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掩模框架及其对应的掩模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97273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9 0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掩模框架及其对应的掩模组件,包括边框、连接机构、强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为两组对边构成的中空框架结构,所述强化槽为平行于所述对边长度方向的长条通孔且设置在所述对边上,所述对边上有穿过所述长条通孔的孔,所述孔被所述长条通孔截断形成内侧孔和外侧孔,所述外侧孔为通孔,所述连接机构是一端具有直径大于所述外侧孔直径的端部及具有外螺纹的杆部,所述内侧孔有螺纹且与所述杆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掩模框架通过利用强化槽和连接机构强化的作用下,可以再次将掩模板绷紧以克服下垂问题,解决掩模板中部下垂的问题,保证了大尺寸产品的最终品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掩模板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掩模框架及其对应的掩模组件
技术介绍
与现行IXD技术相较,利用有机发光二级管(OLED)技术所制成的显示器不仅具有可全彩化、反应时间快、高亮度(100-14,000cd/m2)、高流明效率(16_381m/W)、170度以上的视角、无一般LCD残影、可制作成大尺寸与可挠曲性面板、能够在摄氏-30度 80度的范围内作业等优势,而且制程简单、整体厚度也能缩小至Imm以下、成本更仅有TFT-1XD的3(Γ40%。因此,利用OLED技术所制成的显示器在深得社会欢迎。目前,OLED技术所制成的显示器在小尺寸上已经达到量产技术,而且相对较为成熟。但为了通过同时制造多个OLED显示器以实现产量的提高,或者是制造出大尺寸的OLED显示器,就需要增大传统大衬底的尺寸,相应的就必须增大用于蒸镀有机材料的掩模组件的尺寸。图1所示是传统用于蒸镀有机材料的掩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外框11及通过外框焊点120固定在外框11上的掩模部12,掩模部12是通过在两端施加拉力绷紧后焊接到外框11上,焊接后释放拉力。掩模组件水平放置时,由于掩模部12沿原来拉力反方向回缩导致外框11上下(图1中上下方位)支撑部分出现图中所示内凹现象,从而使得掩模部12出现下垂(特别是掩模部12中间区域),如此造成的后果是蒸镀得到的图案位置精度、尺寸大小相对都会有一定的偏差,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及良率。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0101136655公开了一种掩模组件及用于使用该掩模组件的平板显示器的沉积设备,其主要结构在于:掩模组件的外框上设置有横跨外框构成的开口区域的支撑棒,从而减少掩模部的下垂量。中国专利专利号为01138161.2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大尺寸显示面板的掩模,其包括:具有多个孔的主框架,自掩模根据要制造的尺寸和图案而装配在主框架的孔内。以上方式在实现OLED显示器量产上有一定的作用,但在制作大尺寸显示屏上具有一定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需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掩模框架及其对应的掩模组件,包括边框、连接机构、强化槽,所述边框为两组对边构成的中空框架结构,所述强化槽为平行于所述对边长度方向的长条通孔且设置在所述对边上,所述对边上有穿过所述长条通孔的孔,所述孔被所述长条通孔截断形成内侧孔和外侧孔,所述外侧孔为通孔,所述连接机构是一端具有直径大于所述外侧孔直径的端部及具有外螺纹的杆部,所述内侧孔有螺纹且与所述杆部连接。根据本技术
技术介绍
中对现有技术所述,在为了通过同时制造多个OLED显示器以实现产量的提高,或者是制造出大尺寸的OLED显示器,就需要增大传统大衬底的尺寸以及用于蒸镀有机材料的掩模组件的尺寸,由此则带来一个掩模板中部下垂的问题,影响产品的最终品质;本技术提供的掩模框架通过利用强化槽和连接机构强化的作用下,可以再次将掩模板绷紧以克服下垂问题,解决掩模板中部下垂的问题,保证了大尺寸产品的最终品质。另外,根据本技术公开的掩模框架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是密纹螺纹,密纹螺纹可以对所述框架受力情况进行微调,更容易调节和控制。进一步,所述边框是一体成型结构或由所述对边连接形成的结构。所述边框一体成型可以保证更高的精度,而由对边联接形成的结构可以让加工更加简便成本更低。进一步,所述强化槽是与所述对边一体成型形成的结构或是由所述对边的内外侧部件连接形成的结构。可选地,所述强化槽是至少有一组形成在所述对边上。强化槽可以只有一组设置在一组对边上,也可以有两组分别设置在两组对边上。可选地,所述孔是贯穿通孔或所述内侧孔是盲孔。所述孔可以是贯穿所述对边的通孔;也可以是所述内侧孔为盲孔的结构,当所述对边为联接结构时,此结构可以更大限度的保证所述框架的整体受力情况和整体精度。 进一步地,所述孔在所述对边上规律排布。更进一步地,所述孔是中间密集两端稀疏排布或均匀排布或中间稀疏两端密集。由于所述对边受力情况一般是所述对边中部受力大,所以中间密集两端稀疏排布对力的分布调节更有益处。进一步地,所述掩模框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对边的内侧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可以和所述对边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如此可以提供更好的支撑作用。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掩膜组件,所述掩模组件包括上述提及的所述掩模框架和掩模部件,所述掩模部件与所述掩模框架有固定联接部位,所述固定联接部位固定联接在构成所述掩模框架的所述对边的上表面且在所述强化槽的内侧,所述掩模部件包括掩模图案区域,所述掩模部件是整体一块或多个单元拼接而成的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联接部位为胶联接结构或焊接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掩模部件是一整块或多个掩模单元拼接而成的结构。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所示是传统用于蒸镀有机材料的掩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种掩模框架的实施例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一种掩模框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另一种掩模框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为图3中31部分放大示意图;图6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掩模框架整体平面示意图;图7所示为图6中62部分放大示意图;图8所示为图6中62区域沿A-A方向截面示意图;图9所示是掩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所示是图9中S-S方向所示截面示意图;图11所示为图10中101部分放大示意图;图12所示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示意图;图13所示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示意图;图1中,外框——11,焊点——120,掩模部——12 ;图2中,边框——21,连接机构——22,强化槽——23,对边——211、212 ;图3中,待放大区域一31 ;图5中,611为内侧孔,612为外侧孔图6中,61——用于连接边框21与强化槽23的孔,62——待放大部分,A-A方向——待解剖方向;图7中,d-边框21上强化槽23的间距;图9中,24——掩模部件,241——焊点,S-S待解剖观测方向;图10中,101-待放大区域;图12中,213——固定在边框上的横梁;图13中,214——固定在边框上的竖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底”、“顶”、“前”、“后”、“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联接”、“连通”、“相连”、“连接”、“相联”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掩模框架,包括边框、连接机构、强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为两组对边构成的中空框架结构,所述强化槽为平行于所述对边长度方向的长条通孔且设置在所述对边上,所述对边上有穿过所述长条通孔的孔,所述孔被所述长条通孔截断形成内侧孔和外侧孔,所述外侧孔为通孔,所述连接机构是一端具有直径大于所述外侧孔直径的端部及具有外螺纹的杆部,所述内侧孔有螺纹且与所述杆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志凌高小平潘世珎张炜平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允升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