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04039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30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插头。主要解决现有插头在与插座配合后,插头不易拔出,从而给使用不便的问题。该插头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前端部设有插脚(2),所述本体(1)的上下表面设有相对应的第一凸台(3)和第二凸台(4),所述第一凸台(3)和第二凸台(4)上设有相对应的开口槽(5)。由于该插头上增设作用点,通过该作用点能够从插座上轻松、简单的拔出插头,操作省力,从而给使用带来方便,内孔(6)方便手指插入,轻松拉拔。(*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器设备,尤其是指一种插头
技术介绍
电源插头的用途很广泛,大大小小的行业都可能需要电源插头,电源插头的用途以及遍及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和我们生活最贴近的就是家用电器上的电源插头了,如电视机、电冰箱、电风扇、空调等等都需要使用而且必须使用电源插头。这些电器需要通过插头与插座相连接实现供电的目的,而插头与插座连接时,有时由于配合过紧导致拔出困难,容易出现打滑现象,给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缺点与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插头,解决现有插头在与插座配合后,插头不易拔出,从而给使用不便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插头,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前端部设有插脚,所述本体的上下表面设有相对应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上设有相对应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为弧形。所述本体上还设有通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该插头上增设作用点,通过该作用点能够从插座上轻松、简单的拔出插头,操作省力,从而给使用带来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本体1,插脚2,第一凸台3,第二凸台4,开口槽5,通孔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针对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由图所示,一种插头,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I的前端部设有插脚2,所述本体I的上下表面设有相对应的第一凸台3和第二凸台4,所述第一凸台3和第二凸台4上设有相对应的开口槽5,该开口槽5位于第一凸台3和第二凸台4的端面处。使用时,由于该插头的两侧增设有开口槽5作为作用点,通过该作用点能够从插座上轻松、简单的拔出插头,操作省力,使用方便。在本技术中,所述开口槽5为弧形。通过在本体I上设置第一凸台3和第二凸台4,并在第一凸台3和第二凸台4上设置弧形的开口槽5,人们在拔插头时,通过把手指容置于两侧弧形的开口槽5内,通过该作用点便可轻易拔出插头,操作轻松、可靠,使用效果好。在本技术中,所述本体I上还设有通孔6,插头从插座上拔下时,也可以通过用手指伸入通孔6扣住插头便可轻易拉出,上述两种方式根据需要选用。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技术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技术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插头,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I)的前端部设有插脚(2),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I)的上下表面设有相对应的第一凸台(3)和第二凸台(4),所述第一凸台(3)和第二凸台(4)上设有相对应的开口槽(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槽(5)为弧形。3.根 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I)上还设有通孔(6)。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插头。主要解决现有插头在与插座配合后,插头不易拔出,从而给使用不便的问题。该插头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前端部设有插脚(2),所述本体(1)的上下表面设有相对应的第一凸台(3)和第二凸台(4),所述第一凸台(3)和第二凸台(4)上设有相对应的开口槽(5)。由于该插头上增设作用点,通过该作用点能够从插座上轻松、简单的拔出插头,操作省力,从而给使用带来方便,内孔(6)方便手指插入,轻松拉拔。文档编号H01R13/633GK203166224SQ201320141108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6日专利技术者王林华 申请人:浙江天嘉电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头,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前端部设有插脚(2),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上下表面设有相对应的第一凸台(3)和第二凸台(4),所述第一凸台(3)和第二凸台(4)上设有相对应的开口槽(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