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天窗装置的电连接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56543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1 19:40
提供一种用于天窗装置(3)的电连接结构,所述天窗装置(3)包括天窗板(4),所述天窗板(4)具有安装到其的第一电装置(26),所述电连接结构包括:车辆主体侧导线(54),其均具有连接到安装于车辆主体的第二电装置(37,38,39)的一端;板侧导线(56),其均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一电装置的一端;车辆主体侧电极(52b),其设置到车辆主体的一部分并分别连接到车辆主体侧导线的另一端;以及板侧电极(58),其设置到天窗板的一部分并分别连接到板侧导线的另一端,其中,车辆主体侧电极和板侧电极布置成使得在天窗板处于关闭位置时,板侧电极分别接触车辆主体侧电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在安装到可滑动天窗板的电装置和安装到车辆主体的另一电装置之间建立电连接的电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一些机动车辆装配有包括例如玻璃板的透明天窗板的天窗,以允许光进入乘员隔间。天窗板可固定到车辆的车顶或者可以是能够运动的以被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天窗使车辆的内部明亮,一方面提供开阔的感觉,但会使车辆的内部过亮或过暖。为了控制阳光的过度进入,可在天窗板的下面设置遮阳装置,使其能够在允许阳光进入的打开位置和阻挡阳光的关闭位置之间可滑动地运动。当天窗被构造成能够倾斜天窗板以便通风时,可能希望使遮阳装置与天窗板一体,从而遮阳装置可与天窗板一起倾斜以甚至在遮阳装置关闭时也允许乘员识别天窗板是否打开(倾斜)。作为用于满足这种需求的一种遮阳装置,JP9-249027A公开的遮阳装置包括附接到可倾斜天窗板的乘员隔间侧的透明壳体、固定地布置在壳体中的固定光偏振膜、容纳在壳体中以便能够相对于固定光偏振膜滑动的可动光偏振膜、以及附接到天窗板的乘员隔间侧以能够滑动地运动所述可动光偏振膜使得遮阳装置的阻光比可通过改变可动光偏振膜相对于固定光偏振膜的位置连续调整的驱动机构。作为传统机械遮阳装置的替代,已经提出了电遮阳装置。电遮阳装置可包括具有上面均涂覆有透明传导层的一对树脂膜的光控制膜,以及悬浮在布置于传导层之间的合适介质中的例如液晶粒子的光控粒子,使得光控制膜的光传递和/或光散射特征可通过控制施加在传导层上的电压并由此控制传导层之间的光控粒子的取向来改变(例如见JP2009-534557A)。这样的光控制膜可结合到玻璃板中以提供电压调节的光控制天窗板,其中天窗板的光传递和/或光散射特征可通过控制施加到所结合的光控制膜的电压来连续地调整。 在光控制天窗板固定到车辆车顶的情况中,向光控制膜或者安装到天窗板的任何其他电装置供应电力可容易地实现。但是,在天窗板能够在车辆主体的前后方向上沿着引导轨滑动以选择性地打开车顶中形成的开口以用于通风或者任何其他目的的情况下,安装到天窗板的电装置的电力供应结构会变得复杂。也就是说,为了通过导线将安装到天窗板的电装置与天窗板外侧的电源连接而不妨碍天窗板的滑动运动,例如有必要使用履带式导线保持器或者用于围绕卷筒缠绕导线的机构,这些会导致天窗装置的较高成本。此外,这些另外的机构会需要它们的安装空间,因此会造成天窗板和/或乘员隔间的尺寸减小。当装配有包括可滑动天窗板的天窗装置的车辆以高速行进同时保持天窗板打开时,会形成风噪音,并且/或者过量空气会被引入乘员隔间。为了控制由天窗装置形成的风噪音和/或空气流,通常在车顶开口的前部设置偏导器装置。通常,偏导器装置包括沿着车顶开口的前边缘延伸并通过弹簧向上推动的叶片,使得叶片在天窗板关闭时克服弹簧力缩回并且在天窗板打开时在弹簧力下部署(例如见JP2006-168439A)。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前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包括可滑动天窗板的天窗装置的电连接结构,使得至少在滑动板关闭时,安装到天窗板的电装置与安装到车辆主体的另一电装置之间的电连接可通过该电连接结构可靠地建立,其具有能够避免天窗板和/或乘员隔间的尺寸减小并且降低天窗装置的总体成本的简单结构。为了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天窗装置的电连接结构,天窗装置包括天窗板,所述天窗板具有安装到其的第一电装置,天窗板能够沿着引导轨在车辆主体的前后方向上滑动以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车辆主体的车顶中形成的开口,电连接结构包括:一对车辆主体侧导线,其均具有连接到安装于车辆主体的第二电装置的一端;一对板侧导线,其均具有连接到第一电装置的一端;一对车辆主体侧电极,其设置到车辆主体的一部分并分别连接到车辆主体侧导线的另一端;以及一对板侧电极,其设置到所述天窗板的一部分并分别连接到所述板侧导线的另一端,其中车辆主体侧电极和板侧电极布置成使得在天窗板处于天窗板关闭开口的关闭位置时,板侧电极分别接触车辆主体侧电极。