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汽车行李箱密封条装配中破损的辅助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56746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1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避免汽车行李箱密封条装配中破损的辅助工装,属于汽车装配领域。所述辅助工装包括三角形套,所述三角形套的一个侧边设有开口,所述三角形套内部为空腔,所述开口与所述空腔相连,所述三角形套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使用时,所述开口朝向所述行李箱盖尖角,通过所述开口使得所述三角形套套在行李箱盖尖角处。通过在行李箱盖尖角安装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避免汽车行李箱密封条在装配中破损的辅助工装,有效规避密封胶条在装配时与行李箱盖尖角钣金直接接触而导致的被刮破的风险,改善行李箱密封条总装装配工艺,提高效率,节省时间,保证生产节拍。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辅助工装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总装装配工艺的
,特别涉及一种避免汽车行李箱密封条装配中破损的辅助工装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总装的生产是高速度高节拍下完成的,油漆好的车身在移动的生产线上前行,迎接数千种零件的装配,每一秒钟都是非常的宝贵。考虑到整车NVH (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淋雨及外观等的问题,汽车行李箱密封条一般采用整圈的封闭形式。有些车型,行李箱盖铰链一端设计固定在衣帽架的下端,行李箱密封条装配时需要穿过整个行李箱盖。考虑到外观、与后风挡玻璃及侧围的匹配,行李箱盖靠近后风挡玻璃的两个尖角R值都比较小。例如,申请人的一款车型,尖角设计定义为R=L 5mm。在行李箱盖打开状态,上尖角与后风挡玻璃及侧围的距离也不会留出来太大,一般不会超过30mm。而行李箱密封条截面长度约40mm,宽约是20mm。受上述结构限制,在密封胶条穿过行李箱盖的时候,会直接与行李箱盖尖角钣金接触。若节奏过快,会出现密封胶条被行李箱盖尖角刮破的现象,也容易划伤操作员工的手;若操作员工增加注意力,减慢节拍,将胶条扁平放置慢慢穿过行李箱盖尖角,左边完成后再走到右边,则装配时间至少会多花费5秒,对整个总装工序生产节拍有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保持生产节拍的同时,存在的行李箱盖尖角易划伤密封胶条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避免汽车行李箱密封条装配中破损的辅助工装。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避免汽车行李箱密封条装配中破损的辅助工装,所述辅助工装包括三角形套,所述三角形套的一个侧边设有开口,所述三角形套内部为空腔,所述开口与所述空腔相连,所述三角形套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使用时,所述开口朝向所述行李箱盖尖角,通过所述开口使得所述三角形套套在行李箱盖尖角处。具体地,所述三角形套中与所述开口相对端为尖角,所述尖角为圆角。具体地,所述三角形套中尖角的圆角半径大于所述行李箱盖尖角的圆角半径。具体地,所述三角形套中尖角的圆角半径为4_,所述行李箱盖尖角的圆角半径为1.5mm。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工装还包括标识,所述标识设置在所述三角形套一个外表面中,所述标识用以区分不同的辅助工装。具体地,所述标识为“ L”形标识。具体地,所述“L”形标识的柄端指向所述开口。具体地,所述三角形套套入所述行李箱盖尖角处的深度为50mm。具体地,所述三角形套与所述行李箱盖尖角形状相配。具体地,所述三角形套采用橡胶制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行李箱盖尖角安装本专利技术所述避免汽车行李箱密封条在装配中破损的辅助工装,有效规避密封胶条在装配时与行李箱盖尖角钣金直接接触而导致的被刮破的风险,改善行李箱密封条总装装配工艺,提高效率,节省时间,保证生产节拍。此外,本专利技术所述辅助工装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避免汽车行李箱密封条装配中破损的辅助工装透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避免汽车行李箱密封条装配中破损的辅助工装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辅助工装、密封胶条及行李箱钣金的装配状态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辅助工装安装在行李箱钣金尖角时的装配状态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应用于汽车总装时的装配图。