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驱动式管内机器人行走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2608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驱动式管内机器人行走机构,主要特征是,通过减速器,用一个电机带动驱动轮在管道内做螺旋线运动,产生轴向推动力,并使机构直进行走,驱动轮安装在螺旋架上,并与管道母线有一固定夹角,依靠弹簧的弹力,6个支承轮封压在管道内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适用于管内机器人做检测、喷涂等工作时的行走载体。(*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内机器人行走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螺旋驱动式管内机器人行走机构。石化工业、煤气工程、给排水工程、核工业工程等许多行业都有大量的管道工程,能够在管道内进行检测、喷涂、维修、机械加工等作业的机器人已研究出来,但目前作为机器人载体的管内行走机构其结构复杂,拖动力小,工作效率低。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高效率传动的螺旋驱动式管内机器人行走机构。本技术可用如下方式实现:驱动轮装在螺旋架上,弹簧K1为螺旋架四边形的对角线,弹簧K1的拉力把驱动轮封压在管道内壁上,螺旋架由电机经减速器驱动旋转;电机、减速器的机壳安装在具有力封闭的导轮支架上,弹簧K2连接在导轮支架的对角线上,弹簧K2的弹力把导轮封压在管道内壁上。驱动轮与管道的母线有一固定夹角。本技术的优点:利用驱动轮绕管内螺旋线运动,从而产生轴向推动力,使机构在管内直进行走,本技术结构紧凑,重量轻,是一种高效率传动机构。-->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最佳实施例:驱动轮1装在螺旋架6上,弹簧K1为螺旋架四边形的对角线,弹簧K1的拉力把驱动轮1封压在管道7内壁上,螺旋架6由电机4经减速器5驱动旋转;K1在电机4的轴线上,电机4、减速器5的机壳2安装在具有力封闭的导轮支架8上,弹簧K2连接在导轮支架8的对角线上,弹簧K2的弹力把导轮3封压在管道7内壁上,驱动轮1与管道7母线有一固定夹角。导轮3与管道7的母线平行,当螺旋架6和驱动轮1在电机4的驱动下在管内旋转时,这种螺旋运动下产生轴向推动力,这样驱动轮1沿管内既做绕轴向的旋转,又做沿轴线的移动,导轮3做沿管道7轴向的直线移动,管内机器人即与载体一起沿管内轴线行走,本实施例行走机构,整机重6kg,机架长640mm,水平行走速度3m/分,拖动力为8k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驱动式管内机器人行走机构,其特征是:a驱动轮(1)装在螺旋架(6)上,弹簧K↓[1]为螺旋架四边形的对角线,弹簧K↓[1]的拉力把驱动轮(1)封压在管道(7)内壁上,螺旋架(6)由电机(4)经减速器(5)驱动旋转;b电机(4 )、减速器(5)的机壳(2)安装在具有力封闭的导轮支架(8)上,弹簧K↓[2]连接在导轮支架(8)的对角线上,弹簧K↓[2]的弹力把导轮(3)封压在管道(7)内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驱动式管内机器人行走机构,其特征是:a驱动轮(1)装在螺旋架(6)上,弹簧K1为螺旋架四边形的对角线,弹簧K1的拉力把驱动轮(1)封压在管道(7)内壁上,螺旋架(6)由电机(4)经减速器(5)驱动旋转;b电机(4)、减速器(5)的机壳(2)安装在具有力封闭的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宗全李笑陈明马铁柱刘福利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