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63733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02:43
在通过电动马达(21)产生的行驶动力驱动后轮(12)的电动摩托车(1)中,具备:车身框架(6);向大致前后方向延伸的摇臂(11),在其前端部(11a)与车身框架(6)可摇动地连接,在其后端部(11b)可旋转地支后轮(12);以及在摇臂(11)与车身框架(6)之间架设的后悬架(30),后悬架(30)配置于比摇臂(11)的前端部(11a)的摇动轴(25)靠近下方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动摩托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来自电池的电力驱动电动马达而产生行驶动力的电动摩托车。
技术介绍
近年,以环境保护等为目的,开发了以通过蓄积于电池中的电能驱动的电动马达为行驶动力源的电动摩托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样的电动摩托车中,由于没有搭载发动机,因此也不需要进气和排气系统等那样的发动机所需的各种装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7341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搭载发动机的摩托车中,在摇臂的下方配置排气系统的情况较多,为此,后轮用的后悬架从摇臂向上方延伸着设置。因此,招致车辆的高重心化,同时无法确保在摇臂的上方配置悬架的空间。特别是,由于在电动摩托车中的电池为大型,因此容易招致车辆的高重心化。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能够使车辆低重心化,且能够确保用于在摇臂的上方配置其他零部件的空间。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摩托车在通过电动马达产生的行驶动力驱动后轮的电动摩托车中,具备:车身框架;向大致前后方向延伸的摇臂,在其前端部与所述车身框架可摇动地连接,在其后端部可旋转地支持所述后轮;以及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动摩托车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具备:前轮及后轮;产生用于驱动所述后轮的行驶动力的电动马达;具有支持转向轴的头管以及从所述头管向后方延伸的主框架部的车身框架;用于向所述电动马达供给电力的电池;配置为从侧面观察时与所述主框架部重叠,容纳所述电池的电池壳体;向大致前后方向延伸的摇臂,在其前端部与所述车身框架可摇动地连接,在其后端部可旋转地支持所述后轮;以及在所述摇臂与所述车身框架之间架设的后悬架,所述车身框架具备固定于所述主框架部上且形成有容纳所述电动马达的马达容纳部的马达单元壳体,所述马达容纳部具有:具有用于固定于所述车身框架中的与所述马达单元壳体不同的框架部上的框架固定部的主体部;以及从所述主体部向车宽方向的一侧突出的突出部,所述后悬架配置于比所述摇臂的前端部的摇动轴靠近下方的位置,所述电动马达配置在所述前轮和所述后轮之间,所述电动马达的输出轴配置在比所述摇臂的所述摇动轴靠近前方且下方的位置,所述后悬架的前端部在比所述电动马达的所述输出轴靠近下方的位置连接于所述主体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架的后端部连接于所述摇臂,所述后悬架的前端部连接于所述车身框架,所述后悬架的所述前端部配置于比所述摇臂的所述前端部的所述摇动轴靠近下方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田义基
申请(专利权)人: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