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0辅助工装,11尖角,12开口,13空腔,14标识,20密封胶条,30行李箱盖尖角,40行李箱盖。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避免汽车行李箱密封条装配中破损的辅助工装,本实施例以图1为主加以说明,所述辅助工装10包括三角形套,所述三角形套的一个侧边设有开口 12,所述三角形套内部为空腔13,所述开口 12与所述空腔13相连,所述三角形套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使用时,所述开口 12朝向所述行李箱盖尖角30,通过所述开口 12使得所述三角形套套在行李箱盖尖角30处。由图3可知,工作时,套在行李箱盖尖角30处,利用干涉量装配在行李箱盖40上。使用完毕,本专利技术可直接取下来,使用方便。由此可见,通过在行李箱盖尖角30安装本专利技术所述避免汽车行李箱密封条在装配中破损的辅助工装10,有效规避密封胶条20在装配时与行李箱盖尖角30钣金直接接触而导致的被刮破的风险,改善行李箱密封条总装装配工艺,提高效率,节省时间,保证生产节拍。此外,本专利技术所述辅助工装10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的优点。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三角形套中与所述开口 12相对端为尖角11,所述尖角11为圆角。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三角形套中尖角11的圆角半径大于所述行李箱盖尖角30的圆角半径。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三角形套中尖角11的圆角半径为4mm,所述行李箱盖尖角30的圆角半径为1.5mm,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同时辅助工装10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使得装配时将密封胶条20与行李箱盖40钣金隔离开,可有效的保护密封胶条20,规避因两者直接接触而导致的破损风险。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所述三角形套的壁厚设计为2mm即可,本专利技术尖角11处延伸尺寸可控制到4mm,得到(30-4) > 20,因此不会影响到密封胶条20穿过行李箱盖40的间隙距离。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工装10还包括标识14,所述标识14设置在所述三角形套一个外表面中,所述标识14用以区分不同的辅助工装10。所述标识14的作用只是用于给这一面做一个记号。假如后盖左右夹角形状不一样,则记号朝上的用于左尖角,记号朝下的用于右尖角。具体地,所述标识14为“L”形标识。当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的辅具上的标识,不仅限于“L”形标识,它可以是别的任何标识符号。具体地,所述“L”形标识的柄端指向所述开口 12。行李箱盖40中的左右尖角30通常采用左右通用设计,通常行李箱盖40中的左右尖角30形状完全一样,则辅助工装10可以直接左右通用。假如行李箱盖40中的左右尖角30形状不一样,但由于行李箱盖40中的左右尖角30 —般都是对称的,则可以根据左端形状设计,如图示3所述,在三角形套上面做一个标记,例如“L”,标记朝上的用在左尖角处30。当用于右边尖角30处时,翻面180°,把标记朝下即可。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三角形套套入所述行李箱盖尖角30处的深度为50mm。当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根据不同的车型,其内外结构尺寸随行李箱盖尖角30的尺寸而确定。具体地,所述三角形套与所述行李箱盖尖角30形状相配。具体地,所述三角形套采用橡胶制成。本专利技术采用伸缩性能较好的橡胶材料制造,软硬适中。参见图5,本专利技术可选择在总装工序中前面较不忙碌的工位,先装配在行李箱盖尖角30上。当密封条安装完毕再取下来,积攒到一定的数量,返回运输到安装工位,可重复循环多次使用。使用本专利技术, 在汽车总装装配工序中,能够规避密封条与行李箱盖尖角30钣金直接接触而导致的被刮破的风险,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避免汽车行李箱密封条装配中破损的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工装包括三角形套,所述三角形套的一个侧边设有开口,所述三角形套内部为空腔,所述开口与所述空腔相连,所述三角形套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使用时,所述开口朝向所述行李箱盖尖角,通过所述开口使得所述三角形套套在行李箱盖尖角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江涛喻威曾金波肖洪波赵堃单莉娟计恩明陈念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