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68925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0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降低保持电线或信号线的构件对壳体内的零件配置带来的影响且能削减构件的制造费用的机床用控制装置。保持构件具有基部和两个隔板部,将插通孔的三个方向围住。保持构件的基部与开口的边缘部分相对且两个隔板部位于基部与边缘部分之间。操作者使基部靠近边缘部分,利用保持构件和边缘部分围住插通孔的周围。开口的边缘部分是对电源电缆或信号线进行保持的构件,能实现保持构件的小型化且能削减保持构件的制造费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机床的驱动进行控制的机床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机床在其背面包括对机床的驱动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机床用控制装置)。日本专利特许公开公报第2007-168031号记载的控制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收容有马达放大器、工具库放大器、断路器等。马达放大器朝各马达供给电力,马达使机床的主轴朝前后、左右、上下方向移动。工具库放大器朝工具库供给电力,工具库对多个工具进行保持。断路器将朝控制基板供给的电力切断。壳体的下表面具有插通孔,电线和信号线等穿过插通孔。电线供给电力,信号线传递控制信号。电线将电源与断路器连接,信号线将机床主体、放大器、控制基板等连接。插通孔形成为左右较长的横向长的矩形。壁围住插通孔的一个长边和两个短边。壁固定于壳体的下表面。能移动的滑动板设于另一长边侧,滑动板与壁相对。弹性构件设于滑动板与壁之间。弹性构件由聚氨酯材料等构成。当滑动板靠近壁时,电线和信号线通过弹性构件位于滑动板与壁之间,滑动板和壁将电线和信号线保持在壳体内。由于壁围住插通孔的三个方向,因此,壁占据壳体下表面的面积较大。大型的壁会对壳体内的零件配置带来较大影响。此外,大型的壁的制造费用变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降低保持电线或信号线的构件对壳体内的零件配置带来的影响且削减上述构件的制造费用。技术方案I的机床用控制装置包括用于对机床进行驱动或控制的零件和收容该零件的壳体。壳体为长方体,残留有边缘部分地在一面上具有开口。插通孔设于壳体的另一面。上述另一面与上述一面相邻。插通孔供将电力或控制信号供给到上述零件的电线插通。保持构件在壳体内对穿过插通孔的电线进行保持。插通孔位于上述边缘部分的相邻位置。保持构件具有基部和两个隔板部。基部与上述边缘部分相对,并沿着边缘部分延伸。隔板部分别从基部的两端部分朝边缘部分突出,在边缘部分与基部之间形成有空间。保持构件设于另一面。插通孔位于基部与边缘部分之间。保持构件的基部与开口的边缘部分相对且两个隔板部位于基部与边缘部分之间。基部靠近边缘部分,保持构件和边缘部分围住插通孔的周围。由于壳体的边缘部分兼作保持构件,因此保持构件能形成得比以往小。因此,壳体内的收纳空间比以往大。技术方案2的机床用控制装置的保持构件具有罩部。罩部从基部朝与边缘部分相反的一侧突出并覆盖插通孔。罩部的与边缘部分平行方向上的长度比插通孔的与边缘部分平行方向上的长度长。当基部靠近 边缘部分时,罩部覆盖插通孔,因此能防止壳体内部与外部经由插通孔而连通。因此,油或切削粉等异物不会从外部进入壳体内。技术方案3的机床用控制装置的保持构件还包括从各隔板部分别朝与基部相反的一侧突出的两个引导部,各引导部具有在与上述一面交叉的方向上对保持构件进行引导的引导孔,当将保持构件安装于壳体时,插入引导孔的螺钉与另一面螺合。操作者将螺钉临时固定于壳体的另一面,将保持构件配置于壳体。操作者使保持构件的一部分移动,并靠近开口。由于螺钉插通于引导孔,因此能防止保持构件的一部分被倾斜地固定。技术方案4的机床用控制装置的基部形成为在沿着边缘部分的方向上较长且与上述另一面大致呈直角的矩形板。隔板部形成为与基部大致呈直角的板状。罩部与基部的上述另一面侧的长边部分相连。罩部形成为在沿着边缘部分的方向上较长且与另一面大致平行的矩形板状。引导部在与边缘部分呈直角的方向上较长。引导部形成为与另一面大致平行的矩形板状。基部的长边尺寸与各隔板部在与一面平行的方向上的尺寸之和大致相等于罩部与各引导部的长边尺寸之和。基部和罩部在与长边交叉的方向上的尺寸之和大致相等于隔板部在铅垂方向上的尺寸和引导部的短边尺寸之和。保持构件具有上述尺寸关系。因此,在对金属的原料板进行弯折来制造保持构件时,原料板呈大致矩形。原料板是对金属板进行冲压而制成的,若原料板呈矩形则能削减冲压后的金属板的浪费。技术方案5的机床用控制装置具有弹性构件。弹性构件位于基部与边缘部分之间。弹性构件覆盖电线或信号线的周围,因此能保护电线或信号线免受振动的影响。电线或信号线从弹性构件受到压力,因此保持构件能牢固地对电线或信号线进行保持。