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及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79907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21:16
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其含有硫和多孔碳的复合物以及满足下述式(1)所示组成的玻璃粒子和/或满足下述式(1)所示组成的玻璃陶瓷粒子。LiaMbPcSd?(1)式中,M为B、Zn、Si、Cu、Ga或Ge,a~d表示各元素的组成比,满足a:b:c:d=1~12:0~0.2:1:2~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及锂离子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该正极材料中使用的硫和多孔碳的复合物的制造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对于锂离子电池,人们希望电容量和循环特性优异。关于电容量,研究了在正极中使用理论容量为1672mAh/g的硫的方法。但是,因为硫的导电性小,所以在正极中使用硫的情况下,需要通过某些方法来确保导电性。例如提出了将碳等导电性粒子和硫粉末一边加热至硫的熔点以上一边进行混合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在由此得到的硫-碳复合物中进一步加入粘合剂树脂,将所得材料用作正极材料,制作非水溶剂系锂离子电池。然而,电池的初始容量为每1g硫1100mAh左右,存在只能利用硫理论容量的66%的问题。此外,报道了使硫真空加热浸渗于碳的细孔中的方法(专利文献2)。该文献中,在通过该方法得到的硫-碳复合物中混合作为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之一的硫化结晶锂超离子导体(thio-LISICON)Li3.25Ge0.25P0.75S4,制作正极材料,评价使用该硫化结晶锂超离子导体Li3.25Ge0.25P0.75S4作为电解质的全固体锂电池的性能。然而,使用乙炔黑作为碳的情况下,初始容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及锂离子电池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12.24 JP 2010-287198;2011.07.25 JP 2011-161701.锂离子全固体电池用正极材料,其含有硫和导电性物质的复合物、与满足下述式(1)所示组成的玻璃粒子和满足下述式(1)所示组成的玻璃陶瓷粒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导电性物质为多孔质;所述硫存在于所述导电性物质的细孔中;LiaMbPcSd(1)式中,M为B、Zn、Si、Cu、Ga或Ge,a~d表示各元素的组成比,满足a:b:c:d=1~12:0~0.2:1:2~9。2.锂离子全固体电池用正极材料,其含有硫和多孔碳的复合物、与满足下述式(1)所示组成的玻璃粒子和满足下述式(1)所示组成的玻璃陶瓷粒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硫存在于所述多孔碳的细孔中;LiaMbPcSd(1)式中,M为B、Zn、Si、Cu、Ga或Ge,a~d表示各元素的组成比,满足a:b:c:d=1~12:0~0.2:1:2~9。3.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全固体电池用正极材料,其中,所述b为0。4.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全固体电池用正极材料,其中,所述a、c和d之比a:c:d为1~9:1:3~7。5.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全固体电池用正极材料,其中,所述多孔碳具有细孔,细孔直径在100nm以下的细孔的孔容为0.5cc/g以上且4.0cc/g以下。6.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全固体电池用正极材料,其中,所述多孔碳具有细孔,平均细孔直径为0.1nm以上且18nm以下。7.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全固体电池用正极材料,其中,所述多孔碳的BET比表面积为200m2/g以上且4500m2/g以下。8.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全固体电池用正极材料,其中,所述多孔碳的BET比表面积为100m2/g以上且2500m2/g以下。9.锂离子全固体电池用正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将多孔质的导电性粒子和硫粒子的混合物在压力为常压~5MPa、温度为硫的熔点以上的条件下加热1分钟~48小时,制造硫和多孔质的导电性物质的复合物,将所述复合物、与满足下述式(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鹿博道樋口弘幸佐藤淳
申请(专利权)人: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