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型腔侧的侧抽芯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69601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05:54
注塑模具型腔侧的侧抽芯机构,包括上、下复板,上复板下安固定板和斜导柱,固定板下安型腔,下复板中开穿孔,下复板上安模脚之间设上、下顶针板,上、下顶针板中安脱料板顶杆,模脚上安型芯上安脱料板与脱料板顶杆相连,脱料板、型芯和型腔之间有塑料件,所述型腔中开滑槽中设侧抽芯滑块中开导孔,导孔与斜导柱配合,侧抽芯滑块经斜导柱与塑料件配合,上复板一侧安支架一侧安压块,压块下制拉钩,型腔中开安装槽中安压缩弹簧,型腔一侧安固定座上安摆钩经轴销与固定座旋转连接,摆钩一侧与压缩弹簧接触,摆钩上制斜块与拉钩接触,摆钩下制倒钩,型芯一侧安凸块与倒钩配合。(*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特别是涉及注塑模具型腔侧的侧抽芯机构
技术介绍
若要在塑料件上制有侧孔,通常会在注塑模具中设置侧抽芯滑块,在侧抽芯滑块中开有导孔,在上复板中安装斜导柱,在开模时利用斜导柱带动侧抽芯滑块向一侧滑动,得到抽芯。传统的侧抽芯滑块多数是设置在型芯上,若塑料件的侧孔需要开在型腔位置时,并且受模具的结构限定,则无法通过型芯上的侧抽芯滑块进行侧抽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将侧抽芯滑块设置在型腔中,与塑料件侧孔的位置相适应,保证注塑模具顺利侧抽芯的注塑模具型腔侧的侧抽芯机构。本技术注塑模具型腔侧的侧抽芯机构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复板和下复板,在上复板下安装固定板和斜导柱,固定板中安装定位圈和浇口衬套,固定板下安装型腔,在下复板中开有穿孔,下复板上安装模脚,模脚之间设置下顶针板和上顶针板,注射机顶杆穿过穿孔与下顶针板相接触,在上、下顶针板中安装脱料板顶杆,模脚上安装型芯,型芯上安装脱料板,脱料板与脱料板顶杆相连,在脱料板、型芯和型腔之间有注塑成型的塑料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中开有滑槽,滑槽中设置侧抽芯滑块,侧抽芯滑块中开有导孔,导孔与斜导柱相配合,侧抽芯滑块经斜导柱与塑料件相配合,所述上复板一侧安装支架,支架一侧安装压块,压块下制有拉钩,在型腔中开安装槽,安装槽中安装压缩弹簧,型腔一侧安装固定座,固定座上安装摆钩,摆钩经轴销与固定座旋转连接,摆钩一侧与压缩弹簧相接触,在摆钩上制有斜块,斜块与拉钩相接触,摆钩下制有倒钩,在型芯一侧安装凸块,凸块与倒钩相配合。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型腔侧的侧抽芯机构,通过在上复板下安装固定板,固定板下安装型腔,在型腔中开有滑槽,滑槽中设置侧抽芯滑块,当模具开模时,由下复板带动上、下顶针板、模脚、型芯、脱料板和型腔同时向下移动,使模具从固定板和型腔处打开,先将废料与塑料件拉断,同时型腔带动侧抽芯滑块向下移动,侧抽芯滑块的导孔与斜导柱的斜面配合向一侧滑出,完成侧抽芯,而在型腔向下移动的同时,型腔带动一侧固定座和摆钩向下移动,摆钩上的斜块与上复板一侧的拉钩配合,拉钩压下斜块,使摆钩绕着轴销顺时针旋转,摆钩下部的倒钩脱离接触凸块,下复板带动型芯和凸块完全脱离倒钩时,模具从脱料板和型腔处打开,下复板继续带动上、下顶针板、模脚、型芯和脱料板向下移动,当移动至注射机顶杆位置,注射机顶杆穿过穿孔顶在下顶针板下面,下顶针板停止移动,下顶针板带动上顶针板和脱料板顶杆停止移动,脱料板顶杆带动脱料板停止移动,而下复板继续带动型芯向后移动,脱料板挡住塑料件,使其脱出型芯,完成脱模。本方案注塑模具型腔侧的侧抽芯机构,根据塑料件 侧孔位置,将侧抽芯滑块设置在型腔中,开模时利用摆钩钩住型芯,模具先从固定板和型腔处打开,使型腔中的侧抽芯滑块先进行抽芯,再利用压块带动摆钩旋转,使模具从型腔和脱料板处打开,保证注塑模具顺利侧抽芯。本技术注塑模具型腔侧的侧抽芯机构,所述上复板下安装定距导柱,定距导柱上开有定距槽,在型腔中安装定距销钉,定距销钉与定距导柱的定距槽相配合。有了定距销钉,使型腔与固定板打开到一定距离时得到限位,避免型腔跟随型芯继续打开,使注塑模具无法开模。附图说明图1是注塑模具型腔侧的侧抽芯机构合模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注塑模具在固定板和型腔处开模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是脱模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型腔侧的侧抽芯机构,如图1一图3所示,包括上复板I和下复板2,在上复板下安装固定板3和斜导柱4,固定板3中安装定位圈5和烧口衬套6,固定板下安装型腔7,在下复板2中开有穿孔8,下复板上安装模脚9,模脚之间设置下顶针板10和上顶针板11,注射机顶杆12穿过穿孔8与下顶针板10相接触,在上、下顶针板中安装脱料板顶杆13,模脚9上安装型芯14,型芯上安装脱料板15,脱料板与脱料板顶杆12相连,在脱料板15、型芯14和型腔7之间有注塑成型的塑料件16,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7中开有滑槽17,滑槽中设置侧抽芯滑块18,侧抽芯滑块中开有导孔19,导孔与斜导柱4相配合,侧抽芯滑块18经斜导柱4与塑料件16相配合,所述上复板I 