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外圆磨削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94108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9 04:58
一种用于外圆磨削的装置,包括机座,机座上并列设有两组用于承载圆柱形工件的托轮组,其中至少一个托轮组为由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的主动托轮组,其中一个托轮组上设有多个斜托轮,所述斜托轮的轴线与旋转轴的轴线具有夹角,在机座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磨头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外圆磨削的装置,通过采用斜托轮的结构,实现工件的圆周和轴向进给,配合侧置的磨头架,从而实现高效率的批量加工。解决了对于工件尺寸较大的锻件毛坯的粗加工问题,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同时质量易于控制、自动化程度高。进一步的,设置的卸载装置可以方便地实现工件的自动卸料。(*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用于外圆磨削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外圆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钢料锻件的外圆表面粗加工 的外圆磨削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在钢厂的锻件圆钢毛坯出厂后,形状不是特别规则,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及 环境潮湿的影响,在外圆表面形成不同程度的锈蚀,从而在其表面形成一层氧化铁皮和铁 锈,对后续该锻件的加工和使用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对锻件外圆表面进行去皮粗加工。在目 前的圆钢毛坯去皮方法中,常用的有手工法、化学法及机械法,手工法劳动强度大,生产效 率低;化学法相对于人工法效率较高,但极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且不易控制去皮质量;机械 法去皮作为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质量可靠、效率高的方法则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现有的外圆加工设备多采用动磨头结构,即工件在轴向固定,而由磨头沿轴向运 动实现工件的外圆磨削,例如中国专利200620111811.X即公开了一种外圆磨削装置,即为 采用该结构。存在的问题是效率较低,而且对于外圆表面粗加工的工艺要求而言,对加工精 度要求不高。中国专利申请201010166536.2公开了一种高温圆钢锻压件去氧化层设备,采用 并列的摩擦去皮装置和滚刀去除圆钢锻压件的外圆氧化层,存在的问题是,摩擦去皮装置 和滚刀均为定长,对于不同长度规格的锻压件不能通用,且刀具长度较长,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外圆磨削的装置,可以批量的加 工钢料锻件的外圆表面,且效率较高,成本较低。进一步的,还可以实现自动卸料。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外圆磨削的装 置,包括机座,机座上并列设有两组用于承载圆柱形工件的托轮组,其中至少一个托轮组由 驱动装置驱动旋转,其中一个托轮组上设有多个斜托轮,所述斜托轮的轴线与旋转轴的轴 线具有夹角,大约在8° 12°之间,在机座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磨头架。所述的磨头架中,磨头座位于机座一侧,磨头架与磨头座的顶端铰接,磨头架位于 托轮组上方的一端设有磨头砂轮;磨头架与磨头座之间设有磨头架油缸。所述的磨头架与磨头座铰接的位置位于磨头架的中部,在设有磨头架油缸的相对 另一端还设有磨头架弹簧。机座的一端还设有卸载装置。所述的卸载装置中,卸料杆通过卸料支座与机座铰接,卸料杆与机座之间还设有 卸料油缸,卸料杆的自由端位于托轮组中的各个托轮之间。所述的卸料杆自由端设有用于置于工件下方的弯折段。所述的弯折段的自由端还设有用于勾起工件的防滑钩。所述的卸料杆为多个,多个卸料杆并列布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外圆磨削的装置,通过采用斜托轮的结构,实现工件的圆周和轴向进给,配合侧置的磨头架,从而实现高效率的批量加工。本技术解决了对于工件尺寸较大的锻件毛坯的粗加工问题,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同时质量易于控制、自动化程度高。进一步的,设置的卸载装置可以方便地实现工件的自动卸料。