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卸式矿用载重汽车底座横梁,特别是用于前顶自卸式矿用载重汽车底座横梁设备。它是由由第三螺栓固定连接在一体,前加强支架、前横梁、后横梁和后加强支架的两端分别由多只第二螺栓连接在第一上连接板、第二上连接板、第二下连接板和第一下连接板上,第一上连接板、第二上连接板、第二下连接板和第一下连接板上的多只螺栓孔内分别装置多只第一螺栓,前横梁、前加强支架、后横梁和后加强支架分别由多只铆钉铆接在一体。效果是结构简单牢固,底座横梁固定稳定,底座横梁的强度高,防止出现车架横梁断裂、撕裂现象,底座横梁抗扭曲、抗疲劳,广泛用于前顶自卸式矿用载重汽车的底座横梁装置设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卸式矿用载重汽车底座横梁,特别是用于前顶自卸式矿用载重汽车底座横梁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中重型汽车所使用的车架底座横梁其结构复杂款式多样,性能良莠不齐,很多重型汽车在经过长时间的作业之后,出现车架横梁断裂、撕裂等现象,抗扭曲、抗疲劳能力特别的差。这和车架内的横梁结构形式有很大的关系,容易出现横梁结构形式和强度上的缺陷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顶自卸式矿用载重汽车底座横梁,它是采用高强度四块连接板厚度为1(T12 mm的结构形式,横梁中间设置两个背靠背横梁体厚度f 10 mm连接,在自卸车的后翻受力情况下,横梁上装置前、后加强支架,横梁体前后两个位置装置两个加强支架,车架纵梁与横梁纵横连接在一体,两侧与车架纵梁相连,纵梁的下端与平衡轴连接固定,使整个后悬架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实现整个载重汽车底座横梁稳定性高与牢固性强的目的。本技术前顶自卸式矿用载重汽车底座横梁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它是由前横梁、后横梁、前加强支架、后加强支架、第一下连接板、第一上连接板、第二上连接板和第二下连接板构成,通过在第一上连接板、第二上连接板、第二下连接板和第一下连接板上分别设置多个第一铆钉孔、第二铆钉孔、第四铆钉孔和第三铆钉孔,由铆钉铆接固定在车架上,第一上连接板和第二上连接板与第二下连接板和第一下连接板中间处分别装置前横梁、后横梁、前加强支架和后加强支架,前横梁和前加强支架与后横梁和后加强支架上、下两端上分别设置四个螺栓孔,由第三螺栓固定连接在一体,前加强支架、前横梁、后横梁和后加强支架的两端分别由多只第二螺栓连接在第一上连接板、第二上连接板、第二下连接板和第一下连接板上,第一上连接板、第二上连接板、第二下连接板和第一下连接板上的多只螺栓孔内分别装置多只第一螺栓,前横梁、前加强支架、后横梁和后加强支架分别由多只铆钉铆接在一体。采用四块连接板结构方式,中间设置两个背靠背前后横梁连接,在自卸车的后翻受力情况下,对前、后横梁进行装置前加强支架和后加强支架,前加强支架、前横梁和后横梁、后加强支架由十二个铆钉铆接在一体,第一上连接板和第二上连接板由十六个第一螺栓与前横梁和后横梁连接固定;第一上连接板与第二上连接板、四个加强支架由十六个铆钉与前横梁和后横梁铆接固定,四块上下连接板由二十四个第一螺栓连接固定,实现整个载重汽车底座横梁稳定性高与牢固性强的效果。本技术前顶自卸式矿用载重汽车底座横梁的效果是结构简单牢固,底座横梁固定稳定,底座横梁的强度高,防止出现车架横梁断裂、撕裂现象,底座横梁抗扭曲、抗疲劳,广泛用于前顶自卸式矿用载重汽车的底座横梁装置设备。附图说明本技术前顶自卸式矿用载重汽车底座横梁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是本技术前顶自卸式矿用载重汽车底座横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前顶自卸式矿用载重汽车底座横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I一第一铆钉孔2—前加强支架3—前横梁4一后横梁5—后加强支架6—第二铆钉孔7—第四铆钉孔8—第三铆钉孔9一第一下连接板10—第一上连接板11一第一螺栓12—第二螺栓13—第二螺栓14一铆钉15一第二上连接板16—第二下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2,本技术前顶自卸式矿用载重汽车底座横梁,它是由前横梁3、后横梁4、前加强支架2、后加强支架5、第一下连接板9、第一上连接板10、第二上连接板15和第二下连接板16构成,通过在第一上连接板10、第二上连接板15、第二下连接板16和第一下连接板9上分别设置多个第一铆钉孔1、第二铆钉孔6、第四铆钉孔7和第三铆钉孔8,由铆钉铆接固定在车架上,第一上连接板10和第二上连接板15与第二下连接板16和第一下连接板9中间处分别装置前横梁3、后横梁4、前加强支架2和后加强支架5,前横梁3和前加强支架2与后横梁4和后加强支架5上、下两端上分别设置四个螺栓孔,由第三螺栓13固定连接在一体,前加强支架2、前横梁3、后横梁4和后加强支架5的两端分别由多只第二螺栓12连接在第一上连接板10、第二上连接板15、第二下连接板16和第一下连接板9上,第一上连接板10、第二上连接板15、第二下连接板16和第一下连接板9上的多只螺栓孔内分别装置多只第一螺栓11,前横梁3、前加强支架2、后横梁4和后加强支架5分别由多只铆钉14铆接在一体。