剂用于醇、醛和酮的脱氧反应生成相应的烷烃。 
技术实现思路
: 为了提高聚硅氧烷与极性聚合物共混物的结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氢聚硅氧烷与聚丙烯酸酯半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得到的产物具有优良的结构稳定性。同时本专利技术提供这种含氢聚硅氧烷与聚丙烯酸酯半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应用,该聚合物具有其独特的理化性能,可应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对金属具有较好的负载及包裹作用,从而使金属催化剂具有了更好的催化活性,且可回收重复利用。 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含氢聚硅氧烷与聚丙烯酸酯半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将丙烯酸酯与含氢聚硅氧烷混和,加入路易斯酸和质子酸,在室温~100℃下搅拌反应1小时以上,冷却至室温,加水淬灭,然后萃取,水洗至中性,除去溶剂,干燥后即得到含氢聚硅氧烷与聚丙烯酸酯半互穿网络聚合物。搅拌的时间根据产物的形态决定,当反应时间为1~7 h时产物为白色乳状液体;反应时间为大于7 h时产物为白色固体。所述的半互穿网络聚合物为线形的聚丙烯酸酯穿插于交联的含氢聚硅氧烷中。所述的制备方法室温通常指的是25℃, 压强为101千帕。 所述的丙烯酸酯选自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丁酯中一种。 所述的含氢聚硅氧烷选自甲基含氢硅油、苯基含氢硅油、甲基苯基含氢硅油中一种,其中含氢聚硅氧烷含氢量为质量百分含量为0.1~1.6%。 作为优选,丙烯酸酯中碳碳不饱和双键和含氢聚硅氧烷中硅氢键的摩尔比为1:0.5~10。 所述的路易斯酸选自三氟化硼、氯化锌、氯化铁、氯化铝、溴化铁、氟化锌、五氯化铌、五氟化锑、三氯化铟、氯化亚锡、醋酸钯、醋酸铜、醋酸钴、醋酸镍、硝酸钴、三氟甲磺酸铜、三氟甲磺酸铋、三氟甲磺酸银、三氟甲磺酸锌中一种,路易斯酸与丙烯酸酯的摩尔比为1:50~1000。 所述的质子酸选自硫酸、盐酸、磷酸、乙酸、三氟乙酸、氨基磺酸、对甲苯磺酸、三氟甲磺酸中一种,质子酸与含氢聚硅氧烷中硅氢键的摩尔比为1:10~500。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含氢聚硅氧烷与聚丙烯酸酯半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出的含氢聚硅氧烷与聚丙烯酸酯半互穿网络聚合物在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应用。该聚合物作为一种金属催化剂,既可作为一种载体负载金属催化剂,同时还可以作为还原试剂协同负载化的金属催化剂用于醇、醛和酮的脱氧反应生成相应的烷烃。其反应过程如下: ,,,,其中,R选自o-CH3、m-CH3、p-CH3、o-OCH3、m-OCH3、p-OCH3、o-OH、m-OH、p-OH、o-CH3OH、m-CH3OH、p-CH3OH、-Ph中一种,R1选自-H、-CH3、-CH2CH3中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得到的聚合物具有优良的结构稳定性。(2)本专利技术的聚合物不仅可作为一种载体负载金属催化剂,还可作为还原试剂协同负载化的金属催化剂用于醇、醛和酮的脱氧反应生成相应的烷烃;同时还可以回收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产物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中所用原料均可市购。 实施例1: 将丙烯酸乙酯10.9 mL (0.10 mol)、甲基含氢硅油(含氢量质量百分含量1.55%)19.4 g (Si-H: 0.30 mol)混和,加入氯化铁0.324 g (2.0 mmol)、乙酸 0.036 g (0.60 mmol), 90℃搅拌7 h后,冷却至室温,加水淬灭,用CHCl3萃取,水洗至中性,蒸除溶剂,真空干燥后得产物甲基含氢聚硅氧烷与聚丙烯酸乙酯半互穿网络聚合物。产率:94%,产物状态:白色乳状液体。实施例1产物的理化指标:1H NMR δH (400 MHz, CDCl3): 4.708 (s,3H), 4.109 (s, 2H), 2.293(s, 1H), 1.910 (t, 2H), 1.243 (s, 3H), 0.191 (s, 10H);IR:3427.4、2963.9、2917.9、2880.9、2223.3、1412.4、1261.7、1026.2、960.2、850.9、799.7、757.6、688.5、530.9。 该产物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如图1所示。 实施例2: 将丙烯酸乙酯10.9 mL (0.10 mol)、甲基含氢硅油(含氢量质量百分含量1.55%)19.4 g (Si-H: 0.30 mol) 混和,加入氯化铝0.013 g (0.10 mmol)、三氟乙酸 0.171 g (1.50 mmol),加热60℃搅拌18 h后,冷却至室温,加水淬灭,用CHCl3萃取,水洗至中性,蒸除溶剂,真空干燥后得产物甲基含氢聚硅氧烷与聚丙烯酸乙酯半互穿网络聚合物。产率:93%,产物状态:白色固体。实施例3: 将丙烯酸叔丁酯14.5 mL (0.1 mol)、甲基含氢硅油(含氢量质量百分含量1.55%)65 g (Si-H: 1.0 mol) 混和,加入醋酸铜0.036 g (0.20 mmol)、乙酸 6..0 g (0.1 mol),90℃搅拌18 h后,冷却至室温,加水淬灭,用CHCl3萃取,水洗至中性,蒸除溶剂,真空干燥后得产物甲基含氢聚硅氧烷与聚丙烯酸叔丁酯半互穿网络聚合物。产率:97%,产物状态:白色固体。实施例4: 将丙烯酸甲酯9.00 mL (0.1 mol)、甲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氢聚硅氧烷与聚丙烯酸酯半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将丙烯酸酯与含氢聚硅氧烷混和,加入路易斯酸和质子酸,在室温~100℃下搅拌反应1小时以上,冷却至室温,加水淬灭,然后萃取,水洗至中性,除去溶剂,干燥后即得到含氢聚硅氧烷与聚丙烯酸酯半互穿网络聚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含氢聚硅氧烷与聚丙烯酸酯半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将丙烯酸酯与含氢聚硅氧烷混和,加入路易斯酸和质子酸,在室温~100℃下搅拌反应1小时以上,冷却至室温,加水淬灭,然后萃取,水洗至中性,除去溶剂,干燥后即得到含氢聚硅氧烷与聚丙烯酸酯半互穿网络聚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氢聚硅氧烷与聚丙烯酸酯半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酸酯选自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丁酯中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氢聚硅氧烷与聚丙烯酸酯半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氢聚硅氧烷选自甲基含氢硅油、苯基含氢硅油、甲基苯基含氢硅油中一种,其中含氢聚硅氧烷含氢量为质量百分含量为0.1~1.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含氢聚硅氧烷与聚丙烯酸酯半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丙烯酸酯中碳碳不饱和双键和含氢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科芳徐利文王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