技术方案6的机床用控制装置的保持构件具有定位部。定位部从罩部朝另一面侧突出,进行相对于插通孔的定位。操作者使保持构件靠近开口的边缘部分,直至定位部插入插通孔。当定位部没有插入插通孔时,操作者就能知道保持构件靠近的不够。当定位部插入插通孔时,操作者能容易地知道保持构件足够靠近,对电线或信号线进行了保持。技术方案7的机床用控制装置的保持构件具有定位部和弹性构件。因此,具有技术方案5和技术方案6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机床的简化立体图。图2是机床的简化主视图。图3是机床的简化右视图。图4是省略了工具更换装置和覆盖导轨的罩等的机床的简化立体图。图5是简化表示机床用罩体的立体图。图6是省略了盖的、简化表示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后视图。图7是简化表示解除了盖的封闭的控制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8是图6中以VD1- VDI线剖切后的简化平面剖视图。图9是简化表示保持构件的立体图。图10是简化表示保持构件的俯视图。图11是简化表示保持构件的后视图。图12是简化表示保持构件的仰视图。图13是简化表示对电源电缆和信号线进行保持之前的状态的控制装置的平面剖视图。图14是简化表示对电源电缆和信号线进行保持之前的状态的控制装置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15是简化表示对电源电缆和信号线进行保持之后的状态的控制装置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16是简化表示定位部位于插通孔外侧的状态的保持构件附近的剖视图。图17是简化表示定位部位于插通孔内侧的状态的保持构件附近的剖视图。图18是用于说明保持构件的制作方法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机床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图中箭头所表示的左右、前后、上下。操作者在前方对机床进行操作,进行工件的装拆。机床100包括主体。主体具有基座20、固定台21、Y方向移动装置22、X方向移动装置26、立柱28、Z方向移动装置30、主轴头32、工具更换装置10等。基座20固定于地面上。固定台21形成前后方向较长的俯视呈矩形的箱形,其设于基座20上。固定台21对Y方向移动装置22进行固定。X方向移动装置26设在Y方向移动装置22上。立柱28设在X方向移动装置26上。X方向移动装置26和Y方向移动装置22将立柱28支撑成能在X方向(左右方向)和Y方向(前后方向)上移动。立柱28经由Z方向移动装置30将主轴头32支撑成能在Z方向(上下方向)上移动。工具更换装置10能对工具进行更换。工具安装于主轴头32。如图4所示,Y方向移动装置22具有:彼此平行的一对导轨22a、22a ;多个块体22b、22b、...、22b ;以及Y方向移动台22c等。导轨22a在固定台21的上表面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适当的间隔。块体22b与各导轨22a嵌合。块体22b能在前后方向上移动。Y方向移动台22c固定在块体22b上。Y方向驱动马达(未图示)对滚珠丝杠机构(未图示)进行驱动,使Y方向移动台22c在前后方向上移动。X方向移动装置26具有:彼此平行的一对导轨26a、26a ;多个块体26b、26b、...、26b ;立柱座26c ;以及X方向驱动马达(未图示)。导轨26a在Y方向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床用控制装置,包括:零件(84、86~89、91~97),这些零件用于驱动或控制机床(100);壳体(82),该壳体对所述零件进行收容,在一面上残留有边缘部分(82e)地形成有开口(82c),且该壳体形成为长方体状;插通孔(82a、82b),这些插通孔设于与所述一面邻接的所述壳体的另一面(82f),供朝所述零件供给电力或控制信号的电线(111a、111b)插通;以及保持机构,该保持机构在壳体内对穿过所述插通孔的所述电线进行保持,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通孔位于所述边缘部分的相邻位置,所述保持机构由保持构件(150)和所述边缘部分(82e)构成,所述保持构件具有:基部(151),该基部与所述边缘部分相对且沿所述边缘部分延伸;以及两个隔板部(152),这两个隔板部从所述基部的两端部分分别朝所述边缘部分突出,并在所述边缘部分与基部之间形成空间,所述保持构件设于所述另一面,以使所述插通孔位于所述基部与边缘部分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神取孝治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