根据这种结构,当天窗板处于关闭位置时,板侧电极分别接触车辆主体侧电极,以在安装到天窗板的第一电装置和安装到车辆主体的第二电装置之间建立电连接。这种电连接结构通过包括设置到车辆主体的车辆主体侧电极和设置到天窗板的板侧电极的简单结构实现,因此该电连接结构可避免天窗板和/或乘员隔室的尺寸减小并且降低天窗装置的总成本。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天窗装置能够使天窗板向上倾斜,并且板侧电极设置在天窗板的前部中,使得在天窗板在从关闭位置到向上倾斜位置的位置范围中时,侧板电极分别保持与车辆主体侧电极接触。 根据这种结构,安装到天窗板的第一电装置与安装到车辆主体的第二电装置之间的电连接不仅在天窗板处于关闭位置时,而且还在天窗板的向上倾斜操作过程中都能够通过该电连接结构保持。 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电连接结构还包括:天窗框架,其包括沿着开口的任一侧边缘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以用作引导轨的一对侧框架和将侧框架的前端彼此连接的前框架;以及安装到天窗框架并包括沿着开口的前边缘延伸的叶片的偏导器装置,偏导器装置能够分别响应于天窗板的向前和向后运动使叶片在车顶内侧的缩回位置和车顶外侧的部署位置之间运动,其中车辆主体侧电极设置到偏导器装置的一部分。根据该结构,电连接结构可通过有效地使用现有的偏导器装置实现,因此可以简化所述结构。优选地,偏导器装置还包括:一对保持件,其沿着开口的任一侧边缘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具有间隔地在叶片后方的转动轴线并保持叶片能够围绕转动轴线转动;以及推动机构,其能够向上推动所述保持件,其中车辆主体侧电极分别设置到所述保持件的上表面。根据该结构,设置到被推动机构向上推动的保持件的上表面的车辆主体侧电极可可靠地与板侧电极接触。进一步优选地,电连接结构还包括设置到天窗板的分别与保持件横向重合的前部的一对向下突起,其中板侧电极分别设置在向下突起的下端处。根据该结构,板侧电极可容易地且可靠地接触车辆主体侧电极,从而允许偏导器装置的保持件用作电连接结构的一部分,并因此用来简化电连接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电装置包括具有根据对其施加的电压可变的光传递和光散射特征的至少一个的光控制膜,并且第二电装置包括用于产生待供应到光控制膜的电压的电力供应系统。根据该结构,至少在天窗板处于关闭位置时,电连接结构允许电力可靠地从电力供应系统供应到安装到天窗板的光控制膜,从而可通过控制对其施加的电压调节光控制膜的光传递和/或光散射特征。如前面描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用于包括可滑动天窗板的天窗装置的电连接结构,使得能够至少在滑动板关闭时通过电连接装置在安装到天窗板的电装置和安装到车辆主体的另一电装置之间建立电连接,其具有能够避免减小天窗板和/或乘员隔室的尺寸并降低天窗装置的总成本的简单结构。附图说明现在在下面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车顶的示意平面图;图2是沿着图1中的线I1-1I截取的截面图;图3是图1所示的天窗板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图3所示的光控制板的分解立体图;图5A和5B均是显示图4所示的光控制膜的截面的示意图;图6是沿着图1中的线V1-VI截取的截面图;图7是沿着图2中的线VI1-VII截取的截面图;图8是沿着图7中的线VII1-VIII截取并显示天窗板关闭状态的截面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天窗装置(3)的电连接结构,所述天窗装置(3)包括天窗板(4),所述天窗板(4)具有安装到其的第一电装置(26),所述天窗板能够沿着引导轨(7b)在车辆主体的前后方向上滑动以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车辆主体的车顶(1)中形成的开口(2a),所述电连接结构包括:一对车辆主体侧导线(54),其均具有连接到安装于车辆主体的第二电装置(37,38,39)的一端;一对板侧导线(56),其均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一电装置的一端;一对车辆主体侧电极(52b),其设置到车辆主体的一部分并分别连接到所述车辆主体侧导线的另一端;以及一对板侧电极(58),其设置到所述天窗板的一部分并分别连接到所述板侧导线的另一端,其中,所述车辆主体侧电极和板侧电极布置成使得在所述天窗板处于天窗板关闭开口的关闭位置时,所述板侧电极分别接触所述车辆主体侧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谷努
申请(专利权)人:八千代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