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卸载重汽车的车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33007 阅读:3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卸载重汽车的车厢结构,前边板和左、右边板固定在底板上,后门活动地安装在左、右边板上,车厢底板下方有两根相对的异形纵梁,两根相对的异形纵梁之间形成凹槽,两根副车架纵梁嵌套在凹槽中,两根异形纵梁之间有若干横梁相连,车厢底板上有若干纵向凸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较大刚度和强度,既能承受较大冲击力,制造成本又相对较低,车厢嵌套在副车架上,可较好地限制车厢的左右摇摆,横向稳定性好,使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大大提高,车厢底部的异形纵梁和边板之间的支撑梁或加强筋进一步提高了车厢底部的刚度和抗冲击能力,适于装载砂、土、碎石等。(*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卸载重汽车,特别是自卸载重汽车的车厢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自卸汽车,车厢底板下有底架,底架的纵梁由副车架的两根纵梁支撑, 副车架固定在车架上,支撑面积小,而且副车架的两根纵梁相距不足一米,横向稳定性很 差。自卸载重汽车一般运载碎石、泥土等物料,装载时对车厢底部有较大冲击力,容易损坏 车厢底部。另外,由于载重量大,满载物料后重心高,车厢底部仅由副车架的的两根纵梁支 撑,横向稳定性差的问题更加突出,满载物料时常常因为道路不平颠簸或转弯稍急就发生 侧翻,引起人身伤亡的重大事故。为了提高车厢的稳定性,一些自卸汽车取消了车厢底架, 将车厢底板直接放置在副车架上,虽然降低了重心,但车厢底部的刚度和强度都有所削弱, 车厢横向稳定性差的情况也没有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自卸载重汽车的车厢底部结构,提高车厢底部的刚度和 强度,而且车厢重心低,能有效地控制车厢的左右摇摆,有较好的横向稳定性。一种自卸载重汽车的车厢结构,前边板和左、右边板固定在底板上,后边板活动地 安装在左、右边板上,车厢底板下方有两根相对的异形纵梁,两根相对的异形纵梁之间形成 凹槽,两根副车架纵梁嵌套在凹槽中,两根异形纵梁之间有若干横梁相连,车厢底板上有若 干纵向凸条。进一步的,所述车厢后边板上有若干横向凸条。所述凸条为冲压形成。所述凸条的横截面为圆弧形、三角形、梯形或槽形。所述异形纵梁从横截面看,其下表面有一台阶,两根副车架纵梁的上水平表面与 异形纵梁的台阶面接触。。所述横梁与副车架横梁相对应并相接触。所述异形纵梁与横梁的连接处焊接三角形加强板。进一步的,车厢底部的异形纵梁与车厢边板间有若干支撑梁,支撑梁的横截面呈 槽形。进一步的,车厢底部的异形纵梁与车厢边板间有若干加强筋。本技术有较大刚度和强度,既能承受较大冲击力,制造成本又相对较低,车厢 嵌套在副车架上,可较好地限制车厢的左右摇摆,横向稳定性好,使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大大 提高,车厢底部的异形纵梁和边板之间的支撑梁或加强筋进一步提高了车厢底部的刚度和 抗冲击能力,适于装载砂、土、碎石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车厢横断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后边板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异形纵梁,3 -横梁,4-副车架横梁,5-副车架纵梁,6_支撑梁, 7-凸条,8-左、右边板,9-后门,10-横向凸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一种自卸载重汽车的车厢结构,前边板和左、右边板8 固定在底板1上,后门9活动地安装在左、右边板8上,车厢底板1下方有两根相对的异形 纵梁2,两根相对的异形纵梁2之间形成凹槽,两根副车架纵梁5嵌套在凹槽中,两根异形纵 梁2之间有若干横梁3相连。所述异形纵梁2从横截面看,其下表面有一台阶,两根副车架纵梁5的上水平表面 与异形纵梁2的台阶面接触。所述横梁3的下表面与异形纵梁2的台阶面齐平,横梁3与副车架横梁4的数量相 同,且相接触。车厢底板上有若干纵向凸条7,进一步的,车厢后门9上有若干横向凸条10, 凸条7、10可加强底板和后门板的强度和刚度。所述凸条7、10为冲压形成,凸条7、10的横 截面可以为圆弧形、三角形、梯形或槽形。异形纵梁2焊接在车厢底板1上,为进一步增加 强度和刚度,异形纵梁2与横梁3的连接处还焊接三角形加强板。为进一步提高车厢底部的刚度和强度,在车厢底部的异形纵梁2与车厢边板8间 有若干支撑梁6或加强筋,支撑梁6或加强筋的数量根据车厢长度而定,可为4-12个,支撑 梁的横截面呈槽形。当然,本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 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 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卸载重汽车的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边板和左、右边板(8)固定在底板(1)上,后门(9)活动地安装在左、右边板(8)上,车厢底板(1)下方有两根相对的异形纵梁(2),两根相对的异形纵梁(2)之间形成凹槽,两根副车架纵梁(5)嵌套在凹槽中,两根异形纵梁(2)之间有若干横梁(3)相连,车厢底板(1)上有若干纵向凸条(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卸载重汽车的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边板和左、右边板(8)固定在底板 (1)上,后门(9)活动地安装在左、右边板(8)上,车厢底板(1)下方有两根相对的异形纵梁 O),两根相对的异形纵梁⑵之间形成凹槽,两根副车架纵梁(5)嵌套在凹槽中,两根异形 纵梁( 之间有若干横梁C3)相连,车厢底板(1)上有若干纵向凸条(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载重汽车的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的后门(9) 上有若干横向凸条(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卸载重汽车的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7、10)为 冲压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卸载重汽车的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7、10)的 横截面为圆弧形、三角形、梯形或槽形。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显能樊高荣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高荣华龙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