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 图5为图2的C-C剖视图。图6为图2的D-D剖视图。图中:卸载装置I,磨头架2,驱动装置3,主轴架4,斜托轮5,主动托轮组6,被动托轮组7,机座8,工件9,磨头座10,磨头架油缸11,磨头架弹簧12,磨头砂轮13,防滑钩14, 弯折段15,卸料支座16,卸料杆17,卸料油缸18,夹角α。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中,一种用于外圆磨削的装置,包括机座8,机座8上并列设有两组用于承载圆柱形工件9的托轮组,托轮组由主轴架3实现支承。其中至少一个托轮组为由驱动装置3驱动旋转的主动托轮组6,其中一个托轮组上设有多个斜托轮5,如图1中所述斜托轮 5的轴线与旋转轴的轴线具有夹角α,在机座8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磨头架2。由此结构, 当如图4中,驱动装置3驱动主动托轮组6旋转时,同时带动工件旋转,被动托轮组7相应的由工件带动旋转,在旋转过程中,斜托轮5对工件产生轴向分力,从而实现工件的轴向进给,配合工件9的旋转,由磨头架2对工件9的外圆进行磨削加工。采用本装置,加工效率高于现有技术中的其他结构。本例中,将斜托轮5设置在被动托轮组7上,但是,将斜托轮 5设置在主动托轮组6上也是可行的。对于更大直径的工件9,同时在主动托轮组2和被动托轮组I设置驱动装置4也是可行的。优化的方案中,所述的夹角α为8-12°。由此结构,确保推动工件轴向移动的轴向分力较为合理。优化的方案如图1、2和5,所述的磨头架2中,磨头座10位于机座8 一侧,磨头架 2与磨头座10的顶端铰接,磨头架2位于托轮组上方的一端设有磨头砂轮13 ;磨头架2与磨头座10之间设有磨头架油缸11。本例中,采用设置两个磨头架5的方案,以提高加工效率。加工时,由磨头架油缸11的动作,实现磨头砂轮13的进刀和退刀。优化的方案如图5·中,所述的磨头架14与磨头座10铰接的位置位于机座8的中部,在设有磨头架油缸11的相对另一端还设有磨头架弹簧12。采用该平衡的结构,也可以降低磨头架油缸11的负荷,且设置的磨头架弹簧12可以实现较为快速的退刀,以提高加工精度。当然,仅在磨头架2的一侧设置磨头架油缸11,并由磨头架油缸6的动作实现进刀和退刀也是可行的。进一步优化的方案,如图1、2和6中,机座19的一端还设有卸载装置1,由此结构, 实现自动卸料,从而降低了劳动强度。优化的方案如图6中,所述的卸载装置I中,卸料杆17通过卸料支座16与机座8 铰接,卸料杆17与机座8之间还设有卸料油缸18,卸料杆17的自由端位于托轮组中的各个 托轮之间,从而避免对工件的运行构成干涉。通过卸料油缸18的动作,卸料杆17将工件9 抬起,从而实现工件9沿卸料杆17自动卸料。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中,所述的卸料杆17自由端设有用于置于工件9下方的弯折段 15,由此结构,有利于降低卸料油缸18的安装难度,即卸料油缸18与机座8之间的距离较 近,便于安装。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中,所述的弯折段15的自由端还设有用于勾起工件9的防滑钩 14。由此结构,避免工件9从卸料杆17的自由端脱落。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中,如图1、2中,所述的卸料杆17为多个,多个卸料杆17并列 布置。由此结构,确保承托的工件9的平衡。使用时按以下步骤操作:1、将工件9即锻件圆钢吊放在主动托轮组6和被动托轮组7如图1、2中的右端。2、开启驱动装置3,促使主动托轮组6旋转,并使工件旋转并带动被动托轮组7旋转。3、由于被动托轮组7中的每个托轮的轴线与工件的轴线成一定的夹角,工件在旋 转的同时,该夹角产生对工件的轴向力,促使工件沿着轴向作缓慢而匀速移动。4、当工件的头部接近磨头砂轮13的时候,磨头架油缸11伸长,磨头架弹簧12受 到压力而压缩。5、磨头砂轮13缓慢下降,为提高效率,可同时使用两组磨头砂轮13同时磨削,贴 近工件的外圆表面,进行磨削,磨头砂轮13下降时,应严格控制其进刀速度,避免砂轮被碰 破的危险。6、工件在整全段经过磨头砂轮13之后,即磨削加工完毕。该工件的外圆表面就恢 复光亮的外表。7、工件继续往前位移,进入卸载装置I的区域。8、在单个工件的加工过程中驱动装置3停止运行。9、卸料油缸18活塞杆收缩,转动卸料杆17,由于杠杆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外圆磨削的装置,包括机座(8),其特征是:机座(8)上并列设有两组用于承载圆柱形工件(9)的托轮组,其中至少一个托轮组由驱动装置(3)驱动旋转,其中一个托轮组上设有多个斜托轮(5),所述斜托轮(5)的轴线与旋转轴的轴线具有夹角(α),在机座(8)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磨头架(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丽张庆军罗伦荣韩烈彪沈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葛洲坝集团机械船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