一侧安装支架20,支架一侧安装压块21,压块下制有拉钩22,在型腔中开安装槽23,安装槽中安装压缩弹簧24,型腔一侧安装固定座25,固定座上安装摆钩26,摆钩经轴销27与固定座旋转连接,摆钩一侧与压缩弹簧24相接触,在摆钩上制有斜块28,斜块与拉钩22相接触,摆钩下制有倒钩29,在型芯14 一侧安装凸块30·,凸块与倒钩29相配合。通过在上复板I下安装固定板3,固定板下安装型腔7,在型腔中开有滑槽17,滑槽中设置侧抽芯滑块18,当模具开模时,由下复板2带动上、下顶针板11、10、模脚9、型芯14、脱料板15和型腔7同时向下移动,使模具从固定板3和型腔7处打开,先将废料与塑料件16拉断,同时型腔带动侧抽芯滑块18向下移动,侧抽芯滑块的导孔19与斜导柱4的斜面配合向一侧滑出,完成侧抽芯,而在型腔7向下移动的同时,型腔带动一侧固定座25和摆钩26向下移动,摆钩上的斜块28与上复板I 一侧的拉钩22配合,拉钩压下斜块,使摆钩26绕着轴销27顺时针旋转,摆钩下部的倒钩29脱离接触凸块30,下复板带动型芯14和凸块30完全脱离倒钩29时,模具从脱料板15和型腔7处打开,下复板2继续带动上、下顶针板11、10、模脚9、型芯14和脱料板15向下移动,当移动至注射机顶杆12位置,注射机顶杆穿过穿孔8顶在下顶针板10下面,下顶针板停止移动,下顶针板带动上顶针板11和脱料板顶杆13停止移动,脱料板顶杆带动脱料板15停止移动,而下复板2继续带动型芯14向后移动,脱料板挡住塑料件16,使其脱出型芯,完成脱模。本方案注塑模具型腔侧的侧抽芯机构,根据塑料件侧孔位置,将侧抽芯滑块18设置在型腔7中,开模时利用摆钩26钩住型芯14,模具先从固定板3和型腔7处打开,使型腔中的侧抽芯滑块18先进行抽芯,再利用压块21带动摆钩26旋转,使模具从型腔7和脱料板15处打开,保证注塑模具顺利侧抽芯。所述上复板I下安装定距导柱31,定距导柱上开有定距槽32,在型腔7中安装定距销钉33,定距销钉33与定距导柱31的定距槽32相配合。有了定距销钉33,使型腔7与固定板3打开到一定距离时得到限位,避免型腔7跟随型芯14继续打开,使注 塑模具无法开模。权利要求1.注塑模具型腔侧的侧抽芯机构,包括上复板(I)和下复板(2),在上复板下安装固定板(3)和斜导柱(4),固定板(3)中安装定位圈(5)和烧口衬套(6),固定板下安装型腔(7),在下复板(2)中开有穿孔(8),下复板上安装模脚(9),模脚之间设置下顶针板(10)和上顶针板(11),注射机顶杆(12)穿过穿孔(8)与下顶针板(10)相接触,在上、下顶针板中安装脱料板顶杆(13),模脚(9)上安装型芯(14),型芯上安装脱料板(15),脱料板与脱料板顶杆(12)相连,在脱料板(15)、型芯(14)和型腔(7)之间有注塑成型的塑料件(16),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7)中开有滑槽(17),滑槽中设置侧抽芯滑块(18),侧抽芯滑块中开有导孔(19),导孔与斜导柱(4)相配合,侧抽芯滑块(18)经斜导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注塑模具型腔侧的侧抽芯机构,包括上复板(1)和下复板(2),在上复板下安装固定板(3)和斜导柱(4),固定板(3)中安装定位圈(5)和浇口衬套(6),固定板下安装型腔(7),在下复板(2)中开有穿孔(8),下复板上安装模脚(9),模脚之间设置下顶针板(10)和上顶针板(11),注射机顶杆(12)穿过穿孔(8)与下顶针板(10)相接触,在上、下顶针板中安装脱料板顶杆(13),模脚(9)上安装型芯(14),型芯上安装脱料板(15),脱料板与脱料板顶杆(12)相连,在脱料板(15)、型芯(14)和型腔(7)之间有注塑成型的塑料件(16),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7)中开有滑槽(17),滑槽中设置侧抽芯滑块(18),侧抽芯滑块中开有导孔(19),导孔与斜导柱(4)相配合,侧抽芯滑块(18)经斜导柱(4)与塑料件(16)相配合,所述上复板(1)一侧安装支架(20),支架一侧安装压块(21),压块下制有拉钩(22),在型腔中开安装槽(23),安装槽中安装压缩弹簧(24),型腔一侧安装固定座(25),固定座上安装摆钩(26),摆钩经轴销(27)与固定座旋转连接,摆钩一侧与压缩弹簧(24)相接触,在摆钩上制有斜块(28),斜块与拉钩(22)相接触,摆钩下制有倒钩(29),在型芯(14)一侧安装凸块(30),凸块与倒钩(29)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正华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凯华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