本技术前顶自卸式矿用载重汽车底座横梁的实施例,它是由前横梁2、后横梁3、前加强支架2、后加强支架5、第一上连接板10、第二上连接板15、第二下连接板16和第一下连接板9构成,采用四块连接板结构方式,中间设置两个背靠背前后横梁连接,在自卸车的后翻受力情况下,对前、后横梁进行装置前加强支架2和后加强支架5,前加强支架2、前横梁3和后横梁4、后加强支架5由十二个铆钉14铆接在一体,第一上连接板10和第二上连接板15由十六个第一螺栓11与前横梁3和后横梁4连接固定;第一上连接板10与第二上连接板15、四个加强支架由十六个铆钉14与前横梁2和后横梁3铆接固定,四块上下连接板由二十四个第一螺栓11连接固定,实现整个载重汽车底座横梁稳定性高与牢固性强的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前顶自卸式矿用载重汽车底座横梁,它是由前横梁(3)、后横梁(4)、前加强支架(2)、后加强支架(5)、第一下连接板(9)、第一上连接板(10)、第二上连接板(15)和第二下连接板(16)构成,其特征是通过在第一上连接板(10)、第二上连接板(15)、第二下连接板(16)和第一下连接板(9)上分别设置多个第一铆钉孔(I)、第二铆钉孔(6)、第四铆钉孔(7)和第三铆钉孔(8),由铆钉(14)铆接固定在车架上,第一上连接板(10)和第二上连接板(15)与第二下连接板(16)和第一下连接板(9)中间处分别装置前横梁(3)、后横梁(4)、前加强支架(2)和后加强支架(5),前横梁(3)和前加强支架(2)与后横梁(4)和后加强支架(5)上、下两端上分别设置四个螺栓孔,由第三螺栓(13)固定连接在一体,前加强支架(2)、前横梁(3)、后横梁(4)和后加强支架(5)的两端分别由多只第二螺栓(12)连接在第一上连接板(10)、第二上连接板(15)、第二下连接板(16)和第一下连接板(9)上,第一上连接板(10)、第二上连接板(15)、第二下连接板(16)和第一下连接板(9)上的多只螺栓孔内分别装置多只第一螺栓(11),前横梁(3)、前加强支架(2)、后横梁(4)和后加强支架(5)分别由多只铆钉(14)铆 接在一体。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卸式矿用载重汽车底座横梁,特别是用于前顶自卸式矿用载重汽车底座横梁设备。它是由由第三螺栓固定连接在一体,前加强支架、前横梁、后横梁和后加强支架的两端分别由多只第二螺栓连接在第一上连接板、第二上连接板、第二下连接板和第一下连接板上,第一上连接板、第二上连接板、第二下连接板和第一下连接板上的多只螺栓孔内分别装置多只第一螺栓,前横梁、前加强支架、后横梁和后加强支架分别由多只铆钉铆接在一体。效果是结构简单牢固,底座横梁固定稳定,底座横梁的强度高,防止出现车架横梁断裂、撕裂现象,底座横梁抗扭曲、抗疲劳,广泛用于前顶自卸式矿用载重汽车的底座横梁装置设备。文档编号B62D21/02GK203158079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顶自卸式矿用载重汽车底座横梁,它是由前横梁(3)、后横梁(4)、前加强支架(2)、后加强支架(5)、第一下连接板(9)、第一上连接板(10)、第二上连接板(15)和第二下连接板(16)构成,其特征是通过在第一上连接板(10)、第二上连接板(15)、第二下连接板(16)和第一下连接板(9)上分别设置多个第一铆钉孔(1)、第二铆钉孔(6)、第四铆钉孔(7)和第三铆钉孔(8),由铆钉(14)铆接固定在车架上,第一上连接板(10)和第二上连接板(15)与第二下连接板(16)和第一下连接板(9)中间处分别装置前横梁(3)、后横梁(4)、前加强支架(2)和后加强支架(5),前横梁(3)和前加强支架(2)与后横梁(4)和后加强支架(5)上、下两端上分别设置四个螺栓孔,由第三螺栓(13)固定连接在一体,前加强支架(2)、前横梁(3)、后横梁(4)和后加强支架(5)的两端分别由多只第二螺栓(12)连接在第一上连接板(10)、第二上连接板(15)、第二下连接板(16)和第一下连接板(9)上,第一上连接板(10)、第二上连接板(15)、第二下连接板(16)和第一下连接板(9)上的多只螺栓孔内分别装置多只第一螺栓(11),前横梁(3)、前加强支架(2)、后横梁(4)和后加强支架(5)分别由多只铆钉(14)铆接在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扬,郑晓军,于振华,王杰,孟国玉,常建军,石可前,苏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宁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